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作文:家鄉的清明節
2025-02-06 22:45:09
導語:清明節又稱踏青節,在這一天,人們要帶酒食果品,紙錢到墓地去悼念已逝的親人。小編整理有關家鄉的清明節作文,歡迎閱讀。
第一篇:家鄉的清明節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每當我聽到這句詩,我總會想起自已第一次上墳時的情景。
那是一個星期六,我迅速穿著打扮好,只聽媽媽一聲響:「準備……出發!」
我衝出家門,外面下著濛濛細雨。樹上閃動著晶瑩的露珠。經過長途跋涉,我們終於來到大山,那兒山路很陡,一不小心,就會摔跤。路旁有許多大樹,有的樹枝交杈還真有一分陰森;有的樹很筆直,像草原的哨兵一樣;有的樹彎著腰,不肯抬頭。……
我們來到一個花草茂盛的地方。裡邊有一所墳,上面已被花草遮得看不見。爸爸用鐮刀把上面的花草割掉。「咦,這是誰的墳?」在一旁的妹妹說話了。「是你外公的。」媽媽笑著說。「你外公死早了,你媽媽才六年級,外公就死了。」爸爸說。我心想:不做點工作,盡讓外婆做,就這麼死了。我有點恨外公。但是,是因為他經常工作而死的。」爸爸接著說什麼,我嚇了一大跳。為自已說的那些話而感到慚愧,是外公給了我上學的機會,他為什麼那麼早就死了呢?想著想著,我臉上流出了水不知那是細雨還是淚水。因為,我知道,在我面前的不是一所墳,而是外公。
「快來給外公做新衣啦!」妹妹說。我一下子醒過來。好!就用行動改正那些說過的話吧!我下定決心。
爸爸拿來一個白東西,叫我們把它花開,我仔細的花著。一張紙沒分開,都逃不過我的眼睛,忙了一陣子,我終於把紙都分開了。爸爸拿出事先準備好的竹竿,把白紙拴在上面,三下兩下跳到墳上把它插進墳裡。看著那潔白的紙,我非常高興。
「燒紙錢嘍!」那多嘴的妹妹又在那兒叫了。我拿起一板紙,仔細地花著。可妹妹卻硬一張都沒花開,總三四張的挨在一起。我又把她花的重新加工了一遍。紙已經燒完,我們準備磕頭了,查了火有沒有滅,才叫我們去磕。
我雙腿跪下,磕了三個頭,並下定決心:外公,我一定要用我的成績來報答您。
我喜歡家鄉的清明節!因為,每年,都能來看望那慈愛的外公。
第二篇:家鄉的清明節
是他,楊靖宇——東北抗日聯軍總司令。在日軍的瘋狂圍剿下,50多天作戰40多次的抗日聯軍陷入困境,幾乎彈盡糧絕。戰士們只好以草根、樹皮充飢,甚至衣中棉絮。日軍曾千方百計誘其投降,但楊靖宇堅定地表示:「為了中華民族的解放事業,頭顱不惜拋掉,熱血可以噴灑,而忠貞不貳的意志是不可動搖的。」
是她,趙一曼——紅槍白馬女政委。她負傷被日軍逮捕後,敵人立刻對他進行審訊。此時,傷口源源不斷流出的鮮血浸透了棉衣,她依然滔滔不絕痛斥日寇侵佔中國東北的暴行。負責審訊的日本人惱羞成怒,竟用竹籤從她的指甲縫中釘進去,用鞭子抽打趙一曼的傷口。使她差點昏死過去。日軍將她送進醫院,傷勢剛有好轉,日軍又在病床前審問,趙一曼依然堅貞不屈,日軍對她拳打腳踢,使傷口再度破裂,趙一曼又陷入昏迷中。多次審問均無果而終,日寇決定於1934年8月2日槍斃趙一曼。臨刑前,她高呼「打倒日本帝國主義」,「中國共產黨萬歲」,壯烈犧牲,時年31歲。
是他們,狼牙山五壯士…正是有了這無數的烈士英雄,才有了新中國的誕生。
淚可以灑,血可以流,頭顱不能低下。中國人的血脈流淌著不屈和頑強的精神。多少榮辱,多少艱辛,多少犧牲,我們的先輩用血、用汗,用寶貴的生命鑄就了東方大地上不屈的中華魂!我們一定要繼承革命先烈的遺志,珍惜來之不易的學習環境,好好學習,報效祖國。借這綿綿清明雨和縷縷清明風,送去我們綿綿不斷地思念和深情地呼喚,浩浩中華魂,魂兮歸來!
第三篇:家鄉的清明節
又一個清明節,又一個緬懷先烈的日子。我們來到了墓前,祭奠長眠在這裡的先烈的英靈。
站在烈士墓前,我們心潮起伏,思緒萬千。革命先烈們有的為了民族獨立和國家尊嚴獻出了寶貴的生命;有的為了徹底埋葬舊世界,建立社會主義新中國而前赴後繼,英勇作戰,拋頭顱、灑熱血;也有的在和平建設時期,為了祖國的繁榮富強而獻出青春和熱血。
先烈們,在中華民族面臨生死存亡的危險時刻,是你們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築起了長城,與日本帝國主義侵略者進行著拼搏。你們倒下了,但成千上萬「不願做奴隸的人們」站起來了,他們高唱著「義勇軍進行曲」,去繼承你們未完成的事業;先烈們,是你們把對國家、對勞苦大眾的愛化作戰鬥中同敵人拼殺的精神力量,不怕犧牲,勇往直前,建立了人民當家作主的新中國;先烈們,在社會主義建設最需要的時刻,又是你們拋去了家庭和個人的一切,毫不猶豫,挺身而出,把寶貴的生命無私地獻給了祖國和人民,把滿腔的熱血灑遍祖國大地。
面對你們,我們怎麼能不肅然起敬?你們的輝煌業績,將深深地刻在史記上!你們的英名將與日月同輝,與江河共存!我們敬慕你們,無私奉獻的英雄!正是因為有了你們這些無數的革命先烈,有了你們的崇高,有了你們的無私才有了今天的和平環境,才有了祖國的繁榮昌盛。
戰爭的年代照就了烈士們的勇敢與堅強,和平美好的環境為我們提供了學知識、長才能、為祖國奉獻的機會。我們有信心,因為我們有榜樣!同學們,我們是時代的幸運兒,我們應該懂得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我們更應該懂得所肩負的歷史責任和歷史使命。我們要愛自己,更要愛祖國,我們要發奮學習,為她增光,為她添彩!
