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陳小星 陳小星

2025-07-18 17:33:08

陳小星

男 (1952-) 陳式第11代傳人
籍貫:河南溫縣
師承:陳照旭 
傳人:約35位直系傳人
 

陳小星 陳小星,男,1952年出生,陳家溝陳氏十八世太極妙手陳照旭三子,十七世太極之尊陳發科嫡孫.自幼隨父輩習練家傳太極拳,後經當代陳氏十九世太極拳掌門人、胞兄陳小旺先生指導,拳藝日臻精湛。1979年-1982年間,先後在省級、國家級武術錦標賽中榮獲太極拳、太極推手、劍術器械等各項冠軍七次。1983年起任教於陳家溝太極拳學校,期間授拳於山東、湖北、浙江、廣東、遼寧等地,桃李遍天下。1985年至今,多次以陳家正宗嫡傳身份應邀出訪日本、韓國等地,進行陳氏太極拳教學活動。1993年擔任溫縣陳氏太極拳研究會副會長兼總教練;1994年被評為溫縣"太極之星",1998年被評為國際太極拳大師,2001年受聘溫縣教育系統太極拳主教練之職。伴隨改革開放的發展,太極聖地陳家溝,這塊世界聞名的古老村落,盛名的支撐和延續,責無旁貸的落在了陳小星肩上。其雖生性豪放不羈,但謹記宏揚主業,勵精圖治,在近二十年中,為陳家溝村培養出一批又一批太極精英,並克服種種困難,率領學生、弟子先後在省、市級、國家級及國際級的重大武術比賽中成績卓著。1996年被省武協授予"優秀人才輸送貢獻獎"。瑞士、日本、美國、以色列、英國、臺灣、韓國等諸多海外同仁向其拜師學藝。海外的多家武術雜誌多對其人基事進行了專訪報導,當今陳家新生代中,陳炳、陳軍、陳自強等多受其恩惠。
2000年,負父老之託,應眾望所歸,出任了陳家溝太極拳學校校長。2003年,受市教育局委託,為全市中小學培訓太極拳教師千餘名,為太極拳的發揚光大做出了貢獻。這也是焦作市太極拳普及發展的裡程碑。
同类文章

陳秀峰 陳秀峰

陳秀峰男 (?-?) 楊式第3代傳人 籍貫: 師承:楊班侯  傳人:約0位直系傳人  

楊班侯 楊班侯

楊班侯男 (1837-1892) 楊式第2代傳人 籍貫:河北永年 師承:楊露禪  傳人:約17位直系傳人   楊班侯 (1837~1892),名鈺,字班侯,綽號二先生,河北永年人,楊式太極

富周 富周

富周男 (?-?) 楊式第2代傳人 籍貫:河北省保定市 師承:楊露禪  傳人:約1位直系傳人  

王茂齋 王茂齋

王茂齋男 (1862-1940) 吳式第2代傳人 籍貫:山東掖縣 師承:全佑  傳人:約11位直系傳人

全佑吳式創始人 全佑

全佑男 (1834-1902) 吳式創始人 籍貫: 師承:創始人 傳人:約8位直系傳人   全佑 全佑(1834年-1902年)為滿族人,姓烏佳哈拉,為吳氏太極拳(又稱吳家太極拳)的奠基者。全佑從學於有楊無敵之稱的楊露禪(1799年

和兆元 和兆元

和兆元男 (1810-1890) 和式創始人 籍貫:河南省溫縣 師承:創始人 傳人:約2位直系傳人  和兆元,1810-1890。和兆元乃河南省溫縣趙堡鎮趙堡村人,出身中醫世家。幼時受家鄉習拳之風的影響,捨棄功名,從本鎮陳清萍(溫縣趙堡鎮趙堡村人),習太極拳十栽,悉心苦練,盡得真傳。之後,太

齊閣臣 齊閣臣

齊閣臣男 (?-?) 吳式第2代傳人 籍貫: 師承:全佑  傳人:約0位直系傳人  

常遠亭 常遠亭

常遠亭男 (1860-1918) 吳式第2代傳人 籍貫: 師承:全佑  傳人:約1位直系傳人  

侯得山 侯得山

侯得山男 (?-?) 楊式第2代傳人 籍貫:北京 師承:楊露禪  傳人:約0位直系傳人  楊祿禪初來北京即落腳天義順御醬園張家教拳。天義順醬園老闆與把式侯德山一同跟楊祿禪學拳。張鳳吱很用心學太極拳,進步很快。他的醬菜把式侯得山就跟看學練,也學的很好。傳說《張氏隨筆》就是天義順醬園老闆與把式侯

楊露禪楊式創始人 楊露禪

楊露禪男 (1799-1872) 楊式創始人 籍貫:河北永年縣 師承:創始人 傳人:約7位直系傳人 楊露禪(1799—1872年),名福魁。河北廣平府(今永年縣)人。自幼好武,因家貧,迫於生計,在廣平府西關大街中藥字號「太和堂」中幹活。這藥店為河南焦作溫縣陳家溝人陳德瑚所開。陳見楊為人勤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