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愛家鄉的特產作文
2025-02-09 03:33:09
導語:說起我的家鄉的特產可多了,想到我的口水都流出來了!小編收集我愛家鄉特產作文,歡迎閱讀。
第一篇:我愛家鄉特產
我家鄉的特產是桃子,我們唐莊的桃子在新鄉市是非常有名的,它生長在春天、夏天、秋天、冬天,從不停止,下面讓我來介紹一下桃子的生長過程吧!
春天,粉紅色的花瓣像一個個害羞的小姑娘,風吹動著這些花瓣,我仿佛聽到了這些害羞的小姑娘正在嬉戲說笑呢!
到了夏天,就是農民伯伯最忙的時候了,他們要包桃子了,包好的桃子像一個個小餃子一樣,等包好了之後,再過一個月,就可以賣桃子了,要知道在夏天賣桃子是非常累的,他們先要採摘,然後再裝,農民伯伯的汗水就像斷了線的珍珠往下落。
秋天,秋姑娘輕輕吹動著桃子葉,葉子就像一隻只蝴蝶要落下來。冬天,所在桃樹上是葉子都掉的一乾二淨的,就像一個個和尚在地上躺著睡覺一樣四季的桃樹不錯吧!
呼!我都寫累了,還是你們有空去看看我們唐莊的桃樹和桃子一年四季是變化吧!
第二篇:我愛家鄉特產
我家住在東臺市的一個小鎮,典型的水鄉小鎮。家鄉人傑地靈、地肥水美。這裡的特產很多,其中最出名的要算東臺臭豆腐和魚湯麵了。
先為大家介紹下東臺臭豆腐吧。「東臺臭豆腐」可是很有名的喲,每當在鹽城、建湖看到「東臺臭豆腐」的廣告牌時,作為東臺人,我都會自豪地對身邊的人說:「看,這就是我們東臺的特產喲。」你可別這個「臭」字所嚇倒哦,有句話叫「聞起來臭,吃起來香」,真是太形象了。還記得第一次吃臭豆腐時,我像很多人一樣,捏著鼻子大叫起來:「這是什麼呀?這麼臭能吃嘛?」可是沒想到,師傅把臭豆腐先放到滾熱的油鍋裡炸成金黃,起泡,撈出來,再放上香菜、蒜頭、辣醬等調味料,吃起來別提有多香啦!
再來說說魚湯麵。我想聰明的你根據名字已經猜出來了吧?沒錯,就是用魚湯下的面。最講究的魚湯是用鯽魚、黃鱔的魚骨頭熬成的,乳白鮮美的湯加上手工擀成的麵條,上面撒些香菜、胡椒麵、香油、麻油、醬油,想想都讓人垂涎欲滴。每次我都能吃上滿滿的一大碗。
前段時間,和爸爸媽媽一起看《舌尖上的中國》,上面介紹了全國各地的許多美食,我真想把我們東臺的臭豆腐和魚湯麵介紹給他們,讓我們家鄉的特產走出東臺,走向全國。
第三篇:我愛家鄉特產
外皮鬆脆,圓邊酥軟,內餡爽口,獨具風味的燈盞糕,就是我家鄉的特產。
酷似古代扁圓形菜油狀的燈盞糕產自瑞安,是由米粉和黃豆組成,餡是蘿蔔絲和豬腿肉合成的。據說在元末明初劉伯溫義軍攻溫州城的和城內義軍聯絡暗號,為「等斬」糕,溫州俗話「等斬」和「燈盞」是同音。另據傳清光緒末年,溫州人陳大海、陳碎海兩兄弟,在東門陡門頭設攤炸燈盞糕。
我愛吃家鄉的特產——燈盞糕。當我第一次吃時,是在4、5歲左右。那時我大病初癒,飯也吃不下。那時爸爸帶我去吃燈盞糕。我本來不想吃的,可是,那撲鼻而來的香氣讓我的味雷蠢蠢欲動,情不自禁地咬了一口。哇!好好吃哦!燈盞糕的外邊脆脆的,裡面的蘿蔔絲鬆軟可口,真是獨具風味啊!我狼吞虎咽地吃起來。
燈盞糕的做法十分獨特。是先將大米、黃豆浸泡二個小時,然後磨成米漿,白花花的,十分漂亮。一層漿刷在特製的圓形勺裡,再把蘿蔔絲和豬腿肉放上去,打上一個金黃的蛋,然後再刷上一層漿,最後放入滾燙滾燙的油鍋裡。油炸時,漫溢成圓狀的米漿在沸油中迅速發酵,充氣成圓頂形,漸離圓勺浮出油麵。
每一次我去買燈盞糕時,都是大排長龍的。有一次,一個老外吃了都豎起大拇指,讚不絕口呢!
