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祭祖的規矩和儀式 祭祖紙錢要以黃燒紙為主
2025-07-08 12:04:10
每一年的除夕都是辭舊迎新的時刻,所以在這一天,民間也有許多的風俗傳統,在傳統風俗中也有包括祭祀祖先的活動,而自古以來祭祖都十分的有講究,有許多的規矩只有我們去了解其中的具體步驟才能夠避免在祭祀祖先時出現一些小差錯從而對我們造成影響。
除夕祭祖之規矩儀式介紹
春節祭祖的規矩:祭獻的規矩包括上香、讀祝文、奉獻飯羹、奉茶、獻帛、獻酒、獻饌盒、獻胙肉、獻嘏辭(福辭)、焚祝文、辭神叩拜等。有的地方在焚帛燒錢紙時,主祭要在神前獻上一杯酒,然後由禮生送至焚帛處,將酒酹在上面,酹時將酒滴成一「心」字,以示祭者獻上錢帛之虔誠。在祭祀過程的重要環節,還幾次鳴鑼擊鼓或弦樂伴奏,為祭禮增添熱烈。
祭祖紙錢的講究
紙錢的選擇:祭祖用的紙錢,主要有黃燒紙和冥幣兩種。黃燒紙是沒有金額限制的,先祖們想花多少就可以印多少;冥幣通常為印刷品,上面有固定的金額,無論冥幣的面額是多少,在陰間都被稱為小錢。子孫燒紙錢時,要以黃燒紙為主,也可以燒些冥幣(所謂的小錢),以打發那些沒有子孫為其送錢的孤魂野鬼,這樣可以讓先祖安心地收錢、享受貢品。
中國祭祖的傳統
中國人有慎終追遠的傳統,過節總不會忘記祭拜死去的先人,春節也不例外。供奉食物或鮮花以表心意,是中國普遍採用的儀式,祭祖的形式或許因宗教信仰而不同,但紀念祖先的意義卻是相同的。家庭祭祀活動最主要的內容之一。按照民間的觀念,自己的祖先和天、地、神、佛一樣是應該認真頂禮膜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