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底孔養花盆的製作方法
2024-01-19 11:04:15 1
專利名稱:無底孔養花盆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無底孔的養花盆,屬日常生活用品中的一種容器。
背景技術: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住條件也大為改變,溫馨的居室需要花草來點綴;現代化的辦公室也同樣需要盆花來美化,所以養花是越來越受人青睞。但是,由於工作繁重,生活節湊的加快,無暇經常給花盆澆水或照料,再好的鮮花也會凋謝。不但造成經濟損失,還可能引起心身健康。又因為現有的花盆底部均有開孔,可以增加盆土的透氣性,但是有限的,且又會造成水和盆土的流失,因而盆底必需加一託盤,否則水和盆土的外流,反而有損環境衛生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設計一種水份不易蒸發和流失,根部通氣性能好的無底孔花盆,改變傳統的養花方法,減少人們需要細心照料的時間和精力,同時又能把花養好。
本實用新型無底孔養花盆,包括盆體,其中盆體底部沒有開孔,同時在盆體內至少立放一個圓柱狀通氣管,通氣管包括上部管和下部管,且上部管可插入下部管的埠中,通氣管下部與盆體之間填充發泡塑料塊,通氣管上部與盆體之間覆蓋盆土,且盆土不得高於上部管埠;圓柱狀通氣管下端有缺口,管壁四周有多個小孔。
本實用新型無底孔養花盆,其中圓柱狀通氣管為兩個,下部管由相同大小的橫管連接成「ㄇ」形,與上部管構成「H」形狀通氣管。
本實用新型無底孔養花盆,其中盆體和通氣管可由塑料、陶瓷等多種材料製成。
本實用新型無底孔養花盆,改變了花盆和花盆內的結構,從而改變了盆栽花草的傳統栽培方法,盆體自身的保溼性好,表層有土,底層有水,水土之間還有空氣,水、土、肥不會流失,大大地減少了人對花草的照料所消耗的時間和精力,具有明顯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示意圖(剖面);圖2為本實用新型另一實施例示意圖(剖面)。
具體實施方式
圖1所示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示意圖,盆體3的形狀可以多種多樣,與傳統的花盆相比,它的底部沒有開孔,且稍高一些。由於花草等植物在生長過程中需要水和空氣,因此在盆體內立放一通氣管,該通氣管包括上部管1和下部管5,上部管1插入下部管5中,並可轉動,以防花草等植物的根堵塞小孔6。通氣管的管壁上均開有多個通氣小孔6,主要作用給根部供氧。圓柱狀通氣管下部與盆體之間填充發泡塑料塊4,如聚苯乙烯發泡塑料塊等,高度約為圓柱狀通氣管高度一半,其上部覆蓋盆土2,其高度不得高於圓柱狀通氣管上端面;這種盆土可根據所栽花草的品種而選擇,花草植株沿通氣管四周栽種養植。水從通氣管上端面口加入,但每次加水量不得高於發泡塑料塊4與盆土2的交界面。這樣從上部管1給盆內加水均存放在下部,花草等植物的根部可以充分吸取到空氣和水份,而上部覆蓋的盆土雖然也可以由通氣管管壁四周的小孔6滲透,但水量很少,這樣加入的水蒸發浪費很小,所以加一次水後,花草等植物通過根部在很長時間內可吸取到水份,一般可以做到1~2個月加一次水。同時也可以將肥料從管中加入,還可以從管中更換變質的水、溫度過高的水,用以調節花草等植物的生長條件。
圖2為本實用新型另一實施例示意圖,與上述實施例相比,區別在於圓柱狀通氣管為兩個,下部管(5)由相同大小的橫管(8)連接成「ㄇ」形,與上部管(1)構成「H」形狀通氣管。花草植株栽種在通氣管之間養植。
權利要求1.一種無底孔養花盆,包括盆體,其特徵是所述的盆體(3)底部沒有開孔,同時在盆體內至少立放一個圓柱狀通氣管,通氣管包括上部管(1)和下部管(5),且上部管(1)可插入下部管(5)的埠中;通氣管下部與盆體之間填充發泡塑料塊(4),通氣管上部與盆體之間覆蓋盆土(2),且盆土(2)不得高於上部管埠;圓柱狀通氣管下端有缺口(7),管壁四周有多個小孔(6)。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無底孔養花盆,其特徵是所述的圓柱狀通氣管為兩個,下部管(5)由相同大小的橫管(8)連接成「ㄇ」形,與上部管(1)構成「H」形狀通氣管。
3.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無底孔養花盆,其特徵是所述的盆體(3)和圓柱狀通氣管可由塑料、陶瓷等多種材料製成。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無底孔的養花盆,屬日常生活用品中的一種容器。其中盆體底部沒有開孔,同時在盆體內至少立放一個圓柱狀通氣管,通氣管包括上部管和下部管,且上部管可插入下部管的埠中,通氣管下部與盆體之間填充發泡塑料塊,通氣管上部與盆體之間覆蓋盆土,且盆土不得高於上部管埠;圓柱狀通氣管下端有缺口,管壁四周有多個小孔。本實用新型改變了花盆和花盆內的結構,從而改變了盆栽花草的傳統栽培方法,盆體自身的保溼性好,表層有土,底層有水,水土之間還有空氣,水、土、肥不會流失,大大地減少了人對花草的照料所消耗的時間和精力,具有明顯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文檔編號A01G29/00GK2583965SQ02289
公開日2003年11月5日 申請日期2002年11月29日 優先權日2002年11月29日
發明者袁國勝 申請人:袁國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