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失去自我的優秀作文
2025-03-14 20:10:25
做人一定要做自己,不要失去自我。下面小編就來分享關於失去自我的優秀作文,歡迎閱讀。
第一篇:我失去了真正的自我
我理想中的自己,並不是這樣的。
在我的心目中,我並不是這個樣子的……
我渴望我能夠成熟,我渴望我能夠幽默,我渴望我不再單純,我渴望我成為所有人心目中的榜樣,我渴望我以後見到老師,能夠大膽的說出:「老師好!」,這三個字。
或許,有人喜歡我的可愛,我的孩子氣,我的單純幼稚。因為長大成人後,就不會這樣了……成為大人的時候,或許更喜歡可愛,單純的孩子。
每每老師讓我去辦公室,我總會叫上這個同學,叫上那個朋友,老師也說,為什麼我每次去辦公室,都要叫上一個人呢?為什麼不是自己去呢?那一次見到了老師,好想和老師打個招呼,但是,話到嘴邊,每次又都被我憋了回去……而同學呢?友好地和老師打了招呼,而看都不看我一眼……
我真的好後悔,為什麼我就不能嘗試地說一次呢?為什麼我就這麼膽小?我什麼時候能夠大膽一些呢?或許,我永遠不能。
我為了理想中的自己,我演示我自己,渴望讓自己變得冷淡,但是,我卻做不到。真正的我,究竟是什麼樣子。
我失去了真正的自我。
也不知道什麼時候,可以找回來……
不過,我相信,我會找到真正的自我的!
第二篇:不要豔羨他人,不要失去自己
兩隻老虎,相互羨慕著對方的生活,可當它們真正地過上自己無比憧憬的對方的生活時,卻都走進了各自的墳墓。膚淺的豔羨,不顧實際地改變,導致了它們的悲劇。而充滿了智慧的人類又何嘗不是這樣。
春秋的東施羨慕西施的美麗,便不顧自己的外貌、修養,盲目地模仿西施的皺眉、柔弱,結果卻是「富人見之,堅閉門而不出;貧人見之,攜妻子而去之走」。燕國壽陵的一位少年,羨慕邯鄲人走路的美姿,便丟掉自己原有的姿態,全心全意去模仿,最終卻落得個「未得國能,失其故行,直匍匐而歸」的下場。
無論是歷史上,還是在現實生活中,都有故意掩飾或遺忘自己的特性,最終卻適得其反,淪為盲從的犧牲品的人或。愛默生曾說:「羨慕就是無知,模仿就是自殺。」的確,羨慕能彰顯愚昧,而不顧實際的模仿、改變卻能導致悲劇的發生。
為了保護海堤,福建省寧德市引進了美國的大米草。不料這種為美國造福的植物到了中國卻是瘋狂的蔓延,不僅蠶食了閩東沿海的灘涂,造成海洋環境的汙染,而且導致了沿海灘涂物種大量減少。再比如我國南方引進了原產於南美洲的美麗的薇甘菊,最後卻導致當地的果園花木大片死亡;澳大利亞引進英國經濟效益良好的家兔,卻導致了當地草原植被的破壞,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這類不顧實際而盲目引進最終造成生物入侵的事例並不在少數。
生於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凡事都要立足於實際,不被事物的表象所迷惑,才能取得好的結果。
生活猶如廬山,使當局者迷,讓你看不清它的本來面目;生活又如一顆柔軟但滾燙的玻璃球,讓你誤以為能夠將它隨意揉捏而不會受傷。別人的生活於你可能很耀眼,耀眼到讓你專注於假象而忽略了生活的原貌本是五味陳雜,耀眼到讓你忽略了自己樸實的幸福而忘記了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籠子裡的老虎沒有廣闊的天地但衣食無憂,籠外的的老虎雖然無拘無束但也會飢腸轆轆。不要豔羨他人,不要失掉自己,你的生活也很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