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堅持
2024-02-20 09:33:15 2
蛻變十八歲
主歌1:當我們已長大
要學會一個人消化
這世間的複雜
龍捲風卷不走我們的堅韌不拔
社會輿論鞭策我們報效國家
懂得取捨與放棄
用淚滋養我們成長的枝椏
副歌:我們有不服輸的血統
我們有不罷休的理由
就算耗盡青絲
就算化為滄海一粟
也要讓全世界都臣服於我
主歌2:曾經嬉笑追逐的公園
只剩鞦韆獨自搖晃
上面的人已經成長
迷茫奔向未知的遠方
蛻掉了怯懦與眼淚
變成了無葸與無畏
就這樣
90在成長
驕傲又堅強
小作文結束
我想我會一直寫一直寫,即使海枯石爛,就算滄海桑田,我也會一直寫下去。
直到世界末日,直到最後一句。
——題記
這個世界充滿了太多的誘惑,多到我們來不及選擇,多到,根本無法選擇。
當城市戀上了紅燈綠酒,當人們也以適應了紙醉金迷,,沒有人會在呆若木雞的抱著宋詞穿梭於忙碌的PUB和KFC。
霓虹在叫囂,時間在奔跑,夜裡也不再有「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的恬靜,取而代之的是麻醉精神的聒噪。臉上的表情被揉成一團毫不猶豫的扔進了北冰洋,凍結在海底。
1.粼星碎影
一條街的盡頭,承載了些什麼?
一起酒後駕車引發的交通事故;一個剛學會站立卻急於跑步的小嬰兒跌倒的瞬間;一對曾經許諾永遠卻在次從對方的人生中毫無顫動的選擇退出的畫面;一片瘦巴巴的樹葉生命終結的過程;或者,無數人一次次的擦肩而過。
我,也是無數人。
一次又一次的擦肩,一天又一天的循環同樣的事:撐著僵硬的表情去面對一起穿梭在街道上的路人甲、路人乙。
直走,左轉,直走,右轉。
走過一條條熟悉的街道,看著路邊一個個熟悉的點名,固定的起點與重點。它一成不變的存在著。似乎是為我而存在,為我成長而存在。但他卻不知道,我要離開,總有一天我要離開,與我擦肩的他們也會離開。當物是人非,這條街道,這個曾經讓我踩遍的盡頭會是什麼樣呢?會因為我的離開而落淚嗎?
我想,如果以後可以,我一定要為他寫篇文章,哦不,是他們。見證我青澀少年時期的他們,用淚和汗水撫養陪伴我的他們。用我的文字,告訴他們,他們很棒。
當夜幕降臨,城市突然活了一般,燈光不停的閃,陸離繽紛,映射的天空也雲譎波詭的閃爍著,像一個巨大的怪獸,青面獠牙的低吼著,蠕動著。
直走,左轉,直走,右轉。
回到熟悉的終點,身後喧鬧的一切仿佛頃刻間被鋪天蓋地的荒漠吞噬,嚼得屍骨無存。霓虹不再叫囂,汽車不再鳴笛,夜空不再絢麗,一切繁弦急管不再上演。即使是一片枯死卻萬年不腐的胡楊林也不屬於我的世界。我喜歡前方那片寧靜。
我喜歡,所以不顧一切的追求。
無論身後有多大的誘惑,無論會遭遇多麼意想不到的挫折。
我喜歡,所以不顧一切的追求。
不管有多遙遠。
2.煢孑之語
我喜歡一個人。
老師簡言意賅的說:「這是一個歧義句。」
但是我想,我們這個年齡的人會很喜歡,抑說是很喜歡用這句話。
比如,青春期內心的悸動。一個人,表示一個心裡的別人。
又如,青春期內心的叛逆。一個人,表示自己心裡的自閉,沉默。
一個人的教室,一個人的餐廳,一個人的遊戲,一個人的旅程。
甚至於一個人的文字。
我想,我開始學會孤芳自賞了。