快來吃我們家鄉的特產——燈盞糕吧!
第四篇:我愛家鄉特產
我的家鄉,有成千上萬的寶物散播在大街小巷,而我獨愛各式各樣,口味不同的糖。
龍鬚糖、粽子糖,兩者都因其形得其名。龍鬚糖外層有千絲萬縷的白糖,很像龍鬚;粽子糖看上去就是迷你粽子,晶瑩剔透,玲瓏可愛。這兩種糖都很甜,每當我心情苦悶時,含一兩顆,心情頓時好了許多。
但這兩種糖可不能多吃哦,會長蛀牙的。我再來介紹兩種好玩的糖。
麥芽糖。蘇州的麥芽糖可好玩了,它不是小販賣的一塊塊的硬邦邦的糖,而是由兩根竹籤纏繞住的軟糖。
其實,它應該就是硬邦邦的糖熬化後的樣子,相當於物理上說的熔化,變成糖糊後還要繼續以一定溫度加熱。要不然,它們又會變硬的。如果你要買,賣糖的店主就會用兩根竹籤伸到糖糊中,繞出一團給你。不僅便宜,還超好玩,繞來繞去它就是不掉。小時候見別人吃時,我還以為這是膠水。
紅糖畫。在山塘街,有位阿姨傳承著這個絕活———在板上用糖畫畫。她的攤位有一塊小轉盤,盤上是各類動物。你可以去轉一下,指針停在哪一處就做哪個動物,也可以做自己的生肖,或者乾脆把想做的動物告訴她,她就會在板上放根竹籤,用紅糖熔化後的糖汁勾勒出美妙的圖案。
這個糖畫很美,美中不足的是易碎,由於只有一根竹籤支撐,所以吃時一定要很小心。
這兩種糖最大特點是好玩,當你無聊時,不妨買一份,說不定還能給你點兒小靈感。
第五篇:我愛家鄉特產
說起我的家鄉濮陽的特產可多了!有壯饃、小尾寒羊、豆腐乾、桃園建民耗辣椒、範縣大包子、雙批油條等,說著說著我的口水都流出來了!
那我給大家介紹一下豆腐乾吧!豆腐乾是豆腐的再加工製品,鹹香爽口,硬中帶韌,久放不壞。豆腐乾營養豐富,含有大量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還含有鈣、磷、鐵、等多種人體所需的礦物質。豆腐乾在製作過程中會添加食鹽、茴香、花椒、大料等調料。
我的家鄉不僅有耗辣椒,還有範縣大包子,北魏時期,孝文帝在一次考察民情時品嘗了範縣大包子,感覺其味美可口,贊為「天下第一大包子」。北宋時期,水泊梁山好漢張青和孫二娘在範縣以開小店為生,熬稀飯,做包子,迎接來往的英雄豪傑。因此深受當地百姓愛戴,他們所做的包子也隨著他們的名氣傳播開來。
還有壯饃,顧名思義,壯饃,壯著也。有民諺「上面烘,下面烤,女人吃了不撒嬌,男爺們吃了好槓腰。」壯饃是乾糧之中巨無霸,其「味」之香、其「勁」之足,非親口品嘗,難知滋味,真是越嚼越香,越香越嚼,而且香在心裡,美在口中!
歡迎大家常來濮陽做客!
更多相關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