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世人
2025-01-20 12:05:08
雍正六年的四月間,正是春暖花開萬物復甦之時,也是每年府試之時。這一日河南許州府府試放榜,一時間學府外面聚集了很多看榜的學子,上榜的自是喜笑顏開早早回家報喜,落榜的卻是垂頭喪氣怏怏而回。在這群學子有一個名叫胡曉川的書生,雖然他平時勤奮好學文採頗佳,奈何一到考試的時候就發揮失常,所以年年應考年年落榜,直到快三十歲尚且連個生員都考不上,這次他擠到前面一看果不其然又是名落孫山,當即輕嘆口氣轉身就走。待回到家中猶自悶悶不樂,想著眼看快到而立之年,學業卻是一無所成,不僅愧對自己的先祖,也對不住和自己一起同甘共苦的妻子,心中越想越是苦悶,於是便出家門信步由韁閒轉散心。
當時他家旁邊有條大河,河面上架有一座石拱橋,這橋是通往縣城的必經之路,每天往來的行人熙熙攘攘,經橋底而過的船隻也是絡繹不絕,只是因為年久失修橋身有些殘破,連欄杆也斷了不少,以至於夜晚行人經過此橋的時候時而有因天黑失足落水丟了性命的。此刻胡曉川不覺已經走到橋上,低頭一看正看見十數人在河邊圍在一起,其中一個少婦還在嚎啕大哭,一問之下方知這少婦的丈夫昨晚醉歸,經過此橋時腳下一個踉蹌失足不慎跌落橋下喪了性命,他的妻子見丈夫徹夜未歸,今早尋至橋下發現丈夫遺落的鞋子,這才知道自己的丈夫已經命喪黃泉,因此在這哭天搶地尋死覓活。胡曉川眼見此景也感心中惻然,他雖是一介文弱書生,卻也是個古道熱腸之人,此刻想著反正自己又考不上功名,與其在家中碌碌無為倒還不如多做些善事,於是便起意想要募集錢財重新將橋修繕一下。
第二日一早他就在橋頭放了一張桌子,自己寫好緣由告示放上功德簿向來來往往的路人募捐,可是一天過去看的人多捐得人卻一個都沒有,胡曉川見狀並不氣餒,以後每日無論颳風下雨都堅持去橋頭募捐,沒想到經過一年多的時間願意出資相助的人是寥寥無幾,募來的錢兩和需要重新修繕的花費相比猶如杯水車薪。胡曉川見狀心中憤怒不已,便對眾人說道:「此橋若是不修,必將釀成大禍。我既然倡議在先,就不能因為沒人願意好善樂施而作罷,我家尚有田地數十畝,就算全賣了也要憑一己之力將橋修好,這樣也算了了我的一樁心願。」當下不顧家中嬌妻幼兒,將數十畝田地全部賣掉,以售田所得請來工匠購買材料,將所有精力都花在修繕石橋上,歷經半年多原本殘敗不堪的石橋終於煥然一新,不僅比以前更加漂亮而且也更加堅固了,自此以後也再沒有行人失足落水。胡曉川雖然做了一件大善事完成了自己的心願,但是家裡也為此逐漸貧困,剛開始一家三口還能勉強餬口,到後來竟然是朝不保夕有了上頓沒了下頓,日子過得苦不堪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