一種海底電纜維護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4-02-04 15:51:15 1

本發明屬於電纜檢修設備技術領域,涉及一種海底電纜維護裝置。
背景技術:
海底電纜是用絕緣材料包裹的電纜,鋪設在海底,用於電信傳輸。海底電纜分海底通信電纜和海底電力電纜,現代的海底電纜都是使用光纖作為材料,傳輸電話和網際網路信號。海底電纜有鋪設在電纜管道內,也有直接鋪設在水中,而鋪設在水中的電纜外壁上容易粘附汙垢,尤其是電纜中出現斷點時,由於位於海底,因此檢測較為困難。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現有的技術存在上述問題,提出了一種海底電纜維護裝置,本海底電纜維護裝置能夠自動沿著電纜移動並進行斷點檢測,自動化程度高。
本發明的目的可通過下列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海底電纜維護裝置,包括主體,所述主體上開設有用於電纜穿過的檢測孔,在主體上還設有能夠檢測電纜斷點的電磁感應線圈,其特徵在於,所述海底電纜維護裝置還包括兩能夠滑動套設在電纜上的導向環,所述主體與導向環之間均設有能夠調節主體與導向環之間距離的調節機構,所述導向環上均通過繩索連接有浮力球,所述浮力球的內腔均通過通孔與外部相連通,在浮力球內設有氣囊,所述主體上連接有氣泵,兩所述氣囊均通過通氣軟管與氣泵相連接,且在氣泵的作用下兩氣囊中的氣體能夠相互轉移,所述導向環下部的內周面上均設有當壓緊電纜外壁時能夠增加與電纜外壁之間摩擦力的阻尼件。
檢測時將主體以及兩個導向環套設在電纜上,主體的電能可以通過蓄電池或者電纜直接提供,氣泵將前方氣囊中的氣體轉移至後方的氣囊中,後方的氣囊充氣後向上浮動,氣囊作用於浮力球從而將主體後方的電纜向上提起,此時後方導向環下部的阻尼件壓緊在電纜上,使得後方的導向環定位住,電纜被提起後局部傾斜,主體位於電纜傾斜的部位上,且電纜位於主體後方的部位較高,此時調節機構調節兩導向環與主體之間的距離,使得兩導向環與主體之間的距離增大,因此主體和前方的導向環能夠沿著電纜向下滑動,滑動到位後氣泵將後方氣囊中的氣體轉移至前方的氣囊中,即電纜位於主體前方的部位被提起,此時電纜位於主體前方的部分較高,同時前方的導向環下部阻尼件壓緊在電纜上,即前方的導向環被定位住,調節機構縮小兩導向環與主體之間的距離,即主體和後方的導向環能夠向前方的導向環移動靠近,如此往復轉移兩氣囊中的氣體,實現主體的持續移動,在移動過程中電磁感應線圈能夠對電纜上的斷點進行監測,自動化程度高。
在上述的海底電纜維護裝置中,所述阻尼件包括固連在導向環下部的內周面上的若干排橡膠凸起,該若干排橡膠凸起沿導向環的寬度方向排列,且同一排的若干橡膠凸起周向排列。橡膠凸起與電纜外壁之間具有較大的摩擦力,能夠將提起的導向環定位在電纜上。
在上述的海底電纜維護裝置中,所述導向環上部的內周面上鉸接有若干滾柱,該若干滾柱沿導向環周向排列,且滾柱的軸向與導向環的軸向相垂直。當導向環被放下時滾柱與電纜外壁相抵靠,減少導向環移動時的阻力。
在上述的海底電纜維護裝置中,所述調節機構包括固連在主體內的調節電機,所述調節電機的電機軸上固連有卷收輪,所述卷收輪上卷繞有拉繩,所述拉繩的自由端伸出主體並固連在導向環上。導向環與主體之間的距離通過調節電機控制,即通過釋放或者收緊拉繩來調節,結構簡單穩定。
在上述的海底電纜維護裝置中,所述檢測孔的內壁上周向具有刷毛。刷毛在移動過程中能夠洗刷電纜外壁上的汙垢,起到維護作用。
在上述的海底電纜維護裝置中,所述通氣軟管的長度大於繩索和拉繩的長度。避免通氣軟管直接承受提起電纜的載力而出現斷裂。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海底電纜維護裝置具有以下優點:
1、由於往復轉移兩氣囊中的氣體,實現主體的持續移動,在移動過程中電磁感應線圈能夠對電纜上的斷點進行監測,自動化程度高。
2、由於導向環上部的內周面上鉸接有若干滾柱,當導向環被放下時滾柱與電纜外壁相抵靠,減少導向環移動時的阻力。
