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組合式灸療器的製作方法
2023-05-27 03:17:16 1
專利名稱:多功能組合式灸療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於醫療器械。
針與灸是我國傳統醫學上同時發展起來的治療方法,是中國醫藥學寶庫中的重要部分。但是由於長期以來在臨床上缺少適用的灸療器械,不少醫者只能沿用原始艾灸的操作。此方法操作麻煩、費時間、操作者很勞累等諸多不便的原因,形成近年來有重針而輕灸的趨勢。經多年的醫學實踐證明灸法不僅能治病,而且能保健,與針法相比使承接者少受痛苦的特點,因此我們應當繼承發揚傳統醫學中這一寶貴的方法,為人類去病造福。經調查知,目前市場出售的和個人製作的灸療器主要有以下三種①需綁敷在人體某部位皮膚上使用的溫灸器它是將艾絨條放金屬盒之中,盒中內鋪石棉隔熱墊,使用時燃點艾絨條,隨著燃燒熱點在移動,不能準確地作用在指定的穴位上,還有距離不易調整,溫度不均的現象,影響了療效;②直熱式灸療器是由由落地式支架、探臂、探頭所組成,探頭一般垂直向下對準穴位,灸藥條裝在套筒式的探頭裡,燃燒中靠自重進藥。由於探頭位置受向下指向的限制,探頭不能向上方位灸治,患者就得變換姿勢以將需灸的穴位去適應探頭,因而容易疲勞。又因該設備體積大、成本高,一般家庭不易購置;②新型的灸療器有的可以自動進藥,有的兼有按摩磁療功能。以上各種型式的器械其共同的不足是(1)作用功能及適應範圍都較為局限;(2)都沒有鼓風裝置,燃艾不當易於自滅,預熱時間長,不易控制;(3)艾煙上行,不能隨意向下燻灸局部,難以實現溫灸、溫熨、燻灸、磁療等同時並用的操作;④更不具備、溫升的設施,及其它療法(如火針、火烙)所需要的熱源,此熱源還可供多種其它用途。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灸療器之不足,提供一種適用於多種灸療、溫針、火針等手法的多功能組合式灸療器,經過多種零部件的變換組合,一物多用,擴大了灸療器的功能,使之操作方便,還能提高醫療的效果。
按如上構思,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多功能組合式灸療器的特徵是它由灸療器、溫針器、小酒精爐及盛裝上述各部件的外盒四個部分組成的。它的灸療器是由多個零件變換組成的盛灸療藥物的灸罐、送風裝置、及其它附件所構成。其中灸罐是由雙層帶有多個小孔可以相對轉動以使其封裝或調整進風量的圓柱形灸罐的側壁(4)、帶有鼓風進氣管的上有小圓柱孔下有與側壁相配合的子口的上蓋與上蓋上端小圓柱孔相配合的小蓋(1)、與上蓋上端小圓柱孔相配合的帶90°彎的出口處帶有小喇叭口的送煙管(14)、與喇叭口相聯接的軟管和葦管(15)、與喇叭口相聯接的軟管及肛管(16)、與灸罐側壁下口相配合的帶有多個出氣孔的灸罐平底(8)、與灸罐側壁下口相配合的底端小平面上帶有多個出氣孔的錐臺形的罐底(11)、與平底相配合可放在平底上並裝在罐內的環形磁鐵(17)、與側壁內部相配合的可拆卸的三腳彈性支架(5)、裝在罐內由三腳支架支撐的側壁和底部都帶有多個出氣小孔且側壁中間的內側帶有三個凸起的盛燃燒艾絨的小筒(6)、由小筒內三凸起支起的支撐燃燒艾絨的多孔帶把的爐箅(7)所構成。其它的附件是指不同需要尺寸的多個灸罐隔墊(9)。溫針器是由側壁和底部帶有多個小孔的底部中心裝有一內孔比毫針針柄直徑稍大的圓柱的盛裝燃點艾絨的小筒(18)、與筒壁上口相配合的帶有多個出氣小孔且中心帶有比毫針針柄直徑稍大的小孔的蓋(19)、及蓋上小孔的堵塞、及多個不同尺寸的溫針器的隔墊(21)所構成的。
