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電路拆卸器的製作方法
2024-02-16 15:36:15
專利名稱:集成電路拆卸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是一種拆卸集成電路(塊)的專用工具。
在目前各類電子產品中普遍的大量應用集成電路,它的誕生不但極大的促進了電子工業的革命性變革,由於集成電路可以極大地簡化電子電路,降低電子產品成本,使各類電子產品很快地普及到各個領域和家庭。它的應用量越大,相應的維修量也會加大。然而在維修上卻存在很大的難度,尤其是將集成電路從印刷線路板上拆下來這道工序。但現在還沒有一種理想的拆卸工具。集成電路的接線腳少則十來只,多則幾十隻,甚至上百隻,處理故障時,無論是確定了集成電路已損壞,還是懷疑它是否損壞,均需將相關的集成電路從印刷板上拆下來。拆卸集成電路時,必須逐個將其接線腳上的焊錫清除乾淨,使其與印刷板分離。除錫方法,目前只有吸錫器吸除,金屬編結線吸附,空心針鑽離等幾種方法。這些方法不但加熱時間長,效率低,而且工具本身也存在很多缺陷。1)吸錫器一次僅能吸除3-5個焊點上的焊錫,就會堵塞而不能繼續使用,還經常吸不淨錫,出現粘連現象。其密封膠圈由於受熱,很短時間就老化漏氣。吸嘴也容易氧化漏氣不能使用,而這些配件在市場上經常買不到。因此一把新買來的吸錫器用不了多久便不得不報廢。2)使用編結線雖然吸錫效果好,但材料消耗大,價格又高,市場上又很少有賣的。3)比較實用的是用空心針鑽離,不但清錫效果好,又沒有任何材料消耗。但是它的工藝效果很差,經空心針鑽離的印刷板,輕則將銅鉑颳起毛剝離絕緣基板,重則乾脆將銅鉑刮掉。這不但增加重新焊接的難度,同時還將好好的印刷板搞得破爛不堪,很是難看。此外,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工藝水平的不斷提高,集成電路各接線腳的間距也越來越小。目前已由原來的2.45mm向1.7mm過渡。而一些特殊用途的集成電路(如CPU),其接線引腳更是密得無從下焙鐵。而焊在雙面印刷電路板上的集成電路,目前除了採用破壞性的方法外,是無法完整的拆下來的。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旨在克服上述拆卸集成電路技術上的不足,而提供一種結構簡單,使用便捷,拆卸效率極高的集成電路拆卸器。
本實用新型是由裝配在總體支架(14)上的加熱器和起拔器溝成。加熱器的主要構件加熱板(1)下端是長方形平板,加熱後和集成電路接線腳根部緊密接觸,將熱量傳遞到集成電路接線腳根部,由接線腳根部再傳遞到印刷線路板下面的接線腳焊點上。加熱器的其它部件有加熱板固定套筒(2),電熱芯(4),復位彈簧(3),傳動拉片(16),加熱板拉簧(5)等。起拿器由抓鉤臂(8),抓鉤(6),抓鉤平行器(7),抓鉤臂緩衝裝置(9),抓鉤臂張力彈簧(13),緩衝裝置彈簧(10)等構成。抓鉤臂(8)帶動抓鉤(6)可抓牢各種規格的集成電路,待加熱板(1)將集成電路上的所有接線腳焊點上的焊錫熔化後,提動拆卸器的手柄(15),集成電路便很容易地隨著抓鉤脫離印刷線路板。
本實用新型的手柄(15)和總體支架(14)是一體的。控制和協調加熱器和起拿器動作的扣環(12)就設在手柄(15)之內。電源線及兩隻電熱芯(4)的引線均接到固定在手柄(15)和總體支架(14)之間細腰上的絕緣接線盒(17)內的接線端子上。接線盒是用工程塑料壓制的。工程塑料機械強度高,絕緣性能好,安全可靠。
本實用新型備有多種不同規格尺寸的加熱板(1)。根據各種不同規格尺寸的集成電路,可選用相對應規格尺寸的加熱板(1)。
本實用新型有如下一些優點1.由於本實用新型在拆卸集成電路時,焊點加熱與起拿合在一起,由同一手柄控制動作。只要一放一提即可,比拆一隻三極體還要省事,所以操作起來非常快捷,效率極高。
2.對現有技術很難拆卸的1.7mm間距,甚至更小間距的集成電路,同樣可以毫不費力的無任何損傷的拆卸。
3.對現有技術根本無法拆卸的雙面焊接的集成電路,亦可無任何損傷的加以拆卸。
4.由於拆卸時對各焊點加熱時間很短,沒有任何機械操作,所以無論是印刷線路板,還是集成電路均無任何機械損傷,均完好如初,重新焊接後整潔美觀,看不出一點重焊痕跡,完好如新。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方案(1)的正,側面剖視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方案(2)的正,側面剖視圖。
下面結合實施方案(1),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如附圖所示加熱器,起拿器,手柄(15)均安裝在總體支架(14)上。總體支架(14)兩側均有一個折起來的帶小方孔的支腳。固定套筒(2)上端左右兩個支軸,就鑲嵌在支腳的小方孔裡。套筒(2)支軸上套有復位彈簧(3)。復位彈簧(3)同時起著加熱板(1)復位,加熱板(1)固定卡,加熱板(1)高度調節等三項功能。加熱板(1)的開合,由設在手柄(15)裡的扣環(12),通過加熱板拉簧(5)及加熱板傳動拉片(16)加以控制。加熱板拉簧(5)在加熱板運動到位後,起著緩衝作用。加熱器電熱芯(4)為內熱式,放置在加熱板(1)的腔體內。
