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下肢力線矯正器的製作方法
2023-10-07 06:43:04 2

本發明屬於醫療輔助器械領域,涉及一種下肢力線矯正器。
背景技術:
在進行膝內外翻手術中,需要測量下肢力線,保證矯正的準確性。目前,多採用對線棒,但是現有的對線棒採用一個底座,對線棒放置在底座上,在使用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問題,例如:易受外界條件因素的影響,在放置面不水平時,影響準確性;針對不同患者要求不同的情況下,不能進行微調來適應;不便於收納攜帶。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的對線棒存在的上述問題,提供一種下肢力線矯正器,受外界因素影響小,可以進行微調,對線效果好,準確度高。
本發明採用如下的技術方案:一種下肢力線矯正器,包括對線棒和用於將所述對線棒支撐並將對線棒放置在患者下肢上方的至少兩個固定底座,所述固定底座包括夾體和設置在所述夾體上的用於安裝所述對線棒的安裝座,所述安裝座包括與所述夾體連接的下連接座和與所述下連接座可轉動連接的上安裝座,所述對線棒安裝在所述上安裝座上。
上述技術方案,通過設置具有夾體的固定底座進行固定,不僅固定效果更好,而且不會受放置臺面的影響,並通過可轉動連接的上安裝座調節對線棒的水平位置,對力線的測量和矯正更準確。
作為優選,所述下連接座的頂端設置有球形連接部,所述上安裝座的底部設置有與所述球形連接部相適配的球形凹槽,這種結構的設置,醫務人員在使用時操作方便快捷。
作為優選,所述球形連接部的表面上設有在水平面上的限位凹槽,所述環形凹槽的內表面凸起形成於所述限位凹槽配合的限位凸起。
由於球形凹槽和球形連接部在轉動的過程中,不僅僅能在水平方向上轉動,在其它角度上也可能轉動,設置限位凹槽和限位凸起,使得球形凹槽和球形連接部始終只能在水平方向上轉動,既能達到需要的微調效果,又不會因為其它角度上的轉動而影響測量效果。
作為優選,所述限位凹槽為圍繞所述球形連接部的環形槽。
作為優選,所述上安裝座的頂端設置有伸縮件,所述對線棒通過所述伸縮件安裝在所述上安裝座上。
作為優選,所述伸縮件包括與所述上安裝座連接的伸縮筒和與所述對線棒連接並可在所述伸縮筒內轉動的伸縮杆以及設置在所述伸縮筒內的壓簧,所述伸縮筒的筒壁上設置有豎直分布的定位孔,所述伸縮杆上設置有可插入所述定位孔內的定位突起。
作為優選,在所述伸縮杆的頂端設置有對線棒夾,所述對線棒夾呈u型。
作為優選,在所述u型對線棒夾的內表面設置有橡膠墊。
作為優選,所述對線棒包括若干節棒體,每節所述棒體之間可拆卸連接。
作為優選,所述棒體的一端設置有螺紋孔,所述棒體的另一端設置有與所述螺紋孔配合連接的螺紋段。
通過實施上述技術方案,本發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發明採用合理的結構,實現對線的高精確性,受外界因素影響小,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微調,適應範圍更廣。
附圖說明
附圖1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2為附圖1中固定底座示意圖;
附圖3為附圖1中安裝座示意圖;
附圖4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中安裝座示意圖;
附圖5為附圖4中伸縮件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實施例1:
一種下肢力線矯正器,如附圖1所示,包括對線棒1和用於將所述對線棒1支撐並將對線棒1放置在患者下肢上方的兩個固定底座2,一個固定底座固定於腳踝處,另一個固定於大腿基部。對線棒1包括若干節棒體11,棒體11的一端設置有螺紋孔,另一端設置有與所述螺紋孔配合連接的螺紋段,每節所述棒體11之間可拆卸連接,在不用的時候或者搬運的時候,可以收納,便於存放與搬運。
固定底座2的結構如附圖2、3所示,包括夾體21和設置在所述夾體21上的用於安裝所述對線棒1的安裝座22,所述安裝座22包括與所述夾體21連接的下連接座221和與所述下連接座221可轉動連接的上安裝座222,所述對線棒1安裝在所述上安裝座222上,可轉動設置,方便對安裝座222進行微調,從而調節對線棒1,使其位置更精準。下連接座221的頂端設置有球形連接部2211,所述上安裝座222的底部設置有與所述球形連接部2211相適配的球形凹槽2221。由於球形連接可轉動角度較大,在使用過程中,上安裝座222容易在除了水平方向以外的其它方向也轉到,從而影響準備度,為此,在環形連接部2211的表面上設有在水平面上的限位凹槽2222,所述球形凹槽2221的內表面凸起形成於所述限位凹槽2222配合的限位凸起2212,通過限位凹槽2222和球形凹槽2221兩者之間的限位,使得上安裝座222隻能在水平方向上轉動,不僅可以滿足微調的需要,又不會影響使用效果。
實施例2:
一種下肢力線矯正器,包括對線棒1和用於將所述對線棒1支撐並將對線棒1放置在患者下肢上方的兩個固定底座2,一個固定底座固定於腳踝處,另一個固定於大腿基部。對線棒1包括若干節棒體11,棒體11的一端設置有螺紋孔,另一端設置有與所述螺紋孔配合連接的螺紋段,每節所述棒體11之間可拆卸連接,在不用的時候或者搬運的時候,可以收納,便於存放與搬運。
固定底座2的結構包括夾體21和設置在所述夾體21上的用於安裝所述對線棒1的安裝座22,所述安裝座22包括與所述夾體21連接的下連接座221和與所述下連接座221可轉動連接的上安裝座222,所述對線棒1安裝在所述上安裝座222上,可轉動設置,方便對安裝座222進行微調,從而調節對線棒1,使其位置更精準。下連接座221的頂端設置有球形連接部2211,所述上安裝座222的底部設置有與所述球形連接部2211相適配的球形凹槽2221。由於球形連接可轉動角度較大,在使用過程中,上安裝座222容易在除了水平方向以外的其它方向也轉到,從而影響準備度,為此,在環形連接部2211的表面上設有在水平面上的限位凹槽2222,所述球形凹槽2221的內表面凸起形成於所述限位凹槽2222配合的限位凸起2212,通過限位凹槽2222和球形凹槽2221兩者之間的限位,使得上安裝座222隻能在水平方向上轉動,不僅可以滿足微調的需要,又不會影響使用效果。
另外,如附圖4所示,還在上安裝座222的頂端設置有伸縮件3,伸縮杆32的頂端設置有呈u型的對線棒夾322,u型對線棒夾的內表面設置有橡膠墊,所述對線棒1通過所述伸縮件3安裝在所述上安裝座222上,可以通過伸縮件3適當調節對線棒的高低,滿足不同患者的需要。伸縮件3的具體結構如附圖5所示,包括與所述上安裝座222連接的伸縮筒31和與所述對線棒1連接並可在所述伸縮筒31內轉動的伸縮杆32以及設置在所述伸縮筒31內的壓簧33,所述伸縮筒31的筒壁上設置有豎直分布的定位孔311,所述伸縮杆32上設置有可插入所述定位孔311內的彈性定位突起321,固定一個高度時,彈性定位突起321在對應的一個定位孔311內,需要更改高度時,用手向定位孔311內壓彈性定位突起321,使彈性定位突起321脫出定位孔311,在進入上面或下面的定位孔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