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腔內切割吻合器用關節轉向控制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10-05 22:34:29 4

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器械技術領域中的一種傳動機構,特別是涉及一種腔內切割吻合器用關節轉向控制裝置。
背景技術:
眾所周知,腔內切割吻合器已經普遍應用於胃、結直腸等重建手術中。
如說明書附圖中圖1所示的腔內切割吻合器,其包括遠端鉗口組件1、套筒2、關節轉向旋鈕3和操作機構10,套筒2與遠端鉗口組件1連接,關節轉向旋鈕3與套筒2連接,操作機構10與關節轉向旋鈕3連接,擊發手柄4與操作機構10連接,閉合手柄5與操作機構10連接,固定手柄8與操作機構10連接,操作機構10上還連接有手動退刀開關6、防鎖按鈕7和解鎖開關9。
然而,現有大部分腔內切割吻合器無法進行關節轉動。也存在一些產品可進行關節轉動,但是可轉角範圍小,易受外力影響使角度自動改變甚至自動復位,不利於手術操作,容易造成組織鉗夾位置不準確,吻合線過長,縫合切割不到位,增加手術風險。特別在腔鏡手術中,由於腔內比較狹窄,不便於鉗夾組織,醫生希望器械的關節結構能夠彎轉較大角度,且角度不會自動回彈,實現關節靈活轉動。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為了解決現有腔內切割吻合器不能靈活、準確、有效地進行關節轉動的技術問題,提供一種能夠實現靈活、準確、有效地關節轉動的腔內切割吻合器用關節轉向控制裝置。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腔內切割吻合器用關節轉向控制裝置,包括轉向齒片、卡條回彈驅動塊、轉向左滑塊、轉向右滑塊、轉向左勾片、轉向右勾片、導向塊、彈簧、轉向關節卡條和轉向關節;轉向右勾片的一端與轉向右滑塊連接,另一端與轉向關節連接;轉向左勾片的一端與轉向左滑塊連接,另一端與轉向關節連接;卡條回彈驅動塊與轉向關節卡條連接;轉向齒片設有弧形齒部、槽一和槽二;轉向關節包括本體,本體設有弧形齒部;
轉向左滑塊設有凸起部,該凸起部設於所述槽一中;轉向右滑塊設有凸起部,該凸起部設於槽二中;卡條回彈驅動塊設有尖端,尖端與轉向齒片的弧形齒部匹配連接;
彈簧與轉向關節卡條連接,轉向關節卡條和彈簧設於導向塊中;
轉向關節卡條設有尖端,該尖端與轉向關節的弧形齒部匹配連接。
優選地,轉向關節卡條包括彈簧安裝部和轉向關節連接部,轉向關節連接部設有尖端;彈簧套在所述彈簧安裝部上;
導向塊設有彈簧安裝槽和轉向關節連接部安裝槽,轉向關節卡條的彈簧安裝部和彈簧設於彈簧安裝槽內,轉向關節卡條的轉向關節連接部設於轉向關節連接部安裝槽內。
優選地,槽一為U型槽或橢圓型槽,槽二為U型槽或橢圓型槽。
優選地,轉向左滑塊的凸起部為圓柱形凸起部,轉向右滑塊的凸起部為圓柱形凸起部。
優選地,轉向齒片上的兩個槽相對設置並在一條直線上。
優選地,卡條回彈驅動塊與轉向關節卡條之間通過卡條回退勾片連接。
優選地,還包括關節轉向旋鈕,轉向齒片和關節轉向旋鈕連接。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既可控制關節在約正負45°內自由轉動,又有角度鎖定功能,使角度可控可定位,使器械操作更加方便,更加安全可靠。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特徵,將在以下具體實施方式的描述中,得以清楚地記載。
附圖說明
圖1是腔內切割吻合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關節轉向控制裝置的分解圖;
圖3是關節轉向旋鈕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轉向齒片的結構示意圖;
