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七放火神把子放火把的由來 送火神保平安
2025-07-16 12:55:10
在我國民間存在有許多的傳統活動,每一項事情每一項活動的舉行也使我們的生活變得豐富多彩。而在春節期間正月初七當天有放火神把子的說法。在這一天人們送火神保平安也十分的熱鬧,這究竟有何由來呢?
正月初七放火把
火神節是神話中火神民間俗神信仰中的神祇之一,中華各民族都有火神祭祀的風俗。但是,各民族傳說中的火神形象和來歷行事差異甚大,相關的信仰民俗也有不少區別,甚至在火神崇拜緣何而起這一關鍵問題上,專家們的觀點也互相有分歧,相爭不下,至今沒有唯一一個統一的說法。
初七送火神的講究
送火神是民間傳統的習俗之一。正月初七這天人們要「送火神」,孩子們選一根兩米左右的木棒,用麥秸將其綁住,這就是所說的「火神」。黃昏時分,在家門口點著「火神」的一端,孩子們抱著「火神」的另一端跑向離家較遠的地方,直到燃燒殆盡為止。這個活動寓意於將「火神」送出家門,一年之內家裡沒有火災隱患的出現,出現可以平安。
大年初七的風俗
1、拆天地棚子。山東莒縣一帶,正月初七俗稱"人七日」,有」拆天地棚子」之年俗。這天早晨,每家百姓敞開大門,並將除夕入夜時放置的」攔門棒"(一 根適當粗細,比大i門口稍寬些的木棒,放置在大門口裡側的地上,傳說用於攔截不祥類靈物。
2、稱體重。有的地方,人日時,男女老少都要用鎊稱稱量體重,人的生日嘛,自然要關心一下人的身體情況。
3、戴人勝。人日節時,漢族女子用彩紙、絲帛、軟金銀等材料製成小人的形狀,戴於頭上。也貼於屏風等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