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三丰太極拳 落選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2023-04-04 01:39:46 3
國務院日前公布了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及擴展項目名錄。本次公布的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共153項,此前國務院先後批准分別於2006年、2008年和2011年命名了三批共1219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還記得陳家溝太極大師對戰神仙張三丰麼?12月3日,文化部官網發布的《國務院關於公布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的通知》顯示「張三丰太極拳」落選,並且是7月16日文化部公布的五個太極拳推薦項目中唯一落選者。影視劇中武功深不可測、打敗天下無敵手的張三丰這次被打敗了,一場眾人圍攻神仙的人神大戰塵埃落定。戰鬥結束了,讓我們清點戰場,看一看神仙張三丰為什麼會輸。這場戰鬥的導火索還要從文化部的一則公告說起。7月16日,文化部公布的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項目推薦名錄中,涉及太極拳的申請共5項,分別為北京大興的吳氏太極拳、天津武清的李氏太極拳,河北任縣的王其和太極拳、福建(邵武)的張三丰太極拳和河南溫縣的和氏太極拳。這個名錄的公布,將打破當今武林太極拳陳、楊、武、吳、孫五大門派格局,五大門派將變成十大門派,太極拳四百年的傳承中,老五大門派和新五大門派中的四派互有淵源,比如楊氏太極與和氏太極的開派祖師均師承陳氏,但福建邵武的張三丰太極拳,則和他們八竿子也打不著關係。 作為中國當代十大武術名師、陳家溝四大金剛之一,陳正雷在海內外門徒眾多,他一年中有大半時間在國外授徒,7月23日回國後,聞知這一消息,立即找相關政府部門反映,7月25日,兩封分別以河南省太極拳協會和溫縣政府部門名義的「問題匯報」郵寄至文化部和國家非遺保護中心。 8月5日中午,陳正雷發出英雄帖,召集省會各大媒體記者,質疑文化部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推薦名錄。作為陳氏太極拳第十一代嫡宗傳人,陳正雷矛頭直指與其相隔時空、且無法斷定是否真實存在過的張三丰。 當晚豫記新媒體發布《太極宗師陳正雷隔空對戰神仙張三丰》長文,詳細講述了這一紛爭的由來和福建邵武將張三丰太極拳申遺過程,獲得1.5萬個閱讀和三千多轉發,次日同題文章在新浪微博和今日頭條發布後,閱讀量更是接近了20萬。 8月11日上午,69歲的陳小旺在鄭州召開一場聲勢浩大的新聞發布會,炮轟文化部將張三丰太極拳列入第四批文化遺產推薦名錄。陳小旺曾經做過河南省武術協會主席和陳氏太極拳協會主席,他和王西安、朱天才、陳正雷並稱陳家溝四大金剛。就在同一天,豫記新媒體發布《誰是祖師:太極源流百年爭鬥史》,詳細回顧了近百年間太極拳的百年源流之爭。這篇文章獲得的點擊和轉發,超過了上期的內容。 8月12日晚,陳氏太極拳第十二代嫡宗傳承人陳向武在廣東汕頭髮起萬人籤名活動,反對文化部將福建邵武的「張三丰太極拳」列為第四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拓展項目。根據媒體報導,類似籤名活動在開封亦有開展,甚至有陳氏太極的海外弟子趕赴中國參與聲援。 8月13日上午,陳家溝第十九世外孫、新加坡陳氏太極開山人朱天才在陳家溝召開新聞發布會,駁斥張三丰太極申遺論,並在會場打出了「神仙張三丰太極拳申遺 篡改歷史」的條幅。當天下午,身在法國的王西安委託其子王戰軍,在溫縣陳家溝的王戰軍太極學校舉行新聞發布會,再次炮轟「張三丰太極拳」申遺論。 8月14日和15日《澎湃新聞》、《南方都市報》分別刊文,報導豫記首發的「張三丰太極拳申遺風波」,文化部非遺司否認已經取消張三丰太極拳項目申遺,而陳氏太極拳傳人接連召開新聞發布會聲討,福建邵武尚未回應,風波逐漸升級。豫記對此事的持續關注,引起眾多媒體的跟進,本土的《東方今報》和《大河網》等媒體的報導中,多處引用《太極宗師陳正雷隔空對戰神仙張三丰》、《誰是祖師:太極源流百年爭鬥史》兩篇文章的內容,豫記成為該事件中最重要的信息源。鳳凰網新聞客戶端和網易新聞客戶端或轉載豫記文章,或採用《澎湃新聞》報導,張三丰太極拳申遺之爭愈加激烈。8月15日豫記新媒體發布《張三丰太極拳申遺風波再升級》。 「張三丰太極拳申遺」事件逐步升溫,除了各地太極拳傳人的表態,各路媒體的追蹤報導,民間對太極拳源流的討論也越來越深入。直到12月3日,文化部官方發布的國家非遺目錄中,「張三丰太極拳」落選,此事總算告一段落。 今天太極大師陳正雷對豫記新媒體表示:「我認為一切都要符合歷史,符合事實,不能看形勢好了,大家喜歡了,就亂造歷史,那是經不起考驗的。陳家溝太極拳在幾百年歷史中,一直在傳承,各代都有傳人作出很多成就,不是隨波逐流,興起啥就做啥。」他對豫記新媒體的報導也表示讚賞:「豫記的報導很及時、客觀,有助於人們了解事件的真相和太極拳真正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