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籽皮中提取原花色素的工藝的製作方法
2023-10-23 22:32:02 3
專利名稱:油菜籽皮中提取原花色素的工藝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於化工技術領域,適用於油菜籽皮粕深度開發加工,具體涉及從油菜籽皮中提取原花色素的工藝。
現有技術狀況油菜籽是大宗油料作物,採用脫皮生產工藝可製得純天然菜籽油,脫出的菜籽皮約佔油菜籽量的12%左右,除用於浸出制油外,多用於真菌培養基或作鍋爐燃料,使用價值和經濟價值較低。油菜籽皮中含有天然活性物質——原花色素。原花色素具有很強的抗氧化活性,在醫藥,保健品,食品,日用化工方面有著廣泛的用途,具有極高的價值。當今,原花色素主要從葡萄籽,松樹皮中提取,從油菜籽皮中提取原花色素未見報導。
發明目的本發明的目的就在於充分利用油菜籽皮資源,提出一種工藝簡單,極具工業化的從油菜籽皮中提取原花色素的工藝。提取的油菜籽皮原花色素其抗氧化活性是松樹皮原花色素的5倍以上。
發明方案本發明的目的可以通過下述技術措施,即一次萃取兩次純化工藝來實現將水份含量8%~16%(w/w)油菜籽皮或浸出制油後的油菜籽皮粕,按1∶5~12(w/w)比例加入含水40~80%(v/v)乙醇溶劑,在50~80℃溫度條件萃取3~6h後,過濾除去油菜籽皮渣,得萃取液,將萃取液加熱回收乙醇,製得濃縮液,然後將濃縮液在3000~5000r/min離心分離機中離心沉降,然後過濾除去雜質,再在濃縮液中加入丙酮,濃縮液與丙酮的比例為1∶1~5(v/v),使雜質進一步沉澱出來,過濾去雜質,得到的濾液回收丙酮後,進入乾燥器低溫乾燥,或噴霧乾燥,乾燥溫度為40~80℃,乾燥至呈固體狀即為成品。
發明優點本發明所具有的優點1.為從油料加工副產物油菜籽皮中製取天然活性物質提供了方法。
2.製得的油菜籽皮原花色素抗氧化活性極高,是松樹皮原花色素的5倍多。
3.工藝簡單,能耗較低,科學合理。
4.提取原花色素的油菜籽皮經回收溶劑後,仍可另作他用。
以下結合附圖
實施例進一步描述本發明。
附圖是本發明的實施例。
實施例參見附圖將含水分10%的油菜籽皮,進入容器後加入溶劑,溶劑為含水分60%的乙醇(v/v),油菜籽皮量與溶劑加入量之比為1∶10(w/w),在溫度70℃下萃取3.5h,萃取後過濾除去油菜籽皮渣,將萃取液和油菜籽皮渣分別回收乙醇,皮渣另作他用。萃取液回收乙醇後得到濃縮液,在3000/min的離心機中離心沉降10min,過濾除去雜質,然後濃縮液中加入丙酮,濃縮液與丙酮之比為1∶3,使原花色素溶解,溶解溫度30℃,致使水溶性雜質沉澱出來,並攪拌10min,靜置20min,過濾去雜質,濾液回收丙酮後進入低溫乾燥室或進行噴霧乾燥,乾燥溫度40~80℃直至呈黃褐色固體狀即為成品,經檢測產品原花色素含量在83%以上,產品得率為2.4%左右。油菜籽皮原花色素的抗氧化能力是松樹皮原花色素的5倍多。
權利要求
1.一種從油菜籽皮中製取原花色素的工藝,其特徵在於包括一次萃取,兩次純化(一次離心沉降、一次丙酮沉澱)等工藝過程。一次萃取是將含水分8%~16%(w/w)的油菜籽皮用含水分40%~80%的乙醇(v/v)作為萃取溶劑,油菜籽皮量與溶劑用量之比為1∶5~12(w/w),在萃取溫度為50℃~80℃的條件進行萃取,萃取時間為3~6h,兩次純化是回收乙醇後的濃縮液在3000~5000/mn的離心機中離心沉降3~10min,過濾去雜,然後在濃縮液中加入丙酮,濃縮液與丙酮之比為1∶1~5(v/v),攪拌2~10min,靜置5~20min,過濾除去雜質,濃縮液經回收丙酮後,在40℃~80℃低溫乾燥即得成品。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油菜籽皮中製取原花色素的工藝,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原料為油菜籽皮或經浸出制油後的油菜籽皮粕。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從油菜籽皮中製取原花色素的工藝,包括一次萃取,兩次純化(一次離心沉降、一次丙酮沉澱)等工藝過程。一次萃取是將用含水分40%~80%的乙醇(v/v)作為萃取溶劑,油菜籽皮量與溶劑用量之比為1∶5~12(w/w),在萃取溫度為50℃~80℃時,萃取時間為3~6h。兩次純化是回收乙醇後的濃縮液在3000~5000/mn的離心機中離心沉降3~10min,過濾去雜,然後在濃縮液中加入丙酮,濃縮液與丙酮之比為1∶1~5(v/v),攪拌2~10min,靜置5~20min,過濾除去雜質,濃縮液經回收丙酮後,在40℃~80℃下低溫乾燥即得成品。原料為油菜籽皮或經浸出制油後的油菜籽皮粕。
文檔編號C09B61/00GK1546576SQ200310111550
公開日2004年11月17日 申請日期2003年12月11日 優先權日2003年12月11日
發明者胡健華 申請人:武漢工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