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愛的奉獻作文
2025-02-03 17:29:09
母愛就是不求回報,無私地為你奉獻。母愛是溫暖的,它溫暖著你的心,讓你健康快樂的成長。
草原上的媽媽
在神舟飛船降落的內蒙古烏蘭察布市四子王旗草原,有一位被當地老百姓稱為「好阿媽」的蒙古族婦女都貴瑪,她的事跡像大旱逢甘霖一樣,滋潤著人們的心田,向人們展現出一幅和諧、善良、友愛的生活畫卷。上世紀60年代初,3000名飢餓無助的上海
孤兒來到內蒙古草原,時年僅19歲的蒙古族姑娘都貴瑪主
動承擔起撫養28名孤兒的義務。在那個少吃缺穿沒藥的年月,都貴瑪克服了常人難以想像的困難,把他們當作自己的親生兒女,精心呵護著,使這些孩子健康成長。28名上海孤兒,沒有一個因病致殘,更無一人夭折,在那個缺醫少藥、又經常挨餓的年月,創造了一個奇蹟。她每養壯或養大一個,別人就接走一個,她經歷了28次痛苦離別。她拉扯大28個孩子,自己卻還是孑身一人。她經常接濟周圍貧困牧民,主動承擔起照顧癱瘓病人拉西斯仁的義務。在大旱之年,她把自家的羊賣掉,為其他牧民購回草料。她歷經坎坷,一生榮譽不斷;她沒有生育,卻兒女成群;她家徒四壁,卻經常為貧困牧民送去羊草。她是草原上最普通的一個家庭婦女,就像草原上的山丹花一樣樸實,心也像山丹花一樣紅。草原人敬愛的,就是這樣的好阿媽。
都貴瑪獲得中國十傑母親、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民族團結進步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
母愛奉獻
在我的生活裡總有那麼一兩個愛嘮叨的人,這其中就有我那愛嘮叨的老媽。
每天早上當我還縮在被窩裡睡覺時,媽媽的嘮叨就鑽進了我的耳朵:「真真該起床了,六點四十了。」我不耐煩地說:「再睡一小會兒。」媽媽回道:「一小會兒也不行!必須起來!」於是我慢悠悠地從被窩裡爬起來,準備洗漱。
正當我要刷牙時,媽媽說:「先漱口,再刷牙。」正當我準備洗臉時,媽媽又說:「好好洗臉,別抹幾把就完了。」洗漱完了,媽媽繼續說「快點吃飯,趕快上學。」當我把事情都搞定了,出了門才鬆了一口氣,以為媽媽不再嘮叨了,哪知道又來了「把紅領巾系好,衣服整理好。」我連忙照做。
上了車,沒想到那嘮叨聲又隨著西北風颳進了我的耳朵:「今天到的早,先去接點溫水喝。」「記住,要多喝幾杯。」「冬天了,注意保溫。」我點點頭說了聲「再見」,往學校走去。
晚上,我回到家裡,媽媽馬上來一句「先脫鞋」,我立刻換了拖鞋。媽媽把飯菜放在桌子上,全是好吃的,正當我拿著筷子快要夾到嘴邊時,媽媽又說:「洗了手才能吃。」我馬上跑到衛生間洗了個手,然後盛了碗飯。我看到一碗土豆,馬上站起來想去夾菜,媽媽的嘮叨嘴又發話了:「不要站著夾菜,多不文明啊。」我只好坐下來慢慢吃。
終於有一天老媽出差了,我差點興奮地叫出來。但隨後就意識到了沒有老媽的壞處。早上,鬧鐘定過了頭,趕緊起床,頭隨便扎了一下,早飯也沒吃,心急忙慌地到了學校,馬上被蔣相樽攔住了「沒帶紅領巾」,我只好站在教室裡寫完了作業。
更慘的是我穿的少,下午還下起了小雪,這可慘了,我又不能向別人借衣服,只能忍一步是一步了。我心裡想:要是媽媽在該多好啊!我忍著寒冷回到了家,結束了這倒黴的一天。
通過這次的經歷我明白了,其實媽媽不時的嘮叨、不時的叮囑都有一個共同的出發點,那就是――愛,我從生活中的每件小事體會到媽媽無微不至的愛,而這也正是生活中對奉獻的一種詮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