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對齧折線壓輪的製作方法
2024-02-24 04:06:15 1

本實用新型屬於產品包裝機械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用於折線機上的對齧折線壓輪。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的折線機都是袋子在填充完物料以後被送進折線成型器中,而袋子本身屬於軟體,在填充完物料後形狀的離散性較大,在進入折邊成型器後折線不穩定,從而影響到後續縫包的平整性。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對齧折線壓輪,用以克服現有技術中折線不穩定,後續縫包不平整的缺陷。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對齧折線壓輪,其特殊之處在於:包括一組或多組相向旋轉的壓輪,每組壓輪包括一個折線下壓輪和一個折線上壓輪;
所述折線下壓輪的一端為上小下大的第一倒角迴轉體,另一端為第一直體迴轉體;所述折線上壓輪的一端為與第一倒角迴轉體倒角互補的第二倒角迴轉體,另一端為第二直體迴轉體;所述折線下壓輪和折線上壓輪分別位於折邊機中線兩側。
上述第一直體迴轉體和第二直體迴轉體上分別設置一組或多組相互摻入且有間隙的凹凸相間的結構。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折線準確、穩定,後續縫包平整。
附圖說明
圖1a是實施例一的主視圖;
圖1b是實施例一的立體圖;
圖2a是實施例二的主視圖;
圖2b是實施例二的立體圖;
圖3a是實施例三的主視圖;
圖3b是實施例三的立體圖;
圖中,1-折線下壓輪,2-折線上壓輪,11-第一倒角迴轉體,12-第一直體迴轉體,21-第二倒角迴轉體,22-第二直體迴轉體。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和附圖說明對本實用新型加以詳細說明。
第一實施例如圖1a~圖1b所示,對齧折線壓輪為多組相向旋轉的壓輪,每一組壓輪由兩個壓輪組成,分別為折線下壓輪1和折線上壓輪2。折線下壓輪1外形上分為上半部分在厚度方向上傾斜一定角度倒角(上小下大)的第一倒角迴轉體11(圓錐臺體),下半部分為第一直體迴轉體12;折線上壓輪2外形上分為上半部分在厚度方向上與第一倒角迴轉體11相適配(即傾斜角度互補)的第二倒角迴轉體21,下半部分為第二直體迴轉體22,折線下壓輪1和折線上壓輪2保持一定距離,安裝在折邊機中線兩側,使折線下壓輪1與折線上壓輪2的倒角及直體部分留有一定距離,當袋子通過壓輪組時被壓輪組擠壓出一道準確的折線痕,當袋子被送出折線壓輪組進入折邊成型器中,袋子就會按照這條壓線痕折線,形成穩定的折線位置。
第二實施例如圖2a~圖2b所示,第三實施例如圖3a~圖3b所示。在以上折線壓輪組的基礎上,根據不同袋子的特性,當袋子需要兩道或兩道以上摺痕線時,折線下壓輪1、折線上壓輪2的下直體迴轉體部分也可設計如圖2a~圖2b、圖3a~圖3b所示的一組或多組相互摻入且有一定間隙的凹凸相間的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