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讀《秋天的懷念》有感:母愛的力量
2023-10-13 22:53:54 1
史鐵生的《秋天的懷念》這篇文章為什麼詮釋了母愛的偉大。下面請看為大家帶來的讀後感,希望對你有幫助。
【初中讀《秋天的懷念》有感:母愛的力量一】
今天我看了看語文書,突然,我看到了一片叫做《秋天的懷念》的課文。秋天有什麼好懷念的?作者為什麼又把這寫成文章?而且還這麼出名······我懷著一顆滿是好奇的心開始讀了起來。
我讀了一會兒後,我知道,作者雙腿癱瘓後,脾氣變得暴怒無常,而他那個很喜歡花的母親,卻為了照顧兒子,讓兒子好好的活下去,連自己一直喜歡的花也不管了。二兒子卻一心想著自暴自棄。我覺得兒子很對不起母親。我繼續往下讀,當我看到最後一個自然段時,我開始很了解兒子和母親了,不禁流下了一滴滴淚珠。我讀完後想起了一則故事。
記得有一次,我正在寫作業,不一會兒,媽媽又像往常一樣,端來了一杯白開水,我便皺起眉頭,責罵著說:「你天天都給我白開水,難喝死了!」媽媽說:「白開水有益健康啊!」「我才不管什麼健康不健康的呢!」我對著媽媽喧鬧起來,「我要果汁!」「好好好,果汁就果汁!」媽媽又給我換了一杯果汁。我一直以為媽媽是在騙我,可是有一天,我從電腦上看到喝白開水確實有益健康。現在每天我都有一杯辛福的白開水在我手中······母愛多麼偉大啊!
史鐵生也有偉大的母愛,只不過他不知道,她所有的母愛是多麼得短暫。我們要珍惜母愛。
【初中讀《秋天的懷念》有感:母愛的力量二】
離開「春語」已經好長時間了,家中的事也快告一斷落。看看春語11月份的作業,不禁又有一種創作的欲望。讀了史鐵生的《秋天的思念》心中不禁感慨萬端。是啊!名人也是人呀,他也會經歷生老病死,也有喜怒哀樂。孟子說「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史鐵生也沒有例外,他經受了病痛的折磨,也經歷了喪母之痛,正是這種痛,讓他懂得了:人不能光想著自己,我們還有家人,還有親人,疼愛我們的人。所以他站起來了,而且站得直,站得穩。
對於史鐵生我了解很少,不光是他,可以說對於當代作家我幾乎是一無所知。我不喜歡當代作品,總認為他們都是一些沽名釣譽之徒。所以我也很少去讀當代作品。史鐵生是個什麼樣的人,我不知道。只知道他是一個身殘志堅的作家,像張海迪一樣。其它的一無所知。看樣要了解他的作品,還得去查他的資料。
在我對作者一無所知的情況下,我讀出了他對母親的懷念。那種失母之痛讓他切實懂得了母親的意思。也明白了做人的道理。其實這篇文章也沒什麼難理解的,和我們現在教學生的第三單元的課文可以說表達的是同一主題,都在歌詠親情,寫父子母子相愛相憐的感情。我覺得把他作為一篇範文給學生讀讀倒也不失為一種明智之舉,但我不知該怎樣去做。畢竟我沒有這樣的條件,不是我說好就好的。只是想想罷了。
的確,現在的孩子大多在物質上是太幸福的。但是在精神上他們缺失的太多。初中階段的很多學生根本不知道什麼是感恩。雖說我們一直在給學生談感恩,但真正知道感恩的卻是鳳毛麟角。這些天我一直都在給學生講親情故事,談感恩問題,但我知道很多同學是在那裡聽故事,而並不是用心去體諒父母親。前兩天我讓學生寫一篇感悟父母愛的文章,但真正能寫出真意的更是寥寥無幾。大家到現在還在我們小的時候生活著,寫的仍然是媽媽在雨夜背我去看病的事。而這種故事我覺著對學生來說簡直是天方夜譚。當然,對初一的學生來說,特別是我們的這些學生只要他能寫清楚故事情節就已經不錯了。但我還是有點覺得悲哀。我們的教育真的是太不成功了,中國的孩子真的會一代不如一代嗎?反正我現在教學的感受就是如此。不說了,多說也沒用,畢竟這不是哪一個人能左右的事。
