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磁能動力機的製作方法
2023-10-17 15:54:04 1
專利名稱:一種磁能動力機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動力機,特別是一種通過自身的運動使發電機發電,直接供電動機運轉的動力機。屬於由發電機構成的動力機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目前,機動車動力機的運轉大都以燃油、可燃氣體、電瓶等作為能源,都依賴於外界能源才能產生動力,對外做功,驅動車輛或車載設備的運轉。其不足之處一是燃料動力機運轉排出對人或自然有害的氣體,造成環境汙染;二是採用燃料電池也要消耗大量的一次性能源和氫能源,且在使用中還存在充電時間長、使用周期短的問題,限制了電池技術的推廣應用;三是在車輪、轉軸部位未設有發電裝置,因而通過車輪本身的轉動來發電產生動力的狀況未能得到利用。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針對上述不足之處而提供一種利用機動車車輪本身轉動來發電產生動力,直接供電動機運轉的磁能動力機。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解決方案是一種磁能動力機,包括車輪和車輪轉軸,其特徵是車輪包括輪胎,設置在輪胎內的軟質橡膠模,夾持該輪胎的兩塊夾板,設置在該夾板之間的由內、外環套構成的活動頂杆套和設置在該活動頂杆套之間、且兩端穿過其上通孔的、沿圓周均勻分布的活動頂杆,該活動頂杆上設有復位彈簧、調節螺母和限位塊。車輪轉軸為管狀,其外設有固定軸承;其內設有經軸承連接的轉子軸。車輪轉軸的端部通過桶狀發電機定子與車輪內側的夾板連為整體,發電機定子內壁設有一周永久磁鐵。轉子軸上設有與發電機定子相配合的轉子。轉子軸端部設有滾動擺,該滾動擺的擺頭上設有軸承,處於內活動頂杆套構成的環腔內,且與活動頂杆相配合。
本實用新型技術解決中方案中所述的活動頂杆可以為36根,與其相對應的外活動頂杆套上的36個通孔呈單排設置,內活動頂杆套上的36個通孔呈雙排設置。
本實用新型由於在車輪和車輪轉軸部位設有由發電機定子、轉子、轉子軸和滾動擺構成的發電裝置,車輪由輪胎、軟質橡膠模、兩塊夾板,活動頂杆套和活動頂杆構成,因而,當機動車行駛時,車輪向前轉動,發電機定子也隨車輪轉動,同時,在機動車自身重力的壓力下,車輪與地面上的接觸點受力,活動頂杆受力上移阻止發電機轉子的滾動擺隨車輪轉動的慣性而轉動,使轉子保持相對靜止,這樣,轉子在發電機定子的運轉的磁場中做功發電,產生動力,直接供電動機運轉,驅動車輪或車載設備運轉,且轉子不消耗電動機牽引輸出的功。本實用新型主要用於三輪、四輪等多輪機動車上。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1的左視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圖2所示。車輪20採用現有輪胎1,內裝軟質橡膠模18。輪胎1由兩塊夾板2夾住,夾板2中間設有由內、外兩個環套構成的活動頂杆套13,並形成活動頂杆3的活動空間。活動頂杆3外環套上均勻設有36個通孔,呈單排分布,處於同一個平面內;內環套上對應設置的36個通孔呈雙排分布,分別處於兩個平面內。活動頂杆3處於夾板2和活動頂杆套13構成的空間內,其上分別設有復位彈簧4、調節螺母5和限位塊14。活動頂杆3兩端分別穿過活動頂杆套13的通孔,其中,外端可伸入到接近輪胎1的、由軟質橡膠模18構成的環狀空腔內,以便在輪胎1圓周上形成36個受力點19。發電機定子12固定安裝在內側夾板2的內孔圓周上,其另一側固定安裝在車輪轉軸9上,使車輪20、發電機定子12和車輪轉軸9形成一個旋轉整體。車輪轉軸9為管狀,其外設有兩個連接軸承10,軸承外套6與底盤固定連接;其內經軸承連接發電機轉子軸8。發電機定子12內壁裝有一周永久磁鐵5。