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黨95周年優秀徵文:黨在我心中
2025-02-11 00:33:09
心中有面紅色的國旗,心中有條挺直的脊梁,心中有部神聖的電影。這就是黨,小編收集了關於黨在我心中的作文,歡迎閱讀。
第一篇:黨在我心中
從小我就喜歡看日出,因為她和我們一樣,充滿了希望。從小老師就教我們唱,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告訴我們,是共產黨給了我們今天美好的生活,是共產黨給了億萬人民以希望。從那時起,我心中就多了一輪火紅火紅的太陽!
自從我戴上紅領巾,媽媽就給我講,我們是黨的少年先鋒隊,是黨和國家的希望。我感到無比自豪,我明白肩負重任,我知道道路坎坷,我相信前途似錦。
打開歷史的閥門,那逝去的歲月仿佛美麗的朝霞一一浮現:
模糊中,我仿佛看到--他從南湖的遊船走來。那南湖的航船啊,在湖光山色中緩緩行駛,一張張剛強堅毅的眼睛,仿佛看到了90年後的今天。那一句句鏗鏘有力的話語,仿佛正在描繪今天美好的家園。
依稀中,我仿佛聽到--那雪山草地的呼喚。那巍峨的雪山,無邊的草地,見證了偉大的革命先輩們勇往直前、披荊斬棘的魄力和胸懷。他們用自己無聲的語言謳歌著那曾經金刀戈馬的歲月。
輕輕的,我仿佛聞到--那黃土高原的芳香。那美麗延安寶塔,在黃土藍天的映襯下,塔鈴聲聲。讓人不禁想起延河峰火,浴血太行那一幅幅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
恍惚中,我仿佛身處北京天安門前:我聽到了開國大典上那莊嚴的宣告,這聲音是東方巨人的吶喊!它振耳欲聾,氣壯山河;中華民族從此走過了多災多難的歷史陰影,歷史由此掀開了新的一頁,神州大地上從此捷報頻傳。
我們出生在新世紀,正值祖國快速發展的大好時代。老師告訴我,所有的美好的今天,都是黨的恩惠和關懷。沒有黨,就沒有我們寬敞明亮的教室;沒有黨,就沒有我們和諧安寧的學習環境;沒有黨,就沒有我們今天美好的生活。
作為新時代的小學生,我們任重而道遠。我一定好好學習,不辜負老師和父母的殷殷期望,為肩負起建設祖國的重任打好基礎,做好準備。
請老師相信,請黨放心,我們一定能在未來建設祖國的藍圖上描繪出濃墨重彩的一筆!
第二篇:黨在我心中
在我眼中,黨就像一位母親,時刻關懷、體貼著我們;黨就像一位老師,教會了我們怎樣做人;黨就像親人、朋友,在我們為難的時刻,會向我們伸出援助之手。我們應該感謝黨,因為沒有黨,就沒有我們今天的美好生活。
黨是中華民族的英勇締造者和守護神。如果沒有黨,我們中華民族也許到今天依舊是一個黑暗的舊中國。回眸歷史,在封建主義、帝國主義和國民黨的多重壓迫之下,是我們的中國共產黨,英勇地推翻了壓在人民身上的三座大山,號召工農紅軍爬雪山、過草地,最終到達中央革命根據地---陝北,創造了驚天動地的二萬五千裡長徵,鍛造了中國共產黨大無謂的革命精神;還有那浴血奮戰的臺兒莊大捷、氣壯山河的百團大戰等赫赫戰功,也無一不是我們黨在向全世界表明:中國人民不可辱,中華民族不可欺。
黨是中華民族繼往開來的領路人。新中國成立後,在共產黨的帶領下,祖國日益強大,全國人民都過上了幸福生活。科技的高速發展使得「嫦娥一號」成功發射;「神州七號」載人飛船成功飛天;綜合國力的不斷提升,讓全世界人民的目光都聚焦「鳥巢」,為中國的發展而歡呼雀躍;和諧社會的建設,讓華夏大地一片祥和,美不勝收……這一切的一切,都是黨再次向全世界表明:中華民族在日漸強大,「中國」這個東方巨人已經脫去了「落後」的舊裝。
黨是和平的使者,是我們生命中的第二位母親。當利比亞的孩子正在飽受戰火的侵襲,我們正在愜意地享受著黨為我們制定的九年義務教育制度;當伊拉克的上空還瀰漫著彈藥的味道,我們的人民正在夕陽中享受天倫;當國外此起彼伏的戰亂讓人民苦不堪言,我們---只有我們中國人是那樣的愜意與安詳的生活著並快樂著。這一切,都源於您----倡導和平的我們的黨,我們的母親。這就是我眼中的黨,一個小學生眼中的中國共產黨。
同學們,當我們坐在寬敞的教室中學習,你是否會想到我們的學習是在為黨而學習呢?黨給了我們一切,我們理當為黨奉獻畢生。作為意氣風發的新一代,我們必須肩負起建設祖國的重要使命,勵精圖治,奮發圖強,將我們的祖國建設得更加繁榮昌盛,讓中華民族擁有更加美好、更加輝煌的明天!