本多功能組合式灸療器中的鼓風裝置可以是與軟管聯接的鼓風二連球(10)或與軟管聯接的電池驅動的小鼓風機(13)。在灸罐側壁的外表為手持方便帶有一個手把。在溫針器小筒(18)和灸罐側壁(4)外表的下部直徑方向對稱處有兩個或四個小環,它與帶尼龍粘扣的帶子構成將溫針器或灸罐固定在身體某個部位用的繃帶裝 置。
在使用時可作多種變換以適於不同病情和不同操作手法。將艾絨放在箅子上,將箅子和小筒 裝在灸罐內在上蓋聯接軟管及二連球,蓋好上部的小蓋,下部裝上平底,點燃後手動鼓風,使艾絨燃燒正常,將灸罐平底的下部墊好隔墊放在需灸的穴位上,若在此穴位上不能放穩灸罐,則需用繃帶加固,這是普通的溫灸。若將磁鐵裝入罐內放在平底之上,則是溫灸和磁療並用。去掉隔墊,在灸罐下墊上薑片、或墊蒜片、鹽、其它藥物作成的餅的灸法叫做隔物灸。用手持灸罐貼在皮膚上,在需要的穴位上來回活動叫溫熨;與皮膚保持一段距離,在需灸的穴位周圍活動叫迴旋灸。將平底換成錐臺形底與皮膚保持一定距離施灸的方法稱點灸;手持灸罐在穴位處上下運動稱雀啄灸。將灸罐下端封閉,用送煙管替換上蓋的小蓋,用小鼓風機送風,則從送煙管連續排煙。將其指向某穴位或部位,此操作謂之燻灸。在送煙管的喇叭口上接葦管可作耳灸;在喇叭口上接肛管,將肛管插入肛門可作肛灸。將溫針器中的艾絨點燃,在蓋上堵好堵塞,將施針得氣後的針柄從溫針器底部的小孔插入,這時溫針器頂在針柄上,熱量通過針身傳至穴位稱為溫針。將蓋上堵塞去掉,溫針器下墊有隔墊,這時溫針器可落在隔墊上接近皮膚,此操作叫溫針溫灸。點上酒精爐將針燒紅時刺入穴位,稱之為火針。在酒精爐上將水加溫後把針放在水中,取出後立即刺入,稱為暖針。在使用方法上還可以作多種變換。
此外,用酒精爐可以煎藥,可以熬消毒劑作環境消毒殺菌,可以熱飯菜,或作暫時取暖的熱源。
綜所上述採用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方案與已有技術中的灸療器比能體現如下的優越性①可以實現全方位的灸治,能附著在身體的各個部位,即可治病還能保健,操作簡單,甚至可以實現病人自己操作;②採用灸罐的小筒或溫針器盛裝艾絨比已有技術使用的艾卷藥量大,穩定燃燒的時間長,有助療效的提高;③增加了鼓風裝置。保證了艾絨燃燒正常。還能實現燻灸、耳灸、肛灸等困難的操作;④採用這套器械可以免除持艾卷操作,改善了工作條件,而且大大提高工作效率;⑤本套器械結構簡單,易於製造成本低,易於推廣,能實現家庭自備使用。
圖1是灸療器的外觀圖。圖2是灸療器換成平底及二連球送風裝置時的剖視圖。其中(1)-小蓋;(2)-上蓋;(3)-送風管;(4)-雙層的側壁;(5)-三腳支架;(6)-小筒;(7)-艾絨爐箅;(8)-平底;(9)-隔墊;(10)-二連球;(11)-錐臺形底;(12)-繃帶;(13)-電池驅動的鼓風機;(14)-送煙管;(15)-軟管及
管;(16)-軟管及肛管。
圖3是可放入平底內的環形磁鐵。(17)-磁鐵。
圖4是溫針器使用圖。圖5是溫針溫灸使用圖。
其中(18)-溫針器小筒;(19)-蓋;(20)-堵塞;(21)-溫針器隔墊。
圖6是小酒精爐的示意圖。
圖7是盛裝各部件的外盒的示意圖。
實施例前已敘述了本方案的結構。該灸罐及其各零件可採用0.3~0.5mm厚的銅板或鋁板製作。用錐臺底時的全高尺寸為120mm,直徑為φ55mm。溫針器可採用0.2~0.3mm銅板或鋁板製作。其尺寸為高25mm,直徑φ18mm。本樣品經試用效果良好功能多,操作方便,深受醫生和患者的歡迎。