發電機轉子11固定在轉子軸8上,與發電機定子12的永久磁鐵5相對應。滾動擺16設置在轉子軸8內端,與轉子軸8聯動。滾動擺16設有成相隔90°角分布的四排擺頭,其上共設有8個軸承17,處於內活動頂杆套13構成的環腔內,且與活動頂杆3相配合。當活動頂杆3受車體壓力作用,受力點19推動相應的活動頂杆3上移,活動頂杆3在活動頂杆套13中向車輪20中心移出,擋住軸承17隨車輪前進方向的轉動,使發電機轉子11不隨車輪20和發電機定子12旋轉。發電機轉子11另一端轉子軸8、轉子11線圈的線頭分別由軸孔中穿出,接在轉子軸頭上的銅環7上,採用炭刷線觸點與控制線路接通,使發電機轉子11隻受活動頂杆3在重力作用下上移的控制,擋住轉子11不轉動,不消耗機動車電動機牽引車子的功。當第一根活動頂杆3在車輪旋轉與地面接觸的受力點19上受力的作用上移,阻止與發電機轉子11連接的滾動擺16轉動。當車輪20帶動發電機定子12的磁鐵5旋轉時,發電機轉子12在活動頂杆3作用下,前移的推力保證發電機轉子11不與車輪20同方向旋轉,不消耗機動車電動機牽引車輪旋轉所作的功,發電機發電。當第二根活動頂杆3上移時,第一根活動頂杆3上移達到頂端。當第三根活動頂杆3上移時,第一根活動頂杆3在復位彈簧4的作用下回位,第二根活動頂杆3上移達到頂端,36根活動頂杆3隨車輪20的運轉,不斷循環,周而復始地連續工作,達到磁能發電作功的目的。
本實用新型可用於轎車,轎車採用前輪驅動,底盤固定安裝與轎車匹配的電動機,驅動轎車行駛,配套安裝有變速箱、離合器、差速器、轉向節,驅動與發電機定子連接的車輪轉動。四個車輪均採用本實用新型的動力機,同時發電,直接供電動機運轉,電動機與發電機之間配套安裝有整流器、逆變器(與交流電動機配用)、電容器(或電瓶),採用可調電阻控制線路電流大小,調節電動機的轉速。
權利要求1.一種磁能動力機,包括車輪(20)和車輪轉軸(9),其特徵是車輪(20)包括輪胎(1),設置在輪胎(1)內的軟質橡膠模(18),夾持該輪胎(1)的兩塊夾板(2),設置在該夾板(2)之間的由內、外環套構成的活動頂杆套(13)和設置在該活動頂杆套(13)之間,且兩端穿過其上通孔的沿圓周均勻分布的活動頂杆(3),該活動頂杆(3)上設有復位彈簧(4)、調節螺母(15)和限位塊(14);車輪轉軸(9)為管狀,其外設有固定軸承(10),其內設有經軸承(10)連接的轉子軸(8);車輪轉軸(9)的端部通過桶狀發電機定子(12)與車輪內側的夾板(2)連為整體,發電機定子(12)內壁設有一周永久磁鐵(5);轉子軸(8)上設有與發電機定子(12)相配合的轉子(11);轉子軸(8)端部設有滾動擺(16),該滾動擺(16)的擺頭上設有軸承(17),處於內活動頂杆套(13)構成的環腔內,且與活動頂杆(3)相配合。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磁能動力機,其特徵是所述的活動頂杆(3)為36根,與其對應的外活動頂杆套(13)上的36個通孔呈單排設置,內活動頂杆套(13)上的36個通孔呈雙排設置。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名稱為一種磁能動力機。屬於由發電機構成的動力機技術領域。主要是解決現有機動車車輪、車輪轉軸部位未設有發電裝置的問題。它的主要特徵是包括由輪胎、軟質橡膠模、夾持輪胎的夾板、設置在該夾板之間的內、外活動頂杆套和活動頂杆構成的車輪,活動頂杆上設有復位彈簧、調節螺母和限位塊;管狀車輪轉軸,其外設有固定軸承,其內經軸承連接有轉子軸;轉軸內端經發電機定子與夾板連為整體,發電機定子內壁設有永久磁鐵;轉子軸上設有轉子,轉子軸端部設有滾動擺,滾動擺擺頭上設有軸承,處於由內活動頂杆套構成的環腔內,且與活動頂杆相配合。本實用新型主要用於三輪、車輪等多輪機動車上。
文檔編號H02K53/00GK2552248SQ0227816
公開日2003年5月21日 申請日期2002年6月25日 優先權日2002年6月25日
發明者曹青山 申請人:曹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