圖5是轉向右滑塊的結構示意圖;
圖6是轉向左滑塊的結構示意圖;
圖7是卡條回彈驅動塊的結構示意圖;
圖8是彈簧套在轉向關節卡條的結構示意圖;
圖9是導向塊的結構示意圖;
圖10是轉向關節的結構示意圖;
圖11是關節轉向控制裝置初始狀態示意圖;
圖12是關節轉向控制裝置剛開始轉動時的狀態示意圖;
圖13是圖12中I處的局部放大圖;
圖14是關節轉向控制裝置轉動一定角度後的狀態示意圖;
圖15是圖14中Ⅱ處的局部放大圖。
附圖符號說明:
1.遠端鉗口組件;2.套筒;3.關節轉向旋鈕;4.擊發手柄;5.閉合手柄;6.手動退刀開關;7.防鎖按鈕;8.固定手柄;9.解鎖開關;10.操作機構;11.轉向齒片;12.卡條回彈驅動塊;13.轉向左滑塊;14.轉向右滑塊;15.轉向左勾片;16.轉向右勾片;17.卡條回退勾片;18.導向塊;19.彈簧;20.轉向關節卡條;21.轉向關節;22.圓柱部一;23.圓柱部二;24.U型槽一;25.U型槽二;26.連接孔一;27.連接孔二;28.連接孔三;29.弧形齒部;30.圓柱形凸起部;31.連接部;32.圓柱形凸起部;33.連接部;34.連接孔;35.尖端;36.彈簧安裝部;37.轉向關節連接部;38.尖端;39.彈簧安裝槽;40.轉向關節連接部安裝槽;51.本體;52.弧形齒部;53.連接孔;54.連接孔;55.遠端鉗口組件連接部。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2所示,關節轉向控制裝置包括關節轉向旋鈕3、轉向齒片11、卡條回彈驅動塊12、轉向左滑塊13、轉向右滑塊14、轉向左勾片15、轉向右勾片16、卡條回退勾片17、導向塊18、彈簧19、轉向關節卡條20和轉向關節21,轉向齒片11和關節轉向旋鈕3連接。轉向右勾片16的一端與轉向右滑塊14連接,另一端與轉向關節21連接。轉向左勾片15的一端與轉向左滑塊13連接,另一端與轉向關節21連接。卡條回退勾片17的一端與卡條回彈驅動塊12連接,另一端與轉向關節卡條20連接。卡條回彈驅動塊12與轉向齒片11連接。彈簧19套在轉向關節卡條20上。
導向塊18固定連接在套筒2內。轉向關節卡條20設於導向塊18內。總之,轉向齒片11、卡條回彈驅動塊12、轉向左滑塊13、轉向右滑塊14、轉向左勾片15、轉向右勾片16、卡條回退勾片17、導向塊18、彈簧19、轉向關節卡條20和轉向關節21均安裝在套筒2內。
如圖3所示,關節轉向旋鈕3設有圓柱部一22和圓柱部二23。
如圖4所示,轉向齒片11的周邊設有弧形齒部29、U型槽一24、U型槽二25,轉向齒片11上還設有連接孔一26、連接孔二27、連接孔三28。U型槽一24和U型槽二25相對設置並在一條直線上。U型槽一24也可以是橢圓型槽,U型槽二25也可以是橢圓型槽。
關節轉向旋鈕3的圓柱部一22和圓柱部二23分別插入到轉向齒片11的連接孔一26、連接孔二27孔中,實現固定連接。
如圖5所示,轉向右滑塊14設有圓柱形凸起部30和連接部31,連接部31用於與轉向右勾片16連接。圓柱形凸起部30卡在轉向齒片11的U型槽二25內。
如圖6所示,轉向左滑塊13設有圓柱形凸起部32和連接部33,連接部33用於與轉向左勾片15連接。圓柱形凸起部32卡在轉向齒片11的U型槽一24內。
如圖7所示,卡條回彈驅動塊12的一端設有連接孔34,另一端設有尖端35。尖端35與轉向齒片11的弧形齒部29匹配,連接孔34與卡條回退勾片17端部的鉤子連接。
如圖8所示,轉向關節卡條20包括彈簧安裝部36和轉向關節連接部37,彈簧19套在彈簧安裝部36上,轉向關節連接部37設有尖端38。彈簧安裝部36設有連接孔,該連接孔與卡條回退勾片17端部的鉤子連接。
如圖9所示,導向塊18設有彈簧安裝槽39和轉向關節連接部安裝槽40,兩個槽連通。轉向關節卡條20的彈簧安裝部36和彈簧19安裝在彈簧安裝槽39內,轉向關節卡條20的轉向關節連接部37設於轉向關節連接部安裝槽40內。