權利要求1.一種與多種灸療手法、溫針手法相適應的多功能組合式灸療器,它包括有灸療用的熱源,其特徵在於它由灸療器,溫針器、小酒精爐、及盛裝上述各部件的外盒所組成的;其灸療器是由多個零件組成的盛灸療藥物的灸罐、送風裝置,及其它附件所構成,其中灸罐是由雙層帶有多個小孔可以相對轉動以使其封閉或調整進風量的圓柱形罐側壁(4)、帶有鼓風進氣管的上有小圓柱孔下有與灸罐側壁相配合的子口的上蓋(2)、與上蓋上端小圓柱孔相配合的小蓋(1)、與上蓋上端小圓柱孔相配合的帶90°彎的出口處帶有小喇叭口的送煙管(14)、與喇叭口相聯接的軟管和葦管(15)、與喇叭口相聯接的軟管及肛管(16)、與灸罐側壁下口相配合的帶有多個出氣孔的平罐底(8)、與灸罐側壁下口相配合的底端小平面上帶有多個出氣孔的錐臺形的罐底(11)、與平罐底相配合可放在平底上裝在罐內的環形磁鐵(17)、與側壁內部相配合的可拆的彈性三腳支架(5)、裝在罐內由三腳支架支撐的其側壁和底部都帶有多個小孔且側壁中間的內側帶有三個凸起的盛燃燒的小筒(6),由小筒內三凸起支起的支撐燃燒艾絨的多孔帶把的爐箅(7)所構成,其它的附件包括不同需要尺寸灸罐的隔熱(9);其溫針器是由側壁和底部帶有多個小孔的底部中心裝有一內孔比毫針針柄直徑稍大的圓柱的盛裝燃燒艾絨的小筒(18)、與筒壁上口相配合的帶有多個小孔且中心帶有比毫針針柄稍大的小孔的蓋(19)、蓋上小孔的堵塞(20)及按需要不同尺寸的多個溫針器隔墊(21)所組成的。
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組合式灸療器,其特徵是它的灸療器的送風裝置可以是與軟管聯接的鼓風二連球(10)或與軟管聯接的電池驅動的小鼓風機(13)。
3.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組合式灸療器,其特徵是它的灸療器罐的側壁外錶帶有一個便於手持的把。
4.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組合式灸療器,其特徵是它的灸療器罐的側壁外表的下部直徑方向對稱處有四個小環,它與帶尼龍粘扣的帶子構成將灸罐固定在身體某個部位用的繃帶裝置(12)。
5.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組合式灸療器,其特徵是它的溫針器的小筒(18)的側壁外表的下部直徑方向對稱處有兩個小環,它與帶尼龍粘扣的帶子構成將溫針器在溫針溫灸時固定於身體某個部位用的繃帶裝置。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屬於醫療器械。為克服已有灸療器功能的局限,特提供該多功能組合式灸療器。它由灸療器、溫針器、小酒精爐和盛裝上述各部件的外盒所組成的。它可適應不同病情進行溫灸、點灸、雀啄灸、迴旋灸、耳灸、肛灸及火針、暖針、溫針溫灸等多種操作。它結構簡單成本低便於推廣;能全方位施灸;穩定灸治時間長療效明顯;操作簡單方便,容易掌握。
文檔編號A61H39/00GK2035234SQ8821375
公開日1989年4月5日 申請日期1988年8月29日 優先權日1988年8月29日
發明者李偉 申請人:李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