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兩板式注塑機的新型鎖模油缸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4-01-26 16:15:15 1
專利名稱:一種兩板式注塑機的新型鎖模油缸結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兩板式注塑機的新型鎖模油缸結構。
背景技術:
現有的兩板式注塑機的鎖模油缸,一種是安裝在固定模板前側,拉杆與鎖模油缸活塞杆相連。此 種鎖模油缸的密封件會承受拉杆的側向重壓,極易出現漏油現象。另外由於結構複雜,難於維修。另一種是安裝在移動模板後側,拉杆從鎖模油缸中部穿過,不與鎖模油缸接觸,不存在拉杆側向重壓,漏油風險降低。但因其結構大都做成雙活塞杆式結構,活塞杆及活塞連成一體,製造成本太高。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提供一種兩板式注塑機的新型鎖模油缸結構,此鎖模油缸的油缸前蓋與油缸體固定在移動模板後側,將活塞杆做成階梯狀,並且穿過油缸前蓋,從而在活塞杆與油缸前蓋之間形成油腔A ;將活塞杆與活塞連接,從而在活塞杆、油缸前蓋、活塞、油缸體之間形成油腔B。油腔A通壓力油可推動活塞向前移動,油腔B通壓力油可推動活塞向後移動。此方案可將活塞杆與活塞做成分體結構,從而降低成本;同時節省了油缸後蓋及其密封件,使成本大大降低。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採用的技術方案一種兩板式注塑機的新型鎖模油缸結構,它包括油缸前蓋、活塞杆、油缸體、活塞。通過螺釘將油缸體與油缸前蓋固定在移動模板後側;通過活塞杆穿過油缸前蓋,使活塞杆與油缸前蓋之間形成油腔A ;通過活塞杆與活塞之間固定連接,使活塞杆、油缸如蓋、活塞、油缸體之間形成油腔B。通過油腔A通入壓力油可推動活塞向如移動;通過油腔B通入壓力油可推動活塞向後移動。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I.採用活塞杆與活塞分離的結構,與原有活塞與活塞杆連成一體的結構相比,大大降低了材料與加工成本;2.節省了油缸後蓋及後側活塞杆,大大降低了成本;3.節省了油缸後蓋及後側活塞杆結構所需的密封件,大大降低了成本。
圖I是一種兩板式注塑機的新型鎖模油缸結構的結構圖;圖中標記為1.油缸如蓋;2.活塞杆;3.油缸體;4.活塞。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I所示,一種兩板式注塑機的新型鎖模油缸結構,它包括油缸前蓋(I)、活塞杆(2)、油缸體(3)、活塞(4);所述的活塞杆(2)穿過油缸前蓋(I),所述的活塞(4)與活塞杆(2)固定連接,所述的油缸前蓋(I)與油缸體(3) —起固定在移動模板上。[0012]動作原理油缸前蓋與油缸體一起固定在移動模板後側,活塞杆穿過油缸前蓋,在活塞杆與油缸如蓋之間形成油腔A ;活塞杆與活塞之間固定連接,在活塞杆、油缸如蓋、活塞、油缸體之間形成油腔B。油腔A通入壓力油可推動活塞向前移動;油腔B通入壓力油可推動活塞向後移動。權利要求1.一種兩板式注塑機的新型鎖模油缸結構,它包括油缸前蓋(I)、活塞杆(2)、油缸體(3)、活塞(4);所述的活塞杆(2)穿過油缸前蓋(I),所述的活塞(4)與活塞杆(2)固定連接,所述的油缸前蓋(I)與油缸體(3) —起固定在移動模板上。
專利摘要一種兩板式注塑機的新型鎖模油缸結構,它包括油缸前蓋、活塞杆、油缸體、活塞。通過螺釘將油缸體與油缸前蓋固定在移動模板後側;通過活塞杆穿過油缸前蓋,使活塞杆與油缸前蓋之間形成油腔A;通過活塞杆與活塞之間固定連接,使活塞杆、油缸前蓋、活塞、油缸體之間形成油腔B。通過油腔A通入壓力油可推動活塞向前移動;通過油腔B通入壓力油可推動活塞向後移動。
文檔編號F15B15/14GK202498708SQ20122012009
公開日2012年10月24日 申請日期2012年3月19日 優先權日2012年3月19日
發明者周清華, 孫曉波, 沈斐 申請人:博創機械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