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楊式太極拳第五代傳人張世昌的太極道:拳中太極道和天下

2025-05-06 21:03:25

張世昌人物簡介張世昌,男,漢族,1943年10月生,浙江寧波人,大學文化,中共黨員,楊式太極拳第四代宗師趙斌弟子,文化學者,中國武術七段,武當百傑,楊式太極拳第五代傳人。  在2016年「首屆世界太極文化節」上,當代太極拳家張世昌先生被授予「中華太極優秀人物」稱號,獲首批入選溫縣「陳家溝世界太極名人牆」,這些殊榮實至名歸。張世昌先生現為中國武術段位制武術管理考評員,楊式太極拳教程武術技理指導員、考評員;陝西省武術協會副秘書長、辦公室主任,陝西省段位制推廣委員會副主任;《武當》雜誌特邀編委,《全球功夫網》駐陝西站站長,《中國太極拳精英網》名譽總編,《大武術網》名譽顧問。先後被《永年太極拳志》、《楊式太極拳三譜匯真》、《中國太極拳大百科》、《當代武林名家大典》、《中國當代武林人物誌》收錄。太極拳天人合一 人類智慧之巔形與意完美結合,德與仁鑄就君子高風,用來評價一代太極拳師張世昌先生一點都不為過。歲月冉冉,厚積薄發,已近75歲高齡的楊氏太極拳第五代傳人張世昌,絲毫不見歲月的刻痕。只見他雄行闊步,精神矍鑠,思維敏捷,讓初次接觸的人都誤以為他只有50歲上下。一路楊氏太極拳架下來,舒展優美、身法中正、動作和順、平正樸實、由松入柔,剛柔相濟,一氣呵成,收放自如,讓人不得不讚嘆其拳法的高超,不愧為一代楊氏太極拳大家。 張世昌先生一直戒守楊式太極拳門規戒律,不忘初心,始終以「忠實誠信,慎思自律,恆專不驕,弘揚傳承」的師門箴言,告誡每一位弟子:一要認真習拳藝;二要努力學文化;三要力求做到為而不爭,和而不同,充分彰顯人生價值;四要師門同道,平等相待;五要交流切磋,互相關愛;六要不驕傲自滿,拳人如一。並諄諄教導弟子們要遵循社會生活之規範,個人事小,國家事大,要嚴格‍恪守門規戒律,養德習藝,精武尚德,造福人類,以弘揚中華武術之博大精深。 在當代社會日益高速發展的今天,張世昌先生總結前輩的技術和理論,豐富楊氏太極拳理論,其對太極的見解總是獨闢蹊徑、高屋建瓴。他說道:武學始自於道家文化,太極拳道是天人合一、三才致和之大道。是集「陰陽學說」、「五行學說」、「河洛文化」、「中醫中藥學」、「氣功導引術」、「兵學」、「力學」之大成的一門獨立的社會學科。太極拳是智慧,是修身養性、有益於人心的武術,修煉太極拳的目標就是達到道家「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尊師重道演太極 立身中正滿天下他告誡弟子和學員們,要學好太極拳,需分清虛實,陰陽相濟,恰到好處,不偏不倚,忽隱忽現,人不知我,我獨知人,才算得上是真太極。習練太極拳需要的是堅守內心的那一份清明,太極練的不只是外在功夫,更加注重心性的修煉。周身空無,無形無象,如此境界,若不修心,如何而來。 他總是不厭其煩的親身傳授楊氏太極拳的精到要領,比如立身中正,並不是昂首挺胸,而是要含胸拔背,表現出一種平和圓柔的效果,一種自然而然的狀態。松肩沉肘,是底氣十足,自然放鬆的表現。太極以行雲流水般的內斂,一招一式無不體現出中華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柔和未必是軟弱,沉默未必是畏懼,退卻未必是膽怯。這樣的真知灼見也完全可以應用到我們現實生活中,也是我們的一種處事之道,使很多太極拳初學者茅塞頓開,更堅定了對楊氏太極拳法的深入學習。 在問及張世昌先生因何機緣學習太極拳時,他總是感念恩師趙斌,「此生有幸接觸趙斌老師並與恩師成為忘年交,是我的福份。恩師真切教給我的不僅僅是拳術,還有那武術的精神和太極的文化。恩師以山一樣高的品格、海一樣闊的胸懷、龜蛇一樣靜的心態、四庫一樣豐富的知識。潛移默化地感染著我,影響著我,薰陶著我,使我一生受用不盡。如果沒有恩師,也就沒有後半生我與太極拳的機緣際會」。 張世昌先生自1965年開始與楊式太極拳第四代宗師趙斌先生學拳,系統掌握楊式太極拳的技術和理論體系。多年來堅持武術鍛鍊並積極組織周圍鍛鍊者進入武術健身隊伍,是陝西省境內最早學習、宣傳並且按照中國武術段位制楊式太極拳教程標準,堅持鍛鍊、培訓、訓練的太極拳習練者,自2013年開山授業以來,至今五湖四海學生無數。 一代太極拳家張世昌先生的陽剛至偉,他的言辭字字珠璣,句句箴言,時刻彰顯太極之奧義,讓我們沉浸其中久久不能自拔。在國家大力發展和促進武術文化事業建設、大力弘揚中國傳統武術文化之際,張世昌先生殷切的希望各界人士共同弘揚、傳承和發揚光大祖國傳統文化,並將繼續以傳播楊式太極拳為使命和責任,為中華武術文化之振興而不懈努力!

同类文章
 僅僅找好釣點是完全不夠的,你真的會調漂嗎?

僅僅找好釣點是完全不夠的,你真的會調漂嗎?

