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作文:我發現了什麼
2025-02-20 13:08:26
人從動物世界的自發狀態發展到人類的自覺狀態,包涵人類實踐行為中具有的發現及創新兩大核心能力。小編收集了我發現了什麼,歡迎閱讀。
第一篇:我發現了什麼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發現,或許驚奇,或許意外,或許感動……我發現了原來母愛無處不在。那天,因為我覺得自己的毛衣不好看,而別的同學都有一件稱心的毛衣,我鬧著媽媽非要給我從商場買一件漂亮的毛衣,媽媽只好答應了。可到了商場的時候,媽媽卻反悔了,嫌商場的毛衣太貴,一兩百元一件,說自己掙錢不容易,就讓我湊合湊合穿媽媽織的那件吧!我十分氣憤,說別的同學都有合適的毛衣,弟弟也有,我卻沒有,這不公平。媽媽發火了,說我挑三揀四,和別人家比吃比穿,就是不比學習。
我委屈得哭了,媽媽二話沒說,把我拽回了家,一下午我們什麼話也沒說,都互相沉默著。晚飯後媽媽的眼神似乎又想要和好的意思,我卻對她不理不睬。我心裡默默地想:為什麼別人家的孩子都有一個好媽媽,而我卻有一個處處袒護弟弟,偏心的壞媽媽,這不公平,為什麼?我埋頭趴在被窩裡,悄悄的留下了兩行眼淚。不久我便躺在床上睡著了。半夜裡我想去廁所,猛一抬頭卻發現媽媽在為我改毛衣,眼裡布滿了血絲,但還在認真地一針針地織著。我發現了一種愛,偉大的愛,深沉的愛,超越生命的愛,溫暖世間的真情——母愛!我愧疚極了!我沒臉去上廁所來驚動媽媽。下半夜,我怎麼也沒睡著。
我偷偷幾次看見了媽媽一邊打哈欠一邊一針一線地織,淚水又一次模糊了我的雙眼,這一次是悔恨的淚。媽媽一夜沒合眼,給我織好了毛衣便到了天亮,媽媽把毛衣放好,便匆匆忙忙地上班去了。我看著這件毛衣,悔恨不已,悔當初氣媽媽,讓媽媽一夜沒合眼。我認為這是世界上最好的最漂亮的毛衣,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兒子,媽媽是值得我驕傲的好媽媽。淚水不禁而下,這一次是感激的淚……
第二篇:我發現了什麼
我在一年級時,爸爸買回了一盆又瘦又難看的草,我以為是爸爸從老家的田地裡挖回的,可我仔細一看盆上竟有18元錢的標價籤。真沒想到是爸爸從市場裡買回來的。我對此一點也不感興趣。
記得我曾看見爸爸連續幾天都在給這棵小草澆水、鬆土、施肥等,特別的盡心盡力愛護這棵小草。
一天,我隨口問爸爸,為什麼要這樣的精心養護這棵小草呢?爸爸說:「你知道它的名字嗎?」我說:「不知道,反正挺難看的。」爸爸笑著說:「女兒這你就錯了,它可是藏有秘密的奧!」我有好奇的問爸爸,什麼秘密呀?爸爸嘲笑我似的說:「這就要靠你自己去發現了。」聽了爸爸嘲笑的話,於是我下定決心要親自發現這棵草的秘密。
我既然下定決心,就一定下功夫去查找,於是我就天天觀察它,可觀察了好長一段時間卻沒有觀察出一點結果。我慢慢就失去了信心。
直到放暑假的一天,我無意間碰到了這棵草,它的葉子竟突然合攏了起來。當時爸媽都不在家,我就自己查看爸爸的植物書籍。我終於一下子知道了這棵草的名字,它叫含羞草。含羞草之所以叫含羞草是因為一旦碰到它,就會害羞似的合攏了它的葉片,並且好長時間才伸開,真像是一位害羞的小姑娘。
正當我看得入神時門咔嗒開了,原來是爸爸回來了。於是我神氣十足的把我觀察的結果告訴了爸爸,爸爸笑著伸出大拇指對我說:「你真棒,女兒。」
經過我觀察含羞草的秘密這件事。我明白了一個道理--任何事物的秘密都是認真觀察、查找出來的。我暗暗下定決心,以後一定要觀察更多的植物,發現更多的秘密,成為一名著名的植物學家。
第三篇:我發現了什麼
歲月匆匆,十五十六的我們走進了神話般的世界。踏上了這個門檻,我們會對很多新鮮的事物感興趣。最使人困惑的莫過於青春了。那麼青春是什麼呢?