同學們,讓我們繼承先烈的遺志,為家鄉的建設、為祖國的繁榮富強而努力學習,共創美好明天!
第四篇:家鄉的清明節
又是一個放假的星期六,也正好是一個清明節的前幾天,為了讓我們也能祭拜祖先,所以全家便提前了幾天來掃墓。但這次掃墓並不像以前那麼單純,這次掃墓也許會帶給我們許多快樂的事情。
一路上,我們再次聞到了農村獨有的風味——「空氣清新」。在繁華的城市裡什麼都好,唯獨空氣受著工業的影響而變得到處是一層煙霧,讓這天空慢慢地變成了灰色,那清新的味道從此在城市裡消失了。回到了這裡,感到在我們頭上的天空是那麼的藍,白雲是那麼的白,我真想永遠的生活在這片天空下,享受在城市聞不到的味道。看完天空,再看看在我身旁的山,真是不能聯想。山上,一棵棵野松挺拔的生在懸崖陡壁的土裡;一簌簌映山紅向我們吐出它的新枝,在春天的陪同下,花蕾漸漸的長出來,仿佛在向我們報到春的來臨;梨樹的枝頭上長滿了白梨花,在春風的呼喚下把它小小的花瓣灑入人間,在路上鋪上了一條白色大道,好像正歡迎著我們在它這裡通行。春天的氣息注入到我的腦海間,讓我心曠神怡。
觀賞完美好春光後,我們開始自己的安排——做竹筒飯。心靈手巧的姑父早就把應該帶的工具給帶來了。「噠噠噠」傳來了姑父砍竹子的聲音,隨後又開始鋸,經過了一番周折後,終於可以把竹筒飯放在火上烤了,我們耐心的等待了好一會兒,竹筒飯終於烤好了,肚子已經哇哇叫的我們,迫不及待地吃了,因為大家都沒有經驗,所以,有的竹筒飯還是半生半熟的。這可害死我了,不能過癮的嘗到竹筒飯的香味,但這總給我們吸取了一點教訓,讓我們下一次做竹筒飯更好了。
吃完飯,我們上山了,我們帶著沉重的心情,爬上很高的山,來到墳墓前,向老祖宗祭拜,求著老祖宗的保佑,讓世界太平,讓臺灣回到祖國的懷抱,讓公平來結果這場無必要的戰爭。也讓我們這些小荷才入尖尖角的孩子能取得好成績,不辜負你們這些長輩對我們的期望;也讓全家健健康康,開開心心……按著次序辦完後,我們向著太公太婆說著再見,便又下山了。
一天的路程在這裡結束了,我們也又得回去吃晚飯了。「哎!」時間過得真快呀!一眨眼,一天又這麼結束了。
第五篇:家鄉的清明節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時間過得飛快,一年一度的清明節有到了。清明節又稱踏青節,在這一天,人們要帶酒食果品,紙錢到墓地去悼念已逝的親人。
今年清明這一天,天氣特別好,可不像詩句上說的那樣。那天我起了個大早,因為我們一家人要一起去掃太爺爺的墳。剛出門時,感覺心情特別好,一路上蹦蹦跳跳的,像剛出籠的小鳥,因為這是我第一次上山掃墓。可從大人的表情上看,可沒我這麼高興,也許是去掃墓的原因吧。
在山腳下,我覺得和別的上沒什麼兩樣,可到了半山腰可就不一樣了。那裡雜草叢生,雜草高出了我一個頭。走著走著,我們來到了太爺爺的墳墓前,在墳墓的周圍到處是一些樹枝和雜草,它們仿佛懂得掃墓人的心情似的沒有生機。
我們先把墳墓的周圍的草除一除,接著在墳墓上用些小泥塊壓上黃紙,擺上供品,點上香,我們輪流給太爺爺磕頭。爺爺在墳前念念有詞,報告著這一年來家裡的大事,還請太爺爺保佑全家大小平安。我想:在此長眠的太爺爺一定聽到了我們的話的,他一定感到欣慰,一定會保佑我們的……
最後,我們在墳墓前的空地上把紙錢燒了,等燒完了還用帶來的水滅了火星。因為太爺爺墳前有一座涼亭,我們就坐在涼亭裡吃東西。爺爺還把吃完的蛋殼撒在墳墓上,我好奇地問:「爺爺,為什麼要這樣呢?」爺爺說:「表示祖先和我們在一起啊!」死人明明就在這嘛,怎麼會和我們在一起呢?也許他活在爺爺的心中吧!我似懂非懂地點點頭……最後爸爸再檢查了一遍,我們就下山了。
在下山的路上,大家有說有笑,心情非常輕鬆。回來時我想:原來清明節是表示對先人的懷念日,也是家庭團聚,也是踏青賞春的好機會。
今年的清明節我過得特別有意義,明年我一定再來掃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