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閭正中:太極拳拳理身法的基準
2025-05-03 18:05:24
今天小編要給大家分享的是太極拳拳理身法的基準,即尾閭正中。練習太極拳首先要熟悉太極拳理論,否則會導致練習的誤差。正確的練習太極拳能達到強身健體的功效,錯誤的練習會傷到身體元氣,因此清楚太極拳拳理身法的基準顯得尤為重要。下面就和小編一起去看看尾閭正中的具體內容吧。
有人對國家規定的《42式太極拳、劍競賽套路》錄像資料進行過細緻分析研究,均感到在「尾閭正中」方面存在著明顯的問題。其主要表現為臀部後突,左右搖擺,周身上下的勁氣以腰臍為界似乎斷成了兩截;胯向前挺,小腹上翻、犯僵硬之病而無沉著園活之氣,至於太極拳在群眾性普及活動中,這兩種毛病不僅顯而易見,並已影響到胸部、頭部、手足正確運行。
太極拳是一項柔和緩慢的有氧運動,太極拳與劇烈運動不同,太極拳符合人體運動規律。這類問題,在專業運動員競賽和教學中尚未引起應有重視,當然也必將影響群眾性太極拳普及質量的提高。
太極拳理是一個內涵豐富、博大精深的理論體系,為什麼我們要將「尾閭正中」作為一個重要問題,專門加以探索?這個問題還必須從太極拳的根本意義上來認識。
何謂太極拳?概而論之,太極,是人體內在物質所產生的辯證運動;拳,是肢體動作的外形運動。沒有內外結合的修煉,只能稱作法「太極操」。
當今有很多人將太極拳當做太極操練習,其實這是錯誤的,不僅達不到健身效果,還會傷害到自身的身體健康。
在人體內在物質運動方面,古人多講「行氣,運動」,限於古人有藝不輕傳之訓和祖國醫學在解剖學方面發展緩慢,很難從人體骨骼和人體力學上完備闡釋。
因而,在拳理方面,對於身法的論及,是為「尾閭正中」與沉肩墜肘、含胸拔背、氣沉丹田、虛實分清等要領,放在平行的位置上提出的。實際上身法的理論是最直接體現了「太極」所要求的人體內在物質辯證運動。追究「太極」的內涵與精義,必須從身法入手;而探求身法 之理,連接人體周身上下的「臀尾」,實在是一個關鍵的中心環節。
離開了「尾閭正中」,也就不能做到各家拳論共同強調的「腰似車軸」、「立身中心,支撐八面」,那麼行功走架也勢必失去規矩尺寸。運化發放也勢必失去了支撐。故此,只有「尾閭正中」作為拳理身法的基準,才能領悟到太極的精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