(一)青春是如火的熱情
一眨眼,快樂的假期結束了,即將進入初三緊張的旋律中去。學習雖然冷酷,但同學們如火的熱情依然如舊。看!只不過一個多月沒見嘛!一見面就像久別的友人,互相擁抱,說說笑笑甚至還噓寒問暖。哎,那場面熱情得無話可說。
(二)青春是旺盛的精力
緊張的旋律正在進行中。作為畢業生的我們,不能有半點鬆懈,現在正是在激發我們的潛能。每個人都在努力,努力,再努力。好像有永遠用不完的動力。每個人都在為自己的目標奮鬥,為實現理想而奮鬥,為感謝青春給予的旺盛精力而奮鬥。
(三)青春是充沛的活力
雖然說,初三的學習生活很緊張。但我們還是學會了在緊張中尋找樂趣。在淵博的知識中遨遊,不會累,因為我們是陽光下的向日葵,生機勃勃。我們還會經常幫助孤寡老人,為他們服務;扶盲人過馬路;打掃街道衛生……我們忙得不亦樂乎。雖然需要付出,但回報的都是珍珠,多麼珍貴啊!我們用青春的活力感染每一個人,乃至社會的每一個角落。
(四)青春是智慧的錦囊
每個人都不是天才,不是天才就自然會遇到困難。更何況是我們這些小角色呢!由於青春給予的智慧,使我們的道路更完美。遇到難題,我們會迎刃而解。遇到挫折,我們會努力從挫折中掙脫出去。碰到生活中的問題,我們會努力實踐,探究,得出答案。這些都離不開我們的「智慧錦囊」。
青春是世界上最美的東西,它給人動力,激發人的鬥志,喚醒人美好的心靈。
每一個人的青春僅有一次,你牢牢地把握它了嗎?
第四篇:我發現了什麼
雨季的小路上,落葉上,家門前都會有一隻只傻乎乎的蝸牛爬來爬去。只見它們慢悠悠地爬著,一有點風吹草動就烏龜似的把觸角連頭一起縮進殼裡,那樣子真可笑。
笑歸笑,我腦裡不由得浮起一個問號:書上說蝸牛是有眼睛的,它不只是靠觸角識別方向。但蝸牛的眼睛在哪?我怎麼看不見它呢?
於是我捉了幾隻蝸牛,放進玻璃缸裡,扔下幾片白菜葉,想看看清楚蝸牛的眼睛到底在哪兒。
第一個探索目標是蝸牛的上身,我想蝸牛的眼睛應該和其他動物一樣在嘴巴周圍吧,我躲在柜子邊偷偷觀察玻璃缸中「熟睡」的蝸牛。不久,一隻大一些的蝸牛從「門口」探出了頭,頭上的兩隻觸角也伸了出來。只見它慢吞吞地爬到菜葉上,又慢吞吞地找嫩葉,才慢吞吞吃起來。見它吃得正津津有味,我才悄悄地直起身,用放大鏡對著它看,朝嘴巴那兒看。也許是它的嘴巴太小了,幾乎看不出在咀嚼。但放大鏡中的蝸牛嘴巴周圍,除了細小的條紋外,沒什麼像眼睛的。
第一個探索目標——失敗!
我的第二個探索目標是蝸牛的觸角,因為它吃葉子的時候。都要先用觸角碰一碰。
又有一隻蝸牛「醒」了,我正好驗證一下是不是每隻蝸牛吃食時都用觸角碰一碰。
果然不出我所料,那隻蝸牛爬到菜葉上後,便伸長了觸角碰了碰。我便用放大鏡對著它的觸角看。只見觸角的頂端有兩顆圓圓的眼睛——跟其他動物一樣,眼白中間有一點黑圓點。
我又反覆對其他蝸牛作了觀察,結果都一樣。
第二個目標探索——成功!
真高興,我發現了蝸牛的眼睛,在觸角的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