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轉腰」的重要性
2025-05-06 11:44:24
打太極拳是一項調動全身的運動,轉腰就是其中之一,有拳譜曾很形象地將太極拳中的「轉腰」比作「能如水磨摧急緩」,這種像小石水磨一樣的「轉腰」,對於太極拳習練有很多作用。接下來就和小編一起看看如何轉腰以及轉腰的作用吧。
1、引起含胸拔背 帶動上肢動作
太極拳的所有上肢動作都是由含胸與拔背所引起的,而這種「轉腰」正是身軀中含胸與拔背的源頭。如果不是這樣的「轉腰」,含胸拔背是難以由下而上、裡開外合整體性的;太極拳的手臂動作千變萬化,而且既有與轉腰方向相同的,也有不同的,其源頭也正是這種「轉腰」。如果「轉腰」不是這樣,而是以腰脊為軸的、或是以一胯為軸平板的,要想由轉腰引起和促進上肢的動作那至少是很困難的。
2、直接帶動下肢動作
太極拳的所有下肢動作也可由這種「轉腰」所引起的轉胯所帶動。比如單鞭轉高探馬,腹股溝由右到左依次收吸,左腿腳就會很自然地被提起來。如果不是這樣的「轉腰」, 「轉腰」是以腰脊為軸的、或是以一胯為軸平板的,那麼,是很難有這種效果的。
3、太極拳「不用力」、「不動手」的樞紐
由於這種「轉腰」可以引起和帶動上下肢的動作,這種「轉腰」成了太極拳上下肢動作的總機關,上下肢在動作中對於腰胯而言始終是被動的,因而是可以始終放鬆與不用力的,所以說這種「轉腰」是太極拳「不動手」的基礎和保證。
4、沉著與輕靈的保證
這種「轉腰」所引起和帶動的腳的提起和移動、身軀重心轉換所造成的兩腳虛實變化,可以使得站立十分穩固,移動也十分輕巧。比如倒攆猴轉斜飛式,身體右轉達130度,如果是弧形地轉身,腹股溝依次由右到左收吸,就象有一個球從左胯內側向右滾壓,就能使得穩固地站立,右腳很輕靈地伸向西北方向。可見這種「轉腰」是太極拳「沉著」與「輕靈」的重要保證。
5、化解的先頭
這種「能如水磨摧急緩」的「轉腰」是太極拳各種化解的先頭反應。比如,四正推手形成相互搭手時,有的人可以很方便地化解掉對方的推按攻擊,有的人無法化解,能夠化解的一個關鍵就是一胯內側往內收吸為先頭反應,反之,無法化解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沒有這種「轉腰」的先頭反應。
6、有利於形不外露
這種「轉腰」在開始鍛鍊時,外形的動態幅度必然較大而明顯,不少人甚至感到無法完成;但學會以後,隨著鍛鍊的不斷深入,功夫的不斷提高,這種「轉腰」的動態幅度會越來越小,甚至會不外露「轉腰」之形。因此,對於太極拳功夫高的人,往往發生有的人認為其不會轉腰這樣的事。而因為這種「轉腰」的動態幅度能夠很小,背勢也就不易形成,從而有效保證了「沾粘連隨」的成功。
這種「能如水磨摧急緩」的「轉腰」對於太極拳的種種作用,可以用太極拳「主宰於腰」這一句話來概括,滬、杭等地功夫較高的太極拳前輩都是或自覺或不自覺地這樣轉腰的,但如不經指點,外行的人又難以察覺,有的太極拳前輩因此將這種「轉腰」當作了對外人的不傳之秘。
「轉腰」對於太極拳的起到重要作用,如果不學會這種「轉腰」, 太極拳也是難以入門的。因此,學練太極拳是必須明白這種「能如水磨摧急緩」之「轉腰」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