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水道疏通機的製作方法
2024-01-19 17:39:15 1
專利名稱:下水道疏通機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管道疏通裝置,特別是一種能在下水道中爬行的管道疏通機。
現在城市下水道的疏通方式通常都是採用牽引溝道裡的如鋼絲繩、竹條等細長工具來疏通下水道,疏通設備一般有手動的,也有電動的,其特點是若採用手動的設備,工人勞動強度大,若採用電動的設備,適用性差,勞動效率低,且無論採用哪一類設備對於直徑大於300mm以上的下水道疏通,往往容易發生管道疏通困難,影響工作效率。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全新的裝置,改變以往的下水道疏通方式,並具有自動爬行功能的下水道疏通機。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下水道疏通機包括有螺旋錐鉸頭,推進葉片,傳動機構及行走輪等四個部分,把螺旋錐鉸頭設置在機頭部,把推進葉片設置在機尾部,行走輪設置在機身兩側,動力通過傳動機構同時驅動螺旋錐鉸頭,推進葉片及行走輪。
以下結合實施例及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參照
圖1,本實用新型包括有通過傳動機構驅動的螺旋錐鉸頭1,推進葉片4及行走輪11,錐鉸頭1設置在機頭部,葉片4設置在機尾部,行走輪11設置在機身兩側,且其可以採用齒形車輪,傳動機構包括有電動機2,聯軸器3,蝸輪5,蝸杆6,齒輪7及8,蝸輪9及蝸杆10,蝸輪蝸杆副5及6有兩對,齒輪副7及8也有兩對,分前後對稱設置。電動機2設置在機身中部,其動力輸出軸經聯軸器3與蝸杆10同軸相聯在一根軸線上,蝸輪9與齒輪8同軸設置,錐鉸頭1與前蝸杆6及齒輪7同軸設置,葉片4與後蝸杆6及齒輪7同軸設置,行走輪11與蝸輪5也是同軸設置的。本機子的工作原理是這樣的,電動機2通過聯軸器3帶動蝸杆10,蝸輪9的轉動帶動兩對齒輪副8及7,也即對前半部而言是帶動螺旋錐鉸頭1旋轉,對後半部而言是帶動推進葉片4旋轉,同時通過蝸輪蝸杆副6及5驅動行走輪行走。錐鉸頭1在旋轉過程中不斷將下水道內沉積的淤泥雜物攪拌起來,與汙水混合成為泥漿,並隨汙水流向向下流動,起到疏通下水道的作用。另外螺旋錐鉸頭1及推進葉片4的旋轉會對汙水泥漿的流動產生促進作用,同時借其反作用力產生機子向前運動的趨勢。在機子尾部殼體上還設有掛索環,可以掛繩索以備鉸車牽引把不能隨汙水流動的淤泥清刷乾淨,起到疏通及穿索兩個作用。在機體上部還可以設有提手,便於攜帶使用。
本實用新型設計結構簡單,使用靈活多變,採用的螺旋錐頭能主動將淤泥攪動起來,並與推進葉片一道促進泥漿的流動,整機體積小,特別適用於管徑300mm以上的下水道疏通,適用性強,工作效率也較高。
權利要求1.一種下水道疏通機,其特徵是包括有通過傳動機構驅動的螺旋錐鉸頭(1),推進葉片(4)及行走輪(11),螺旋錐鉸頭(1)設置在機頭部,推進葉片(4)設置在機尾部。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下水道疏通機,其特徵是行走輪(1-1)可以設置在機身的兩側,行走輪(11)可以是齒形車輪。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下水道疏通機,其特徵是在傳動機構中電動機(2)設置在機身中部,且其動力輸出軸經聯軸器(3)與蝸杆(10)同軸相聯。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下水道疏通機,其特徵是在傳動機構中蝸輪(9)與齒輪(8)同軸設置,螺旋錐鉸頭(1)與前蝸杆(6)及齒輪(7)同軸設置,推進葉片(4)與後蝸杆(6)及齒輪(7)同軸設置。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下水道疏通機,其特徵是行走輪(1-1)與蝸輪(5)同軸設置。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管道疏通裝置,特別是一種能在下水道中爬行的管道疏通機,其包括有通過傳動機構驅動的螺旋錐鉸頭,推進葉片及行走輪,利用錐鉸頭將淤泥攪動,促使泥漿流動,起到疏通管道的效果,其設計結構簡單,體積小,適用性強,特別適用於管徑300mm以上的下水道疏通,並且工作效率較高。
文檔編號E03F9/00GK2150262SQ9320913
公開日1993年12月22日 申請日期1993年4月9日 優先權日1993年4月9日
發明者劉暹, 劉勇 申請人:劉暹, 劉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