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民族風俗的作文
2025-01-13 02:17:08
描寫民族風俗的作文應該要怎麼寫呢?下面就隨小編一起去閱讀描寫民族風俗的作文,相信能帶給大家啟發。
第一篇:描寫民族風俗的作文
我的家鄉在浦城,這是個很小的縣城,但僅管如此,浦城的人民一直崇尚著中華的傳統民俗,這表示著大家對祖先的尊重。
那我就先從春節開始說起吧!除夕之夜,家家3點多就開始吃年夜飯,「蛋卷」是必不可少的一道菜,它的顏色是金黃色的,象徵著家家年年都繁榮,兒女能夠孝敬長輩。吃完晚飯後,我們是從不出門的,聽奶奶說:「若出了門會把大家的好運給帶走的。」雖然我們不能出門,但是在家中,我們不能出門,但是在家中,我們依然能夠玩的有聲有色。大人們在家中打牌打個通宵,孩子們放煙火放得起勁!這表示大家的好運年年,財運年年……
除夕過後,換來的正月初一也是很受人歡迎哦!早晨起來,洗漱完畢後就先喝一杯「桂花蜜」,這是我們孩子的最愛,味道甜甜的,香香的……這表示希望大家的日子過的紅紅火火,甜甜美美……
吃完飯後就給長輩們拜年,長輩們就要包壓歲錢,孩子們得到壓歲錢後可開心了,但初一至初三是不可以亂花錢的,這又代表著大人們在這一年裡很難很難掙到錢,運氣也不太好……給長輩們拜完年後,女孩在家幫父母幹活,男孩就跟隨大人們去各自的親戚好友家去拜年,大家都過的十分開心。
而正月初四,全家人都要去山上的廟裡去燒香,給菩薩請安,讓菩薩保佑子孫滿堂,兒女們的生活更加幸福美滿……過了初六,大家就一切都恢復正常了,大人們工作的就繼續工作,孩子們該去複習功課,迎接新學期的到來了,這個春節是令人難忘的。
第二篇:描寫民族風俗的作文
我家鄉是在美麗的三江平原----潮汕。潮汕三面背山,一面向海,地處獨特,自唐以來,英才輩出、人文厚重,宋「前七賢」明「後八俊」,也因此潮汕被稱為「海濱鄒魯」。
俗話說「有潮水的地方就有潮汕人」,潮汕話作為一種文化載體,繼承與傳承了潮汕地區千年的傳統文化,祖祖輩輩薪火相傳,締造了獨具一方的潮汕風情。如潮樂、潮劇。潮劇是中國十大劇種之一,廣東三大劇種之一,有「南國奇葩」的美譽。作為一種獨特的地方文化戲曲,潮劇用潮汕話來演繹。
作為潮汕傳統文化的另一典型代表潮汕工夫茶是我國古老的茶文化最有代表性的茶道,對於茶具、用水、沏工以及泡法都十分講究,自有一套嚴格的程序,故曰:功夫茶。功夫茶的步驟主要有納茶、候湯、衝茶、刮沫、淋罐、燙杯、灑茶、敬茶以及品茶。在我們家鄉每家每戶都有茶具,有客人去串門都要以茶會客。功夫茶品的不僅僅是茶而已,更是一方風情、一種文化。喝的是茶,品的卻是一番人情世故,所謂「茶薄人情厚」。
在我家鄉潮汕地區,尤其是在潮汕的農村地區,到了農事活動的時候,為了祭祀神靈,祈求神靈保佑,就會有英歌舞的表演;春節期間的遊神,秋收後的慶功或者祭祀民俗活動,我的家鄉也保留著英歌舞這種節目。而現在,英歌舞從以前祈求神靈保佑的儀式變成了慶祝喜事的活動。這種叫做「英歌」的化妝歌舞表演,一直深受當地群眾歡迎。潮汕英歌舞是一種令舞者、觀者都能渾身震顫、熱血沸騰的民間舞蹈形式。「鑼鼓響,心蓬淺」描繪的就是英歌舞帶來的那種群情昂奮、爭相觀看的熱鬧場面:英歌鑼鼓一響便觀眾如潮,猶如一大朵彩雲在漂浮、移動。舞者時而穩如泰山,時而舞若銀蛇,時而如雄鷹展翅,時而如猛虎下山。那鏘鏘鑼鼓聲,與感召力極強的螺號聲、舞者的吆喝聲此起彼伏,震撼大地,氣衝藍天。這和諧的舞與鼓,組成了潮汕文化的一道亮麗風景線。
潮汕飲食文化作為嶺南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以豐富多樣,無所不食而名震南粵,享譽全國。它的形成既有歷史文化的影響,也與獨特的地理環境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潮汕人有別具一格的食俗,例如日常特別喜愛吃粥、有以大米粉製作的名目繁多的食品、喜愛以醃製品為主的佐餐小菜(鹹菜、菜脯)以及製作精緻的特色小食(蠔烙、肉丸等)。除了這些日常食俗,潮汕地區還有很多獨特的節日食俗。每年的正月初七這一天,潮汕的舊俗是要食七樣菜,也叫七羹湯。所謂七樣菜就是將大芥菜、厚瓣菜、芹菜、蒜、春芹、韭菜、芥菜這七樣菜放在一起煮來食,它的意思是「發大財,人長久」。此外,七樣菜的現實意義在於,這七種富含維生素的蔬菜,對於過年期間大量吃食肉類的人來說,猶如人體內的清道夫,能起到消化開胃,清腸通便的作用。農曆五月初五吃粽子的習俗是從中原傳下來的。這一天,潮汕人家普遍吃粽子、梔粽,有的地方還吃涼粉粽,潮州鳳凰山則習慣吃「枕頭粽」。除了吃粽子外,潮汕不少地方還用伸骨節、使君子葉、真珠花菜、雞蛋、豬肉等一起煮湯吃,能起明目、去熱毒、驅腹蟲的作用。中秋佳節潮汕各地有中秋拜月的習俗,有「男不圓月,女不祭灶」的俗諺。
晚上,皓月初升,婦女們便在院子裡、陽臺上設案當空禱拜。銀燭高燃,香菸繚繞,桌上還擺滿佳果和餅食作為祭禮。特色的應節食品就是芋頭。潮汕有俗諺:「河溪對嘴,芋仔食到」。八月間,正是芋的收成時節,農民都習慣以芋頭來祭拜祖先。此外還有芋頭加工而成的如雪如冰,觀之令人悅目,食之香脆得連舌頭都咽下的翻砂芋。冬至節的一種特色食品是冬節圓,很有講究,一般冬至前幾天便做好,要捏得大小不一,名為「公孫父子圓」寓意一家大小團圓之意。拜神後,一家人圍臺而食湯圓,潮汕民間都有這種說法,那就是:吃了冬節丸,便算長一歲了。
家鄉的風情文化多種多樣,又獨具一格,我以深深的愛上這片熱土,愛上這裡無窮的「風情文化」,愛的深沉,歡迎更多朋友到我家鄉旅遊做客。尤其是「吃貨」的你們,不能錯過哦,期待你們----潮汕人民歡迎您!
[描寫民族風俗的作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