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護祖國尊嚴作文
2025-02-19 03:29:25
愛國是我們每一個中國人的責任,維護祖國的尊嚴是愛國人士的基本責任。下面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一篇關於維護祖國尊嚴的作文,歡迎大家點擊閱讀!
上級命令我部調往新的防區。俗話說:軍令如山倒。接到命令後,先頭部隊立即出發了。我們是直屬隊,隨機關出發,有充足的時間作準備。其實也用不著準備,當兵的人四海為家,也沒有多少行李,只要一聲令下,三、五分鐘就可以拉出去。然而,我們部隊終究在深圳這塊地方駐守了十多年,與當地老百姓結下了深厚的友誼,一旦調防,好象親人分離一樣,難分難捨;他們得知我部換防的消息後,自發地來到軍營為我們送行,那感人的情景難以用言語來表述。
調防也好,換防也罷。對於我來說,就權當是一次新的旅遊,因此心情十分平靜。軍隊行動歷來講究「兵貴神速」,來無影,去無蹤。為了保密,出發的時間選在晚上十時,從深圳的下一個車站——「布吉」登車,到廣州再轉汽車,第二天早晨就到達了新的防區——珠海。
珠海位於珠江三角洲的南面,仃洋的西側,是個江海交匯、水網交錯的海防地帶。美麗的珠海是個山青水秀的地方,很難想像這裡曾受過列強的踐踏和欺凌。我部機關就駐紮在板樟山南端「三臺石」下的前山鎮。營區東南面與農機廠和外貿公司為鄰,再過去是「夏村」;西北面是馬鞍山脈,南面是前山鎮。前山與香洲、拱北齊名。當地老百姓說,前山古稱前山寨。明清以來,是南方的邊陲軍事重鎮,為反抗外來侵略,維護祖國的尊嚴與安全,發揮過重要的作用。到清光緒年間,開放拱北關與澳門通商後,逐漸成為一個「景物嘉美」的墟鎮。那時前山寨是個圓月形的城池,遠看似東山月出,故有「山城偃月」的美譽。至今前山還有古城牆遺蹟,房屋建築古香古色,街道大都用石板鋪成,可見前山當年的繁華景象。
從前山往南是炮臺山。炮臺山是個平地孤峰,遠看像一尊雄獅,也叫「獅子山」。在第一次煙戰爭中,清政府失去了對澳門的軍事控制權後,於一八四一年在山上修築了炮臺,所以也稱「拉塔石炮臺」。從東面沿著一條山路迂迴而上,滿山長著密密麻麻的相思樹,翠靄浮空、簇擁炮臺。半山坡,有寬曠的練兵場,數座營房分布其間,掩映在綠蔭叢中。循練兵場左側石徑拾級而上,山巔一座四層高的瞭望塔直指南天。這座圓塔建在一塊巨大的拉塔石上,塔門伸出一條橫廊,連著清末拱北海關的辦公樓。炮臺四周有石構女牆,有十二個炮眼,居高臨下,氣勢森嚴;登塔頂遠眺,拱北、澳門盡收眼底。遺址的巨石上刻有「南天柱石」和「鳳山鎖鑰」八個大字,寓意著這裡是祖國南大門「堅如盤石」的「金鎖鑰」。
寓意是美好的,而現實卻是殘酷的。在****懦弱的清朝時期(一八四九年八月),拉塔石炮臺就被葡萄牙人的鐵蹄踐踏。直到一八九0年,前山軍民在知府蔡國楨的率領下,不畏****,才收復了拉塔石炮臺。
從拉塔石炮臺往南約1公裡就是拱北。在拱北與澳門接壤的地方,有一座大樓,上空飄揚著鮮豔的五星紅旗,大樓中央懸掛著莊嚴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這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拱北海關。步出拱北海關「檢查大樓」,就看到一座關閘。這座拱形關閘高達丈餘,是澳門葡萄牙當局所建的關卡,拱北附近的人們習慣稱它為「拱北關閘」。其實,為了限制澳葡向北擴張,中國政府早就在澳門望廈村附近的蓮花莖建有一座關閘,人們習慣地稱為「澳門關閘」,今人叫她「後關閘」。
