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的智慧作文
2025-02-02 04:10:08
一位哲人曾說:「分享的幸福是雙倍的幸福,分擔的痛苦是一半的痛苦。」
——題記
一、無私的精神
他的家庭比較富裕,在讀大學的時候每個星期從家裡返回學校都會帶上六個蘋果,宿舍裡的同學以為每人一個,結果是他自已一天吃一個。蘋果是他的,當然大家不能搶,但是從此他給大家留下一個印象,就是他極為自私,後來,他的幾個同學成立了創業團隊,他也想加入其中,可大家一商量,一致認為他不能加盟,原因很簡單,因為他在大學的時候從來沒有體現過分享精神。
這是俞敏洪教授在北大演講時說的一個故事。的確,樂於分享,是一種心胸寬廣無私的表現。因為這種寬廣和無私,我們的世界才會變得很大。
二、桃子的啟示
曾經有一個父親問他的三個兒子說:「如果有兩筐容易腐爛的桃子,該怎麼樣吃才能使容易腐爛的桃子不浪費掉一個呢?」
大兒子說:「先挑熟透的吃,因為那些容易爛掉。」「可等你吃完那些,其餘的桃子也要開始腐爛了」,父親立即反駁到。二兒子思考再三說:「應先吃剛好熟的,先揀好的吃唄!」「如果那樣的話,熟透的桃子會很快爛掉。」父親把目光轉移到一直沉默的小兒子身上,問道:「你有什麼好辦法嗎?」他思考片刻說道:「我把這些桃子分給鄰居們一些,讓他們幫著我吃,這樣就會很快吃完而不會浪費一個桃子。」父親十分滿意,不住的點頭。
他就是現今聯合國的秘書長潘基文!潘基文曾在不同場合說起桃子的故事。在我們與別人分亨的同時自然也會得到別人的回饋,只有那些被用於分享的桃子才會永久保鮮。
有一位名人說:「兩個人交換一種思想就讓兩個人都有了兩種思想,而相互交換一個蘋果,卻各自還是只有一個蘋果。」其實在我有很多的時候給你一個,而在你有很多的時侯自然會回送我一個。儘管數量不變,但我們卻都為蘋果保鮮了。
甘於分享是豁達,懂得分享是智慧。只有分享自已才可以凝聚他人,學會分享,我們的人生將會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