附圖說明
圖1是本海底電纜維護裝置的結構剖視圖。
圖2是圖1中A處的結構放大圖。
圖中,1、主體;11、檢測孔;12、電磁感應線圈;13、刷毛;2、導向環;21、橡膠凸起;22、滾柱;3、調節機構;31、調節電機;32、卷收輪;33、拉繩;4、浮力球;41、通孔;42、繩索;5、氣囊;51、氣泵;52、通氣軟管。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是本發明的具體實施例並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的描述,但本發明並不限於這些實施例。
如圖1所示,一種海底電纜維護裝置,包括主體1,主體1上開設有用於電纜穿過的檢測孔11,在主體1上還設有能夠檢測電纜斷點的電磁感應線圈12,海底電纜維護裝置還包括兩能夠滑動套設在電纜上的導向環2,主體1與導向環2之間均設有能夠調節主體1與導向環2之間距離的調節機構3,導向環2上均通過繩索42連接有浮力球4,浮力球4的內腔均通過通孔41與外部相連通,在浮力球4內設有氣囊5,主體1上連接有氣泵51,兩氣囊5均通過通氣軟管52與氣泵51相連接,且在氣泵51的作用下兩氣囊5中的氣體能夠相互轉移,導向環2下部的內周面上均設有當壓緊電纜外壁時能夠增加與電纜外壁之間摩擦力的阻尼件。
檢測時將主體1以及兩個導向環2套設在電纜上,主體1的電能可以通過蓄電池或者電纜直接提供,氣泵51將前方氣囊5中的氣體轉移至後方的氣囊5中,後方的氣囊5充氣後向上浮動,氣囊5作用於浮力球4從而將主體1後方的電纜向上提起,此時後方導向環2下部的阻尼件壓緊在電纜上,使得後方的導向環2定位住,電纜被提起後局部傾斜,主體1位於電纜傾斜的部位上,且電纜位於主體1後方的部位較高,此時調節機構3調節兩導向環2與主體1之間的距離,使得兩導向環2與主體1之間的距離增大,因此主體1和前方的導向環2能夠沿著電纜向下滑動,滑動到位後氣泵51將後方氣囊5中的氣體轉移至前方的氣囊5中,即電纜位於主體1前方的部位被提起,此時電纜位於主體1前方的部分較高,同時前方的導向環2下部阻尼件壓緊在電纜上,即前方的導向環2被定位住,調節機構3縮小兩導向環2與主體1之間的距離,即主體1和後方的導向環2能夠向前方的導向環2移動靠近,如此往復轉移兩氣囊5中的氣體,實現主體1的持續移動,在移動過程中電磁感應線圈12能夠對電纜上的斷點進行監測,自動化程度高。
結合圖2所示,阻尼件包括固連在導向環2下部的內周面上的若干排橡膠凸起21,該若干排橡膠凸起21沿導向環2的寬度方向排列,且同一排的若干橡膠凸起21周向排列,橡膠凸起21與電纜外壁之間具有較大的摩擦力,能夠將提起的導向環2定位在電纜上。
導向環2上部的內周面上鉸接有若干滾柱22,該若干滾柱22沿導向環2周向排列,且滾柱22的軸向與導向環2的軸向相垂直,當導向環2被放下時滾柱22與電纜外壁相抵靠,減少導向環2移動時的阻力。調節機構3包括固連在主體1內的調節電機31,調節電機31的電機軸上固連有卷收輪32,卷收輪32上卷繞有拉繩33,拉繩33的自由端伸出主體1並固連在導向環2上,導向環2與主體1之間的距離通過調節電機31控制,即通過釋放或者收緊拉繩33來調節,結構簡單穩定。
檢測孔11的內壁上周向具有刷毛13,刷毛13在移動過程中能夠洗刷電纜外壁上的汙垢,起到維護作用。通氣軟管52的長度大於繩索42和拉繩33的長度,避免通氣軟管52直接承受提起電纜的載力而出現斷裂。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發明精神作舉例說明。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做各種各樣的修改或補充或採用類似的方式替代,但並不會偏離本發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權利要求書所定義的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