「後關閘」始建於明朝萬曆二年,即一五七四年。那座像我國內地許多古蹟城樓一樣的關閘,高和寬均有一丈餘,樓前懸一匾額,上書「孚感鎮德」四個大字;城樓正中處開一大門,上有「關閘門」碑石一方。關閘兩邊,分別建有兵營,也立有圍杆。
一八四0年六月,煙戰爭正式爆發。西方侵略者公然將澳門當作入侵中國的基地。英國以擔頓非法居澳被我士兵俘獲為藉口,選擇關閘為攻擊目標,悍然對澳門地區的中國駐軍發動進攻。八月十九日,英軍出動三艘軍艦和運輸船逼近蓮花莖,向關閘和附近的炮臺猛烈開炮,擊毀關閘的界牆及附近的炮臺,三百多名英軍登上蓮花莖,佔領關閘,在關閘上空升起米字旗。
關閘之戰後,葡萄牙人見中國軍隊節節失守,認為可欺,葡國女王瑪麗亞二世於一八四五年擅自宣布澳門為「自由港」,並派阿瑪勒任「澳門總督」。此人漠視中國主權,強制取消中國在澳門的海關徵稅,封閉中國駐澳門政府機構,大肆侵地拓界和毀壞農民的莊稼。一八四九年農曆八月二十二日,阿瑪勒被我龍田村青年農民沈亞米等人刺殺於關閘附近,葡人趁機出兵佔領關閘,侵略勢力伸向關閘以北地區和周圍的島嶼,先後霸佔了龍田、望廈和氹仔、路環島,面積擴大到十幾平方公裡。一八七四年,葡人拆除關閘城牆,砍倒圍杆,並在拱北地區建城牆閘門,就是今天人們見到的「拱北關閘」。還在關閘壁上刻著「1849」的字樣,意指一八四九年關閘以南皆為其屬土。一八四九年,葡萄牙人毀我關閘,那次事件,使中國在近代史上蒙受了一次屈辱。
或許是歷史的巧合,一百年後,仍舊在關閘這個地方,又發生了一件葡中雙方暴力衝突的事件,結局卻截然不同。畢竟歷史不是簡單的重複!
讓我們重新回顧一百年之後,當中國人民站了起來的時候,同樣發生在關閘這個地方的那次事件,與百年前在此烙燙下的屈辱痕跡,所形成鮮明的對照,是何等令人感慨!
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初期,侵佔我國神聖領土澳門的葡萄牙殖民主義者,借美帝做靠山,趁著朝鮮戰火,加緊對我國邊境進行軍事挑釁。一方面想試探我國新政府對澳門主權的態度;另一方面企圖向我拱北地區進行擴張。僅一九五一年十月至十二月,葡兵發起挑釁事件就達四十九次之多,使中葡局勢日益緊張。
那時關閘緩衝區以中心為界,橫放一具木馬作標誌,雙方哨兵相距約一公尺。當時我軍的原則是:「既不主動惹事,也不示弱,有理、有利、有節。」一九五二年七月二十五日下午六時十分,葡方一名黑人哨兵非法越過警戒線。我邊防某部二十九團執勤戰士趙學登以手勢令其回去。葡兵不服,回去後又招來九名葡兵,氣勢洶洶地將木馬推過警戒線我方一側一米以上。趙再次以手勢警告,葡兵置若罔聞,將木馬繼續向我方推進。趙學登怒不可遏,衝上去抓住黑人士兵將其摔倒在地,其餘葡兵驚慌逃跑。
葡方越境的士兵落入我方手中,便立即出動六名葡兵來爭奪。我方換哨的三班班長宋增有趕來增援,這時葡方的碉堡開槍射擊,宋增有被三個葡兵刺傷,他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開槍向敵群掃射,當即擊斃那個黑人士兵。我二十九團一連聞訊趕到,激戰十多分鐘後主動撤出陣地。
澳葡當局蓄意挑起關閘衝突後,進一步擴大事態,時常向我方開槍。二十八日黃昏六時許,葡兵突然開槍打落我邊防前哨的國旗。邢起副連長見狀,感到這是對中國尊嚴的侮辱,當晚和戰士蘇廣照摸黑來到旗杆下,不顧生命危險,也要將國旗升起來。蘇廣照敏捷地爬上旗杆,拉下截斷的繩頭,把國旗徐徐升上高空;葡方又將我國旗打落,他倆再次把旗繩接好,國旗又冉冉升起。這時,葡兵發現了他們,於是猛烈掃射。為了安全,邢起命令蘇廣照迅速下來。為了完成升旗任務,蘇廣照奮不顧身,仍扯動旗繩,把國旗升到杆頂。邢起在指揮戰鬥中不幸中炮,光榮犧牲。蘇廣照完成升旗任務後,立即加入戰鬥。他沿著戰壕葡伏衝向前沿陣地,被敵人一顆炮彈炸傷,昏倒地上,終因傷重不治,獻出了寶貴的生命,臨終前,他仍惦念著祖國的五星紅旗,呼喊「祖國萬歲!」