釣魚雖然說是一件將就陶冶情操的事情,但是其實也有競技釣這一說,這就是會發生在一些黑坑等其他的場所,很多人並排在一起,大家有說有笑來釣魚也是不可以的,這其中會發生的一個現象,那就是往往大家明明各種前提都差不多,但是卻發現有的人可以一直連竿自己卻不行,想要有口就有魚?僅僅找好釣點是完全不夠的,你真的會調

黑坑釣場老闆到底隱瞞了什麼秘密?釣友:難怪上魚這麼難

由於冬季環境低下,所以很多釣友早已封竿,或轉戰室內的大棚黑坑進行垂釣。為什麼冬季不進行野釣呢?首先因為冬季溫度低,導致魚口輕或者魚兒的遊動率低下,另外的原因也很簡單,在野外釣魚吹風也很冷。這個時候很多釣友為了「解毒」,去黑坑垂釣也是首要的選擇,儘管如此有些黑坑的老闆也會使用一些小手段,讓釣友們魚獲變

小魚鬧窩怎麼辦?學會兩招上大物不再是問題

小魚鬧窩是常有的事,每個釣魚人都必免不了小魚鬧窩的情況,除了冬季小魚鬧窩的情況比較少之外,春夏秋這是哪個季節難免不會碰到小魚鬧窩的情況,今天就來跟大家來聊聊小魚鬧窩的情況,大家對這些也有全面的了解。一、小魚的特性小雜魚,品種很多,最常見的比如餐條、鰟鮍、趴地虎等。其中餐條最多,防止鬧小魚在很大程度上
 四個跡象證明大魚進窩,想要上大物這些條件缺一不可

四個跡象證明大魚進窩,想要上大物這些條件缺一不可

釣魚人垂釣的目標魚,都是想搏大物的心態,並不是說要釣一條大物的心態,而是在釣魚的生涯之中留下一點痕跡。但是很多釣友因為自身能力的原因,而導致垂釣的失誤,運氣好的只留下魚鱗證明過自己垂釣過大物,運氣不好只留下多副被切斷的子線,那麼大魚入窩會有明顯的預兆嗎?答案是肯定的,今天就跟大家說說上大物的前奏是什
 浮漂沒動作卻中魚,只是釣得太鈍?

浮漂沒動作卻中魚,只是釣得太鈍?

相信大家在釣魚的時候都遇到過這樣一種情況,明明浮漂看起來沒動作,但是打算換餌的時候提竿卻中魚了。有的新手釣友甚至覺得這是運氣好,浮漂不動居然也能釣上魚來。另外一些有經驗的釣友會認為調釣出了問題,通過改變調釣來改善這種情況。難道問題就這麼簡單?改變調釣就可以改善這種情況?不一定!因為出現浮漂沒動作卻中
 打太極拳要做到「力線貫通」,這樣練功你會有所收穫

打太極拳要做到「力線貫通」,這樣練功你會有所收穫

一語道破天機,真情方見真淳。找到自身問題,把問題縮小。方法是,先學習他人經驗,再進行篩選整合,最終形成自己,一套東西。沉勁與沉勁,會有不同,這是武術的魅力。有人的沉,透著整,能催能轟。有人的沉,含著活,能拔人根,處處落空。沒有哪種更好,練到家最好。人是這樣,不可能各方面都突出,認準一門,花功夫深入,
 冬季釣魚技巧,水庫釣魚怎麼選擇釣位?

冬季釣魚技巧,水庫釣魚怎麼選擇釣位?

冬釣找釣點就是為了尋找冬魚窩冬的棲息點,經過不少冬釣釣友的總結,什麼背風、向陽、有草,仿佛只要符合這三個條件,就一定釣上魚,但是正如不少釣友發自肺腑的感慨,要有魚、要有魚、要有魚!水裡沒魚,1000個必要因素都是扯談,所以我們現在與其說那些因素是都魚群棲息的條件,不如直接點,直接說地形特徵,有沒有咱
 冬季釣魚打窩還用打窩器?用上這幾招魚兒早就進窩了

冬季釣魚打窩還用打窩器?用上這幾招魚兒早就進窩了

冬天釣魚,最難的就是「聚魚」,為了能夠將魚兒聚集到窩子裡,很多釣友都選用精準打窩的方式,用打窩器將窩料直接投放到釣點裡。這種方法雖然簡單,但是對窩量有比較高的要求,而且發窩的時間相對較長。那麼還有沒有別的方法聚魚呢?其實很多老釣友都選擇「抽窩子」的方法來聚魚和誘魚。什麼叫抽窩子?就是釣魚人用較快的速

冬季釣魚怎麼垂釣鰱鱅?三個方面很關鍵

鰱鱅是鰱魚和鰱鱅的合稱,因為這類魚的個頭大力量強,是釣魚人常常垂釣的對象,尤其是冬季釣鰱鱅,個頭都比加大,在提竿遛魚的時候都比較有樂趣,但是冬季釣鰱鱅也需要一定的技巧才能上魚,特別是魚口輕的季節,鰱鱅跟鯽魚一樣吃口輕,並且釣竿和釣位要選擇到位,才會有大鰱鱅垂釣上來。一、宜用海竿或磯竿有句話說得好「大

魅力奧運人文奧運 萬裡長城萬人太極拳表演

          「魅力北京、人文奧運,居庸關萬裡長城萬人太極表演活動」今天上午隆重開幕,來自四面八方的近萬名太極拳愛好者齊聚雄偉的居庸關長城腳下,共同上演了一幕氣勢恢宏的壯觀場景。   本次活動是北京奧組委首屆文化節的系列活動之一,簡短的開幕式之後,首先進行的是具有濃鬱民族特色的鑼鼓表演,之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