雖然本身我十分排斥那些「無病呻吟」的文章,但當我親手寫下了一些文字的時候,我才發現「矯情」的背後,是以流過無數顆淚和咬過無數次嘴唇為代價的。是的,我們是相通的。看他們的文字就像是對著一面鏡子中的我,看著背後那凝重若雨的黑暗,放聲慟哭,淚水仿佛大風捲起的灰燼,一層一層掩埋我的世界。
所以,我學會了傾聽他們的文字,像聆聽泉水擊打小溪一樣靜靜地聽。
3.傷無痕
我喜歡三毛老師的文章。或許,我更喜歡的是她的心態。
荷西先生去世後,我不敢妄自揣測那對她打擊有多大。因為我根本無法體會三毛老師對荷西先生的愛,那種超越生死的依賴,既沒有生死定相隨的濃烈,也沒有過於相敬如賓的平淡,是一種精神上的扶持與信任。依靠突然坍塌,就像火車莫名其妙的脫離了軌道,無法解脫,無法控制。茫然和無助,絕望和崩潰,瞬間排山倒海的襲來,淹沒了毫無還擊之力的她。重重的一擊再次使她遍體鱗傷,但卻找不到這些傷痛留下來的蛛絲馬跡。沒有傷口,沒有頹廢,她重新振作,回到了臺灣。
是的,我喜歡她的心態。她沒有哭的死去活來暗天黑地,而是非常儒雅的用樸實的語言寫出她內心的傷,那些文字淋漓的灑在紙上,讓人平靜到撕心裂肺的痛,痛得叫人歇斯底裡的呻吟,卻找不到傷口在哪裡。
是因為不愛荷西先生嗎?不是。那種深沉的愛我們旁觀者看不清道不明,但我們可以知道,從荷西先生走的那一刻開始,她心裡的傷便永無法磨滅了。
電腦發出微弱的燈光,光標在word中繼續閃動。深呼吸,抬頭,視線透過窗戶,凝視著遠方。北去的候鳥悄悄在即將破曉的天空,劃滿傷痕。
4.揚花殘
揚花,水稻,小麥,高粱等作物開花時,花葯裂開,花粉飛散。
我認識一個很會寫文的朋友,他的筆名叫「揚花殘」。
他很神奇。他隨便給我一個意象我都要揣摩很久。而他隨便的一段描寫,我都無不例外的瞠目結舌。
關於「揚花殘」,我無限次的對他抱怨說太滄桑,滄桑的好像歷經世間苦難看破紅塵的歸隱之士。他說,不是揚花殘滄桑,是你審視世界的心,已然越過滄海桑田,形單影隻的飛向海天相接的遠岸。
殘,殘不過約誓的海枯石爛,殘不過三生石上的須臾間。
最後,只有灑落的花瓣,揚灑的飛旋,昭示自己曾經無悔的燦爛。
5.文字
粼星碎影的片段,拼湊成支離破碎的文字。他們靜靜的平躺著,又似是在歡快的跳躍著,然後告訴我:「我們是你的」。有一種自豪感油然而生,就像女媧對著他們創造的人類,激動,又欣慰。
是的,我愛文字。是「愛」。我愛它可以讓我忽略周遭的所有壓抑與窒息,所有的鬱悒與困窘。
我喜歡看我以前寫的東西,就像隔著一層單向的玻璃,我看得見她,她卻看不見我。那種微妙的感覺,讓我對文字的熱忱多了一絲堅持的動力。因為,我想看我的成長。
我愛文字,我想被認可,所以,不停的努力。
我要被認可,即使現在我被迷霧包得死死的,但我一定會找到盡頭那棵榛榛茂密的樹——我的夢。
我年輕,有熱情,有活力,這都是我的資本,我沒有什麼輸不起。所以,我坦坦蕩蕩地堅持著。
不顧一切為信念中的美夢而掙扎。
無論身後有多大的誘惑,無論會遭遇多麼意想不到的挫折。
就算奮鬥的途中仍只剩我一人艱難的摸爬滾打。
我都不會放棄寫我的文字。
像「揚花殘」一樣,就算凋零,也要無悔的燦爛;就算失敗,也要無悔的拼搏。
所以,我會一直寫一直寫,即使海枯石爛,就算滄海桑田,我也會一直寫下去。
直到世界末日,
直到最後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