第三篇:黨在我心中
心中有面紅色的國旗,心中有條挺直的脊梁,心中有部神聖的電影。這就是黨,也許這就是黨。——題記
當我沐浴在陽光下,黨的光輝灑滿全身,那是一種舒坦,一種享受。有時候禁不住要問黨是什麼?對呀,黨是什麼?是食物?是器具?還是玩偶?傻傻的問著,迴轉身看著藍藍的天空,猶豫著從嘴裡蹦出一句:「難道黨是一種信念。」
翻查過很多的文獻資料,上面很多很多的都是黨賜予的信念。很久很久看著這些文字,記憶印在腦中。
長徵途中,有位女戰士叫小董,才13歲。爬雪山是每人發一個辣椒,怕冷的人就嚼一口。小董怕辣,沒帶辣椒。小董剛爬到山半腰,就冷的瑟瑟發抖。隊員一直喊:「同志們千萬別坐下,坐下就起不來啦。到了山腰,小董實在又冷又累,但還是堅持著,終於到了山頂,小董看隊員們都滾了下去,一滾就是幾十丈,她也一屁股坐了下去,一滾,100多丈。終於成功的翻越了一座又一座的雪山。也許這就是信念,這就是黨恩賜的信念。或許有一天當我再看這段文字的時候,不會再淚流滿面,因為那個時候我已經詮釋了這就是黨擁有的信念。
同樣,也是紅軍長徵,參加過長徵的廖鼎琳老人也說出了長徵的艱苦。他說,過草地紅軍戰士都飽嘗了飢餓的滋味。剛進入藏區的時候,還能搞到牛羊,大塊大塊的肉放在從敵人那裡繳獲來的大桶鍋裡煮,雖然「沒有鹽、沒味道」,也不失為難得的大餐。草地裡就沒那麼幸福了,那時青稞只有八九分成熟,部隊要求每個人背一捆柴火和7天的乾糧。「開始一兩天,燒開水煮青稞吃。後來沒柴火了就吃生的,到最後,生的青稞也沒有了,就吃點野蔥野蒜充飢。」廖鼎琳說,當他們到達班佑後看到零零星星的「牛屎房子」,激動得歡呼起來——有人家的地方,就有希望籌到糧食了。
也許很多人不能理解這種挨餓的滋味,如果你餓了幾天就受不了了的話,那麼你的確是不能體驗紅軍的那種飢餓了。我想我會好好地珍惜糧食,因為紅軍的意志告訴了我每一顆糧食都是艱苦的結晶,都是勝利的象徵。
因為有了紅軍長徵的勝利,因為有了黨的光輝,我們的生活才會如此的美好。
當星空再次划過心空時,我敬愛的黨為我開了神聖的門。我愛那群星璀璨中的國徽,我愛那綠蔭叢中的國歌,我更欽佩那走過長徵的紅軍。而這一切都是黨的栽培,而這一切都是黨的財富,而這一切都是黨的化身。
愛黨,敬黨,尊黨。這一切都不過是紅軍留下的記憶的化身,
我愛這藍天下的鷹,愛它的執著,愛它的自信,更愛它是黨金色輝煌下的點綴猶如龍的騰躍一樣。也許這就是黨,這就是黨的信念,這就是我愛的黨,愛的信念。
更多相關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