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皇室和政府的關係 告訴你怎么正確看待
2025-04-23 14:30:25
英國皇室是目前世界上存在最古老的王室之一,造成這麼原因也是因為英國目前還是實行君主立憲制,那麼你們知道英國皇室是怎麼建立的嗎?作為一個沒有實質性權利的群體,他們和英國政府又是什麼關係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簡單的了解一下。
英國皇室怎麼建立的
英格蘭曾經歷過羅馬帝國的統治,在羅馬人撤走後,進入了小王國、小部落聯盟混戰的時期,到6世紀伊莉莎白二世,入侵的盎格魯—撒克遜人形成了七個王國(部落聯盟)。威塞克斯王國逐漸強大起來,829年國王埃格伯特壓服了其它王國,成為英格蘭的共主。
英國皇室和政府的關係
現在的英國王室對英國沒有實際上的控制權力。作為對王室的犧牲讓步,英政府每年有對王室的專項撥款供他們使用,而且英國土地名義上是屬於英國王室的。
英國王室統帥全國的武裝力量。大部分軍隊(也可能是全部)名字裡都有royal或者是XX王室近衛團什麼的。女王有權宣戰。英國陸軍前面沒有皇家二字,根據維基,BritishArmy,在議會和王室的衝突中,陸軍一直是站在議會和人民這邊的,因此陸軍並沒有一個「royal」的稱號。
女王雖然是宗教上的最高領袖,不過實際上宗教上的精神領袖還是坎特伯雷大主教。
作為國家元首,女王的經濟來源裡,政府會撥一定的款項。包括出訪費用,內務開支(工資LOL),以及宮殿維修費。之前聽一個英國人說,他們英國人很矛盾。既希望王室過的體面又尊貴,又覺得政府撥給他們的款項實在是太多了。之後女王還有私人財產投資,以及她的地產運作得到的收益。
怎麼看待英國皇室
1、首先,如果限定目前討論的是聯合王國和大英國協的共主君主,那麼「沒有實權」來形容君主是不正確的。君主對於政治和政局的影響並不是「左右政治」或者「不左右政治」這樣的關係,君主是「超越政治」的地位。
2、在政治和國家制度上來看,我們雖然說英國是典範的「君主立憲制」國家,但英國本身並沒有一部叫做「憲法」的立國大典,英國的憲法是由許多套成文法、皇室制誥、慣例等組成,而君主以及皇室的地位是幾個世紀各方妥協的結果,是動態的。
經由民主程序選出的執政黨所組建的政府(Administration),仍然是稱呼為「某君主的政府」,即使獲得大選勝利的執政黨,也不能主動要求君主授予組建政府的權利和「首相」的政治地位,而只能由君主任命。即英國與美國不同的是,獲得大選的政黨和黨魁,並不是「自動」便成為了執政黨和首相,而是要在獲勝後通過面聖覲見的方式(稱為「吻手儀式」),在這樣的場合,由君主主動提出任命。
理論上君主可以拒絕任命民主選舉的結果,因為「必須任命選舉獲最多席位黨派的黨魁為首相」並不是一項真正的憲法條文,而是一項「憲政慣例」,君主為了避免憲法危機所以必須接受民選結果。
被任命後的首相,有義務每周向君主本人報告政府工作和國家運轉,聽取意見。
3、英國的法律需要經由英國君主籤署,才能成為通行的法律。
4、皇室是否交稅在本質上並不是經濟問題,而是國家制度的倫理的問題。稅收在本質上是國民和領主對於國王的義務,以支持國王對於海外徵服和國家運轉的開銷。因此君主對自己本身又怎麼會有「收入了10塊錢且其中1塊錢是自己的收入」這種義務呢?標誌著現代君主立憲制度成立的英國大憲章的籤訂,本質上就是一份收稅義務的契約,是君主與臣民關於如何納稅的契約。臣民負擔自己對於君主的義務,但君主不得隨意(即不得在沒有議會的同意下,也即納稅人代表的同意下)增加這項義務的內容。
5、英國皇室並不是在「領取」議會撥給的費用,與許多人認知相反的是,英國皇室的大量私人產業與祖蔭資產,除了一部分由皇室經濟團隊負責並且收益直接由皇室私人使用外,另外有許多產業是歷代由皇室撥給予議會,其中的收益的一部分作為皇室收入由議會的名義負責皇室的開銷,而收益中80%至90%的收入是歸入國庫,供給政府。如果英國停止君主制度,議會勢必要退還君主的私產,那麼實際上退位的英國君主的收入會大幅提高,但政府的收入則會相應變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