如圖10所示,轉向關節21包括本體51和遠端鉗口組件連接部55,本體51設有弧形齒部52、連接孔53、連接孔54,連接孔53和連接孔54位於本體51兩側。轉向左勾片15端部的鉤子與連接孔53之間為固定連接,轉向右勾片16端部的鉤子與連接孔54之間為固定連接。
下面描述整個裝置的工作過程:
進行手術時,先將腔內切割吻合器的遠端鉗口組件1閉合後插入體內,此時關節不轉向,保持筆直,便於器械插入和密封,進入體腔後,遠端鉗口組件1打開,根據實際手術需要,進行關節轉向控制。
關節轉向控制裝置中,轉向齒片11將隨關節轉向旋鈕3一起轉動。轉向右滑塊14的圓柱形凸起部30定位在轉向齒片11的U型槽二25內,轉向左滑塊13的圓柱形凸起部32定位在轉向齒片11的U型槽一24內,初始位置見圖11。卡條回彈驅動塊12的尖端35卡在轉向齒片11的弧形齒部29的齒根內。轉向關節卡條20在彈簧19的彈簧作用下將轉向關節卡條20的尖端38頂在轉向關節21的弧形齒部52的齒根上,限制轉向關節21的轉動,即限制了關節的轉動,同時可鎖定角度。
當用手按圖12箭頭方向逆時針旋轉轉向齒片11,轉向齒片11的弧形齒部29會施加給卡條回彈驅動塊12的尖端35一定的推力,使卡條回彈驅動塊12後退(圖12中向右的方向),通過卡條回退勾片17將轉向關節卡條20向後拉(圖12中向右的方向),使轉向關節卡條20與轉向關節21脫開,當轉向齒片11轉動α角時,轉向齒片11的U型槽二25、U型槽一24的側壁正好頂住轉向右滑塊14的圓柱形凸起部30、轉向左滑塊13的圓柱形凸起部32,轉向齒片11利用U型槽一24、U型槽二25的側壁施加給轉向左滑塊13推力,施加給轉向右滑塊14拉力,轉向左勾片15和轉向右勾片16受到轉向左滑塊13、轉向右滑塊14的預緊力而未動,如圖12和圖13Ⅰ局部放大圖所示。參考圖14,繼續轉動關節轉向旋鈕3,此時轉向關節21受到轉向左勾片15方向的推力(圖14中B方向)和轉向右勾片16的拉力(圖14中A方向),轉向關節21逆時針轉動(需要說明的是,轉向左勾片15和轉向右勾片16是有彈性的,推力基本不起作用,主要是拉力使轉向關節21轉向),此時轉向關節21上的齒頂住轉向關節卡條20使其不落入轉向關節21的齒根內,如圖15的Ⅱ局部放大所示。此時如果釋放關節轉向旋鈕3,轉向左勾片15和轉向右勾片16失去預緊力,此時轉向關節21將繼續轉動使轉向關節卡條20的尖端38轉入轉向關節21的齒根內,轉向角度鎖定在此處。如果不釋放關節轉向旋鈕3,轉向關節卡條20的尖端38始終不會卡入轉向關節21的齒根內,即可實現關節的連續旋轉。
轉向左勾片15和轉向右勾片16不限於剛性材料製成,也可以是柔性材料製成。採用剛性材料時,轉向左勾片15和轉向右勾片16是細長結構部件。
通過關節轉向旋鈕3的轉動,帶動轉向齒片11的轉動,轉向齒片11齒形通過力學計算分析,使關節轉向旋鈕3轉動力很小即可實現轉動,推動卡條回彈驅動塊12直線運動,轉向左勾片15和轉向右勾片16拉動轉向關節21轉動,即實現關節轉向動作,當施加在關節轉向旋鈕3的力取消時,轉向關節卡條20在彈簧力的作用下卡入轉向關節21的齒根內,限制轉向關節21的轉動,實現關節轉向角度鎖定,也可實現連續轉動關節轉向旋鈕3,實現不同的關節轉向角度。角度可定位,結構簡單,安全可靠。
轉向齒片11的弧形齒部29與尖端35之間角度設計要保證不會自鎖。轉向關節21的弧形齒部52與尖端38之間角度設計要能夠自鎖,因此可實現關節轉向時省力,轉向后角度可鎖定。
以上所述僅對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而已,並不用於限制本實用新型,對於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本實用新型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是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限定範圍內,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