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腐蝕性高粘度導電介質電加熱裝置製造方法
2024-02-18 04:02:15
高腐蝕性高粘度導電介質電加熱裝置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熱交換【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高腐蝕性高粘度導電介質電加熱裝置。?包括管體1,所述管體1具有進口端2和出口端3,所述管體1內設置有若干電極組,每個電極組的功率從進口端到出口端方向依次減少。本發明靠內部導電介質直接發熱,電極的溫度不是很高,因此不容易結垢,同時電極加熱的不是從外部給流體介質加熱,而是流體介質內部自行發熱,熱效率也高。
【專利說明】高腐蝕性高粘度導電介質電加熱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熱交換【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高腐蝕性高粘度導電介質電加熱裝置。【背景技術】
[0002]在熱交換器【技術領域】經常會遇到具有高腐蝕性高粘度導電性介質需要加熱的場合,例如水煤漿、汙泥等加熱領域,這些介質要麼腐蝕性高,或粘度高,但又需要加熱,如果用傳統的換熱器或電加熱器,管體容易被腐蝕,使用壽命不長。另外,粘度高的介質流速非常慢,電熱管上的熱量不容易帶走,電熱管表面溫度就容易超溫,使介質在管體表面結垢,影響管體的傳熱,使管體溫度過高,也會縮短加熱設備的使用壽命,而且傳統換熱器或電加熱器對這些高粘度的介質整體加熱效果不好,實施加熱非常困難。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高腐蝕性高粘度導電性介質電加熱裝置,該加熱裝置具有結垢少、使用壽命長、加熱效果好的特點。
[0004]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包括管體,所述管體具有進口端和出口端,所述管體內設置有若干電極組,每個電極組的功率從進口端到出口端方向依次減少。
[0005]優選地,所述管體靠近進口端的位置設置有由9支電極組成的第一電極組,管體的中部設置有由6支電極組成的第二電極組,管體的出口端設置有由3支電極組成的第三電極組。
[0006]進一步,所述電極通過外側包裹的絕緣套與管體固定連接在一起。
[0007]進一步,所述管體為鋼管,管內設置有玻璃鋼內襯。
[0008]本發明通過在管體不同位置配置合理數量的電極,形成若干電極組,在電極通電的作用下,導電介質被通電發熱,最終達到介質被加熱的目的,由於本發明靠內部導電介質直接發熱,電極的溫度不是很高,因此不容易結垢,同時電極加熱的不是從外部給流體介質加熱,而是流體介質內部自行發熱,熱效率也高。
[0009]由於本發明進口端位置的介質溫度低時,布置的電極數量多,出口端溫度高時,布置的電極數量就少,這樣就達到了整體溫度場的均勻,不會造成靠近出口端的位置電極溫度過高,也延長了整個系統的使用壽命。
[0010]另外,在鋼管內設置玻璃鋼內襯,一方面使得外殼絕緣,另一方面也增加了管體的耐腐蝕性,使本發明可以用於對高腐蝕性高粘度導電介質進行加熱。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1]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2]如圖1所示,本發明包括管體1,所述管體I內設置有由玻璃鋼或其他絕緣耐腐蝕材料製成的內襯11,所述管體I具有進口端2和出口端3,用於被加熱介質的流入和流出。
[0013]所述管體I靠近進口端2的位置設置有由9支功率相同的電極組成的第一電極組4,所述電極由耐腐蝕的高鎳合金製成,每3支電極為一組,並與交流電源連接。管體I的中部設置有由6支電極組成的第二電極組5,管體I的出口端設置有由3支電極組成的第三電極組6 ;上述所有電極通過外側包裹的絕緣套7與管體I固定連接在一起,所述電極的發熱端伸入管體I內部。
[0014]由於本發明從進口端2向出口端3方向設置的電極數量依次減少,對剛進入管體I的溫度較低的流體進行大功率的加熱,對靠近出口端3的溫度較高的流體進行小功率的加熱,這樣靠近出口端3的電極溫度不至於過高,從而避免結垢,也延長了產品的使用壽命。
【權利要求】
1.高腐蝕性高粘度介質電加熱裝置,包括管體(I),所述管體(I)具有進口端(2 )和出口端(3),所述管體(I)內設置有若干電加熱棒組,其特徵在於,每個電加熱棒組的功率從進口端到出口端方向依次減少。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腐蝕性高粘度介質電加熱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管體(I)靠近進口端(2)的位置設置有由9支電加熱棒組成的第一電加熱棒組(4),管體(I)的中部設置有由6支電加熱棒組成的第二電加熱棒組(5 ),管體(I)的出口端設置有由3支電加熱棒組成的第三電加熱棒組(6 )。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高腐蝕性高粘度介質電加熱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電加熱棒通過外側包裹的絕緣套(7)與管體(I)固定連接在一起。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腐蝕性高粘度介質電加熱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管體(I)為鋼管,管內設置有玻璃鋼內襯(11)。
【文檔編號】H05B3/78GK103747554SQ201410021812
【公開日】2014年4月23日 申請日期:2014年1月17日 優先權日:2014年1月17日
【發明者】戚洪明 申請人:華能無錫電熱器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