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山再起的主人公是誰?來看看新的解釋
2025-04-23 18:41:24
東山再起一般用來比喻低潮以後重新恢復地位,落落起起,在我國古代的時候也用來比喻比喻出山為官,說的就是東晉溼氣的政治家謝安,因為不願意做官,頻繁拒絕朝廷的邀請,最後在國家免令滅國的時候重新出現,也就被人們稱為東山再起。
東山再起的主人公是誰
東山再起現在一般比喻免職後再度出任要職。也比喻失勢之後又重新得勢,失敗後準備好重新拼搏。
東山再起事件的主人公就是東晉政治家、名士謝安,太常謝裒第三子、鎮西將軍謝尚從弟。
謝安出身於名門世家,其父謝裒,官至太常。謝安四歲時,名士桓彝見到他,大為讚賞,說:「這孩子風採神態清秀明達,將來不會比王東海(即東晉初年的名士王承)差。」他在童年時,便神態沉著,思維敏捷,風度條暢,工於行書。
謝安少年時得到名士王蒙及宰相王導的器重,已在上層社會中享有較高的聲譽。然而謝安並不想憑藉出身、名望去獵取高官厚祿。朝廷最初徵召謝安入司徒府,授任他佐著作郎之職,都被謝安以有病為藉口推辭了。
東山再起的故事
謝安的名聲越來越大,朝廷一再要他出來做官。
謝安迫不得已,才在揚州刺史(州的最高行政長宮)庚冰手下當了一個多月的官,便又告退回家了。來揭秘吧據悉不久朝廷又派他擔任尚書郎(協助尚書辦事的官員),他還是不上任。出來做官,他也回信加以拒絕。因為他屢次違抗任命,朝廷降下罪來,終身不許他做官。謝安就隱居於東山。
有一次,他來到臨安(令浙江杭州)山中,坐在石室內,面對深谷,悠然嘆息地說:「這裡距伯夷隱居的首陽山(今河南洛陽北)太遙遠了!」一天,他和孫綽等人坐上木船,到大海上去觀覽景色,小船離岸之後,越駛越遠,忽然颳起大風,海浪拍打著小船,顛簸不定,大家都很害怕,有人就喊叫起來:「趕快回去吧!」謝安卻神色自若,穩坐船頭,口中不停地吟詠著詩句。
船夫見謝安如此鎮定,心裡非常高興,並繼續划船前進。風越刮越大,這時謝安才慢慢地間船夫:「你還往前劃,一會兒怎麼回去呀?」於是船夫才掉轉船頭,把船劃向岸邊。上岸以後,大家都佩服謝安的膽量。
謝安不肯出來做官,過著清閒的日子。當時在士大夫中間流傳著這樣一句話:「謝安不肯出山,叫平民百姓怎麼辦啊!」朋友們都勸他出來為國家辦事。就這樣,謝安直到四十多歲,才走出東山,踏上仕途,到東晉朝廷裡做了官。後來人們就把謝安重新出來做官,稱為「東山再起」。
東山再起新的解釋
宋代李綱是大名鼎鼎嶽飛的伯樂師傅,他原是北宋在班文臣,官居丞相之下,在當時抗金爭論中屬於主戰派,力舉嶽飛掛帥,使得嶽飛得以施展宏圖。嶽飛被秦檜以莫須有的罪名迫害致死後,李綱也受到牽連,被革職並指定流放到當時離京城最遠的海南島崖州(今三亞)。
當時的經濟條件極為落後,路途之艱辛難以想像。李綱來到海南東山嶺時大病一場,無法繼續前行,遂暫時在東山嶺山腳下暫住,一次閒時上山,進到當地著名寺廟潮音寺請主持高僧算卦,以佔卜未來前途。高僧指點曰:施主乃貴人天命,雖暫時受挫,但如若誠信拜佛,不久即會逢兇化吉,前途不可限量。
於是李綱決定上山修行,結果不到半年,宋孝宗繼位,秦檜被懲處,李綱也接到朝廷赦免原罪並官復原職的聖旨。李綱回到朝廷後,仕途通達,官至宰相,他對海南東山嶺念念不忘,常常和人提起此事,後人便在民間流傳「東山再起」之說,此事在海南省萬寧市東山嶺有石碑為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