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亭冤魂
2025-02-17 01:13:26
清光緒年間,英法聯軍攻陷北京。光緒皇帝和慈禧太后,惶惶如喪家之犬,喬裝改扮逃離京城。一路上饑寒交迫,險些凍餓而死。幸好在張北鄉下遇一老嫗,用粗茶淡飯熱情款待。老嫗身邊有一對雙胞胎孫兒孫女,剛剛六歲,孫子叫金哥、孫女叫玉妹。慈禧端詳兩個孩子,不由湧出愛憐之心。她將自己佩戴多年的一對玉鐲,親手給兩個娃娃戴在手脖子。兩個天真的孩子很懂事地向西太后鞠了一躬,連說:「謝謝奶奶!」慈禧拉著兩個孩子的小手,面帶微笑:「乖孩子,也算咱今生有緣,奶奶一定帶你們進京好好玩。」慈禧當時隨便說說,不料後來竟應驗了。
再說英法聯軍燒毀了清漪園,把慈禧疼得如同剜肉割心。她想:這些洋鬼子毀了我的園子,我偏要在萬壽山修建一座銅亭讓你們瞧瞧,我大清江山固若金湯。這銅亭既鎮洋妖,亦懲戒家奴。
可修銅亭不是空口說白話就能辦成的,到哪兒去籌措這麼巨大的一筆款子呢?老佛爺為此食不甘味、夜不成眠,整天長籲短嘆,為修亭子的事發愁。大太監李蓮英悄悄附耳向慈禧獻計道:「羊毛出在羊身上,還不是取之於民麼!」
慈禧一聽兩眼一亮,小李子說得有道理!於是立即傳下御旨:在頤和園東宮門外,擺九九八十一口大缸,凡是出入宮門和路過此處的官兵臣民,一律往缸裡投一枚銅錢,投放得越多,就表示對朝庭越是忠心耿耿。」
這御旨一傳下來,就苦了附近的窮老百姓。他們寧願多走些冤枉路,繞過東宮門,也不投一枚銅錢。那些拍馬溜須的大臣們,為了官運亨通,相爭著把整袋整袋的銅錢倒進缸裡。只一年工夫,那一枚一枚的制錢、銅子,已經裝滿九九八十一口大缸,一過秤,超過四十萬斤。
慈禧命人把銅錢運到山上,又徵集匠人修築銅亭。這些匠人都是能工巧匠,但是在澆鑄四角立柱時卻遇到了麻煩,只見立柱剛剛澆鑄豎起,眨眼間就倒了。如此三番五次都立不穩,工匠們一個個束手無策。
監工大臣將此事奏報內宮,慈禧心中不由一驚:得罪了哪方神聖?還是選址風水不對!於是,讓人請來了一位風水先生。這位先生裝模作樣,在山上山下,山前山後轉悠了半天,才回宮復命。
他先說亭址選得倒不錯,只是山中陰氣太盛,不時有鬼魂作祟,需將同年同月同日生的兩對童男童女,埋在銅柱底下,方保銅亭萬古長存。慈禧聽了揮了揮手:「你跪安吧,我自有安排。」
慈禧有何良策?原來她忽然想起逃難途中遇見的金哥玉妹。至於另一對,李蓮英當仁不讓,他要親自下去挑選金童玉女進宮。
這一天,金哥玉妹剛剛從學館歸來,見家門前拴著兩匹快馬,心中想:哪裡來的騎馬的親戚呀!兄妹兩個止不住好奇心,飛快跑進家門,見穿著黃馬褂沒有鬍鬚的兩個人,在細聲細語和奶奶拉呱呢。奶奶雖然強歡作笑,卻淚流滿面,見孩子歸來,緊緊把他們抱在懷裡。來人再三相勸:「老人家,老佛爺待見這兩個孩子,讓他們進京共亨榮華富貴,多大的福份。以後說不定還把您接過去呢…… 1 2 下一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