起拿器的兩個抓鉤臂(8)的支點,用銷軸固定在總體支架(14)的兩肩位置處。力點用銷軸固定在扣環拉片(11)的下端位置。扣環拉片(11)和扣環(12)是一體的。扣動扣環(12)扣環拉片(11)便帶動抓鉤臂(8)的力點運動。由於槓桿作用,兩個抓鉤臂(8)的支點以總體支架上的固定銷軸為圓心作相對的軸向運動。扣環拉片(11)上帶舌的槽口裡,裝有張力彈簧(13),在張力彈簧(13)的作用下,兩個抓鉤臂(8)的相對距離平時處在最大距離位置,抓鉤臂(8)設有緩衝裝置,抓鉤運動到位後,剩餘的作用力便被緩衝裝置所吸收。抓鉤臂(8)的緩衝裝置由活動力臂(9)緩衝彈簧(10)及固定力臂構成。起拿器抓鉤(6)由抓鉤臂(8)通過抓鉤平行器(7)帶動。抓鉤(6)和抓鉤平行器(7)是一體的。抓鉤平行器(7)的作用是將抓鉤臂(8)的軸向弧線運動軌跡轉變為平行直線運動軌跡,令抓鉤(6)在任何位置都與集成電路成垂直狀態。
本實用新型對集成電路接線腳焊點加熱是在印刷線路板的上面進行的。方法是將加熱板(1)直接放在接線腳的根部位置上,接線腳根部受熱後,再將熱量傳遞到印刷線路板下面的接線腳焊點上,使焊點上的焊錫熔化。正是開發了這項在集成電路接線腳根部加熱的新技術,才使一步拆卸集成電路成為可能。這也是本實用新型的關鍵所在,就集成電路拆卸技術而言,這項新技術的開發無疑是一個突破。
本實用新型使用前應根據所拆卸集成電路的規格尺寸,選用相應的加熱板(1),將其插入加熱板固定套筒(2)內。接上電源,待加熱板(1)上的平板部位的熱度達到額定熱度後,對準所要拆卸的集成電路的接線腳根部放好,扣動扣環(12),將抓鉤(6)對準集成電路兩端並抓牢,待接線腳焊點焊錫熔化後,向上提動手柄(15),集成電路便隨著拆卸器一起脫離印刷線路板。拆卸器移開印刷板後,及時放開扣環(12),使集成電路及早脫離加熱板(1)。然後再拔掉電源插頭,儘量縮短加熱時間,延長使用壽命。
本實用新型實施方案(2)是針對方形集成電路(塊)設計的集成電路拆卸器。起拿器採用吸盤式,加熱器為方框形。整體結構由總體支架(14),手柄(15),吸盤(18),活塞(19,氣筒(20),扣環(12),張力彈簧(13)以及加熱板(1),加熱板固定套筒(2),電熱芯(4),活塞拉簧(5),電源接線盒(17)等組成。
權利要求1.一種集成電路、拆卸器,其特徵在於它是由裝配在總體支架上的加熱器和起拿器構成。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拆卸器,其特徵在於總體支架的手柄內裝配有控制協調加熱器和起拿器動作的扣環。
3.根據權利要求(1)和(2)所述的拆卸器,其特徵在於可選用不同規格尺寸的加熱板。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拆卸器,其特徵在於抓鉤帶有抓鉤平行器。
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拆卸器,其特徵在於抓鉤臂設有抓鉤臂緩衝裝置。
6.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拆卸器,其特徵在於對集成電路接線腳焊點的加熱方式是在接線腳的根部。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拆卸器,特徵在於實施方案(2)的結構方式。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拆卸器,其特徵在於加熱器是內熱式方框形。
9.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拆卸器,其特徵在於起拿器是真空吸盤式。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是一種拆卸集成電路(塊)的專用工具。它是由裝配在總體支架(14)上的加熱器和起拿器構成,在總體支架(14)上的手柄(15)內,裝有控制加熱器和起拿器協調動作的扣環(12)。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簡單,使用便捷,拆卸效率高的特點,尤其拆卸雙面焊接的集成電路及各接線腳間距較密的集成電路,更是唯一能完整拆卸的工具。
文檔編號H05K3/00GK2371766SQ9920627
公開日2000年3月29日 申請日期1999年4月10日 優先權日1999年4月10日
發明者朱誠 申請人:朱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