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電拼「薄」 長虹啟客Q1R引領「無邊超薄輕」
2025-03-13 19:10:26
泡泡網資訊頻道12月15日 2014年,彩電行業低谷徘徊的態勢並沒有削弱企業們創新研發的熱情,愈加激烈的市場競爭更推動平板電視在外觀、屏顯技術、智能化和內容多方面的突破和升級。特別是外觀設計方面,伴隨顯示技術的革新換代,手機、PAD、PC產品都向著外觀越來越輕薄、功能應用越來越強大的方向發展,蘋果MacBook Air就是IT產品輕薄化的典型代表。基於這樣的背景,近些年,主流彩電品牌紛紛推出「輕薄窄」的電視新品,2014年初至今,電視「超薄」的趨勢更加明顯,平板電視行業顯然已然走進了「超瘦身時代」。
平板電視十年「瘦身」變化大
平板電視輕薄化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其一,機身厚度的減少;其二,電視屏幕邊框的變窄;其三,機身重量的減輕。儘管,平板電視相較於此前的CRT電視,已經在「大屏幕、輕薄化」方面有了很大改觀,但相比現在超薄、無邊、超輕的平板電視新品,十年前的平板產品也只能用「矮胖拙」來形容。
主流彩電品牌正式進入超薄彩電產品的比拼,大概是在2008年前後。2007年,TCL推出了厚度為7.2cm的薄絕H78系列液晶電視;2008年,海信推出了厚度為5.5cm的42英寸超薄LED(發光二極體)電視,日立和康佳分別推出了厚度為3.5cm的Wooo系列液晶電視和i-sport68系列液晶電視,均是當時比較有代表性的超薄液晶電視產品。此後,雖然平板電視平均需求尺寸不斷增加,但整機厚度卻是越做越薄。特別在2013年,OLED電視開始市場化後,其所具備的機身纖薄的特點,更推動各彩電企業不斷挑戰平板電視機身厚度的極限。
另外,基於液晶電視的產品特性,平板電視屏幕「邊緣化」也逐漸流行起來。平板電視平均邊框厚度由等離子時代的3-5CM縮窄到液晶電視時代的2-3CM,再到如今的「無邊框」設計。整體邊框厚度的縮減,使得屏幕實際觀看面積增加,這也大大提升了消費者的視覺體驗。而超薄平板電視的推廣,還使彩電產品與十年前相比,實現了尺寸增加重量減輕的目標。比如,10年前一臺32寸平板電視的重量為15-20kg,如今一臺50寸的平板電視只有16kg左右。
「無邊、超薄、超輕」成潮流標籤
進入2014年,以長虹、創維、康佳為代表的彩電製造企業基於產品「輕薄化」的突破再次令業界咋舌。2014年初,長虹推出其基於家庭網際網路戰略的CHiQ電視智能新品。其中,無界版4K Q1R系列率先於業內提出無邊、超薄、超輕的理念。此後,康佳、創維也先後推出易TV?Slim超薄輕電視和GLED.Air G9200超薄系列電視,產品厚度均以毫米計算,與iPhone6的厚度接近。
其中,CHiQ電視Q1R在「無邊框」設計上表現較為突出,因採用IPS硬屏設計,以及領先的GIP無邊界技術,將原本放置在邊框中的晶片全部隱藏到面板之內,極窄的外觀使得屏幕的無邊界變為現實。據悉,55Q1R的側邊厚度還不到1元硬幣的半徑長度,由此,成為2014年引領平板電視行業超薄化潮流的代表性產品。
中國電子商會副秘書長、著名家電專家陸刃波指出,今年以來,液晶電視拼「薄」,主要是為了提防明年規模上市的OLED電視。不過,不論是液晶電視還是OLED電視,為配合彩電屏顯技術的升級,從而帶給消費者更好的視覺體驗,超薄、超輕、極窄的外觀設計將是未來彩電發展的主要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