蹭個熱度尾巴,英特爾12代U和顯卡怎麼組合最好
2025-04-10 07:06:24
Intel月初發布了全新的12代CPU,擁有異架構大小核設計和支持DDR5內存,堪稱歷年來最大的一次升級,媒體上對12代的CPU的測試已經有非常多了,今天蹭個12代的熱度尾巴,針對遊戲來說說應該怎麼選擇顯卡來搭配,形成比較合理的配置組合。
文章的所有測試數據來源於著名的媒體TechPowerUp,節選了其中的遊戲測試部分,並簡化了圖表,方便各位看官更高效直接得獲得所需的資訊。
拉滿的TechPowerUp評測配置,特別是高頻DDR5內存非常強悍,所有的數據只是遊戲綜合測試的百分比顯示,並非實際的遊戲運行幀數。測試的遊戲包括:戰地5、無主之地3、文明6、CS GO、賽博朋克2077、毀滅戰士:永恆、孤島驚魂5、地鐵:離去、荒野大鏢客2、古墓麗影 暗影,所有測試遊戲畫質選項都是選Ultra檔。
先看看理論黨最喜歡的1080P解析度,這個模式下能儘量減少顯卡上的瓶頸,能讓CPU釋放出最強的理論性能。12代的三款U可謂大獲全勝,除開5600X外領先AMD3-7%,對比11代堪稱是屠殺,連i5-12600K都能糊了11900K一臉,11代是真的慘!但是實用至上的遊戲黨,則覺得這種模式已經脫離實際了,誰會拿著12900K+3080的組合去玩個1080P解析度的遊戲呢?
來到了2K解析度,排位上和1080P類似,此模式下顯卡已經有不小的負載,CPU的作用已經開始降低,加上很多遊戲並沒有對多核有比較好的優化,吃的更多是單線程的性能和高頻率,所以可以看到5900X和5950X性能幾乎一致。12代的三款U依然獲得不少的優勢,處於前三的位置,但是其領先幅度比已經1080P降低了一些,除開5600X外領先AMD3-6%。
到了4K分辨,開始眾生平等了,除了入門級的11600K和5600X外,每款之間差距都僅有1%,所有的壓力都來到了顯卡這邊,這個時候就算CPU單線程性能再厲害、頻率再高害也拉不開差距了,換更強顯卡是唯一能提升4K解析度遊戲體驗的選擇。
最後來到大家比較關注又有趣的部分,12代最大的創新之一就是異架構,但是當前有不少遊戲對大小核的異架構存在兼容性問題,會出現閃退。
TechPowerUp設置了四種變量的12900K測試,如關閉小核、全核超頻和解鎖功耗等等,從數據上來看,異架構有用但是感覺又沒什麼用;比較意外的是全核超頻5G居然輸給了默認,大概是因為默認設置下12900K的單核睿頻頻率更高,看來遊戲多核優化任道而重遠;最後是解除功耗限制模式,這種模式並不會提升睿頻頻率,但會讓睿頻更持久,所以會有一丟丟的提升。
相信各位玩家看完上述的測試,都會對12代新U有了心目中的選定。12代性能確實厲害,但是這個厲害需要整個平臺的全新投入,當前CPU和主板不難買,甚至還有價格蠻便宜的套裝,難的是DDR5內存,缺貨、漲價,高頻的DDR5甚至比CPU還貴,這就有點難受了啊!那麼在這個市場情況下,應該選擇什麼樣的U+顯卡組合比較好呢?
1080P最佳選擇必定是5600X+3060,作為當前30系RTX的守門員,索泰RTX 3060 X-GAMING GOC採用了粉藍撞色設計,整體外觀一改以往的冰冷金屬風格,多了許多活潑元素,採用3個暗影疾風扇葉,搭配智能啟停設計,待機停轉更靜音,延長風扇壽命,3熱管+鏡面拋光銅底,讓散熱模組與GPU之間的貼合更緊密,導熱更高效,散熱更迅速。
2K解析度,RTX 3060Ti 天啟 GOC和i5-12600K是極為強悍的組合,i5-12600K在任何解析度下性能都超越了11代旗艦11900K,而且功耗低得多,板U組合甚至比11900K還便宜。RTX 3060Ti 天啟 GOC搭載NVIDIA全新的安培架構核心,暢玩2K解析度下各類3A遊戲大作。ARBG炫彩信仰燈設計,擁有數十種燈效循環模式,打造屬於自己的個性遊戲裝備。3風扇5熱管堆料散熱設計,可選配天啟之翼立體散熱引擎,實現全方位立體散熱系統,帶來強悍的性能表現。
既然要玩4K,無腦選擇性能最強的組合即可,RTX 3090 PGF OC和i9-12900K這樣的頂配組合讓整體配置牌面拉滿。索泰RTX 3090 PGF OC基於英偉達旗艦級GPU GA102打造,擁有10496個流處理器,在SEP供電系統和守望者散熱系統的加持下,核心頻率更達到1755MHz,24GB高速GDDR6X顯存,直面高清材質無壓力。考慮到i9-12900K滿載極大的功耗,推薦至少1200W以上的電源比較合適!
12代酷睿處理器在單線程性能是絕對領先的,遊戲性能極為出色,與之搭配的Z690平臺可提供豐富的擴展性能,還好Z690支持DDR4內存,可以比較輕鬆的升級到12代平臺,這對於遊戲玩家來說是絕對的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