我邊防戰士在反擊澳葡當局的挑釁戰鬥中,得到了當地人民群眾的積極支援。拱北關閘和前山搬運站的民兵及當地群眾組織擔架隊救護傷員、運送火藥和修築工事,其中關閘村民兵李春錦在運送火藥中英勇犧牲。
我方對澳葡當局變本加厲,擴大挑釁的行為採取了嚴厲措施。七月二十六日,宣布對澳門進行軍事、經濟封鎖,並調來一個120榴彈炮連,加強戰鬥力,給葡方以沉重的打擊。葡萄牙殖民主義者在我強大軍事力量的打擊下,不得不答應談判。結果,葡方承認關閘事件是他們挑起的事端,登報公開道歉,將哨位後移至拱門關閘以外,「不設防」,並賠償我方損失。從此,關閘內再沒有葡兵把守了,只是作為來往於澳門與內陸的交通通道。
拱北關閘事件是中國人民反擊殖民主義者武裝挑釁的一次正義鬥爭,它顯示了社會主義新中國的強大威力,表現了廣大軍民為保衛國家主權,抵禦外侮,不怕犧牲,英勇奮鬥的大無畏精神。廣東省軍區為紀念在這次戰鬥中犧牲的邢起、蘇廣照和李春錦三位烈士,在前山召開了隆重的追悼大會。一九五七年,珠海縣人民政府在前山鎮馬鞍山北麓修建了紀念碑,紀念在一九五二年中葡關閘事件中,為維護中國主權而犧牲的英雄烈士,讓人們永遠瞻仰英雄,不忘歷史。
我部接管了珠海這一防區,當我們看見在國門前高高飄揚的五星紅旗時,當我們懷著崇敬的心情瞻仰那浩氣長存的英雄紀念碑時,當我們透過「拱北關閘」向澳門方向望去,看見那些昔日的侵略者——穿著黑色制服的葡兵象狗一樣地捲縮在崗樓邊時,我心中一種無比驕傲和自豪之感油然而生!可不是嗎!那遭受帝國主義列強欺凌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如今我們可愛祖國是多麼強盛!多麼偉大!從古至今,有多少壯士豪傑,有多少英雄兒女為了祖國的尊嚴和人民的安危,面對列強的侵略,他們義無反顧地走上血與火的疆場,拋頭顱、灑熱血,赴湯蹈火,視死如歸。他們英勇殺敵、戍邊為國,譜寫了一曲曲壯麗的「風煙滾滾唱英雄」的讚歌。當我站立在國門前,肩負著祖國和人民的重託,擔當起祖國尊嚴的維護者時,深深地感到肩負的使命是多麼神聖、重大而光榮啊!
今天,改革開放正在深入,市場經濟迅猛發展,我們的祖國欣欣向榮,幸福的同胞們在燦爛的陽光下共享榮華富貴。然而,戰爭年代受列強侵略時期的那種國家淪亡感、民族危亡心,卻在許多國人的心中似乎不存在了,民族尊嚴感在祥和的日子中漸漸地喪失了,對中國歷史的苦難也在不知不覺中遺忘了。隨著社會物質文明的提高,生活向小康邁進,很多同胞被花花世界迷濛了雙眼。有人為了追求金錢,貪圖安樂,做出一些損國損民的事……這些雖然表面上看起來不像喪失國家和民族的尊嚴,但卻給國家和民族造成的傷害,不亞於列強侵略的殘害,更有甚的是讓外國人側目。記得在幾年前的一個國難日(9.18),就在珠海這個曾經遭受過外國列強蹂躪過的地方,幾百名風塵小姐向外國人出賣肉體,喪失人格,喪失尊嚴,遭到國人的強烈遣責。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現在的天下其實並不太平。今天,當我回首當年戍守邊關的那段往事時,依然有一種「位卑未敢忘憂國」的強烈責任感。我想:作為祖國的後代,作為華夏的子孫,一定要時刻牢記先輩付出的鮮血,牢記歷史留下的責任,牢記用生命換來的幸福,要用自己的言行去維護祖國和民族的尊嚴!
[維護祖國尊嚴作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