【初中讀《秋天的懷念》有感:母愛的力量三】
《秋天的懷念》主要講了「我」雙腿癱瘓後,脾氣變得暴怒無常。母親為了鼓起「我」生活的勇氣,在她重病纏身的情況下,堅持要推「我」去北海公園看菊花,緩解「我」暴躁的情緒,轉移「我」的注意力。在她即將離別人世時,心裡還掛念著「我」和未成年的妹妹。文章通過生活中的幾件小事,通過在「我」發脾氣時,母親「悄悄的躲出去」、「偷偷地注意」、「又悄悄的進來」,在「我」同意去北海公園看菊花時,母親又「喜出望外」、「一會兒坐下,一會兒站起」等詞語和情節的描寫,充分表現了母親對兒子的理解、同情和關愛,說明了母愛的無私和偉大,表達了人世間的母子親情,令人感動。
有沒有一個人,會在你無助的時候在你身邊開導你?有沒有一個人,會在你無比艱難的時候在你身邊支撐你?有沒有一個人,無論你變成什麼樣,不管你貧窮還是富貴,都依然守護在你身邊?有的,那就是我們的母親。
有一種愛,亙古不變;有一個角色,總受到人們的讚頌。那種愛就是母愛,那個角色就是母親。從古至今,母親總扮演著慈愛、無私、偉大的角色,而史鐵生的母親更是驗證了這一說法。
不經意間地,眼前總會出現這樣的畫面:史鐵生狠命地錘打自己兩條失去知覺的腿,對他的母親吼道;「我活著有什麼勁?」母親立刻撲過去抱住史鐵生的手,忍住哭聲說;「咱娘倆在一塊,好好活著,好好活著……」就這麼簡簡單單的幾個字,卻飽含了做母親的對兒子的深深深深情。可是這樣一個偉大的母親,在一個落寞的秋天永遠地離開了史鐵生,彌留之際牽掛的依舊是「我那生病的兒子……」秋天,本就是一個傷感的季節,而「我」的母親恰恰在這個傷感的季節離開了「我」,更加為這個季節填上幾抹悲痛和憂愁的色彩。
某報紙上登過這樣一幅畫:一條鱔魚在一口燒熱的油鍋內弓著身子。畫的配文大意是為了解開下油鍋的鱔魚一直弓著身子的謎團,廚師取出刀具破開它的肚子,於是看到鱔魚的腹部中有一條小鱔魚,原來鱔魚是為了保護腹中的小鱔魚才弓起身子的。
母親們都是這樣,寧願自己累著,寧願自己苦著,也見不得自己的孩子受一點點的罪。虎毒不食子,兇殘的動物在對待自己的孩子時尚且如此,更不用說人類的母親。母性的光輝伴著母愛,總在我們最需要依靠的時候出現,溫暖我們寒冷無助的心。
但是,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你有沒有想過,要怎樣報答自己的母親?我聽到過各種藉口:那是她的義務;我沒時間,忙著呢......你是不是也用過這樣的藉口來「報答」你的母親呢?其實母親們要的不多,她們不是希望你變得多富有,她們只是希望你能常回家吃她們煮的菜,陪她們說說話而已,只是一個小小的動作,但就是有好多人都做不到。是不是身處在繁華的都市,被物質衝刷的你,早已忘了在家苦苦守候了你那麼久的母親,甚至你覺得,錢或者其他東西比你的母親重要呢?為什麼就是有那麼些人,能心安理得的享受母親給予的一切呢?
我常常在陰鬱漫長的午後一遍又一遍的想起那條弓起身子的鱔魚,一遍又一遍的想起史鐵生母親生前對兒子的不舍與眷戀,它們就像掛在屋簷下風乾的蘿蔔條,讓我回憶起母愛是那樣飽滿、豐潤和絢麗多姿。母愛的感覺就好比喝茶,喝的人總會在嘴裡留下久久散不去的甘甜和醇香。母愛像天空一樣博大,像大地一樣寬廣,像海洋一樣深遠。
當你在享受母愛的時候,請看一看自己的母親,看看她臉上的皺紋,看看她頭上的銀絲吧,那都是她偉大的見證。然後,學著母親那樣,用自己雙手去溫暖她的心吧。
祝願天下所有的母親平安、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