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雙龍傳黃易全本免費(假如我是黃易淺析大唐雙龍傳之另類結局)
2023-07-12 16:07:25 2
在那些引頸企盼、四處尋覓下載的日子裡,也曾無數次地設身處地,設想黃易先生會為這部超長篇的武俠巨著安排一個什麼樣的結尾。雖然歷史早已告訴了我們答案,但我還是很想看看黃易先生如何解決這道已經知道答案的難題。畢竟知道答案是一回事,如何得出答案就是另一回事了。
誰曾想,當我終於看到答案的時候,第一個感覺就是大失所望,繼而就是扼腕嘆惜。黃易先生居然在故事高潮逐漸來臨,後續發展更加令人神往之際,來了個緊急剎車,讓「李小子」幾乎是唾手而得天下,這樣的發展令人莫名其妙之餘,也頗感難以接受。
平心而論,《大唐雙龍傳》是一部難得的武俠佳作,無論是它的整體構思,還是情節安排都有其獨到之處,更令人讚嘆的是黃易先生對戰爭場景的描寫,簡直已經達到爐火純青的「上乘境界」,令人一卷在手,便有身入其境之感。但對於其中所存在的不足,也有如骨鯁在喉,不吐不快。這大概就是人們常說的「愛之深,責之切」吧!
再反觀李唐方面,雖然奪得長安、洛陽兩大都會,但外有突厥狼軍和少帥軍虎視眈眈,內則矛盾激化,三個兒子為皇位鬥得死去活來,強弱之勢一目了然。若非師妃暄鞍前馬後地為李唐效勞,局勢可能更加險惡。在這種有利的形勢下,除了被師妃暄蠱惑的徐子陵外,根本不會有人願意投降李唐,如果部下大將都不願投降,那麼寇仲就算想脫身也不行。更有可能的是,寇仲抓住這千載良機,不擇手段挑起李唐內訌,不管是假手他人還是自己動手,只要殺死李世民,天下就是他寇仲的了。
其次,徐子陵的相勸,很大程度上是受師妃暄的影響,這一點寇仲應該很清楚。寇仲與徐子陵最大的不同,就是徐子陵性情恬淡無求,而寇仲膽大包天,視冒險為樂趣。當每個人都不看好寇仲會是個好皇帝時,也許反而會激起寇仲的男兒血性,偏要一統天下,做個好皇帝給你們看看。而對於徐子陵傾心相戀的師妃暄,寇仲更應該是充滿戒心才對。只要看看他們出道以來,屢遭師妃暄所代表的佛道兩門打壓的事實,寇仲應該可以得出結論,在他成就霸業的道路上,最大的敵人其實不是魔門兩道六派,而是這位秀外慧中的師仙子。站在敵我雙方的立場上,寇仲不去對付以師妃暄已經很難得了,難道還要聽她的話去乖乖投降,以便成全她為萬民福祉著想的「偉大情操」?
至於第三個理由,寇仲是為美人放棄江山,這就更有趣了。當初寇仲是因為初戀失敗,為了在秀寧公主面前爭一口氣而立志爭霸天下,如今卻為了能得到另一位美女的芳心而放棄天下,這樣的轉變應該可以貽笑天下了。一般來說,初戀最令人難忘,只要想想李秀寧的無情,寇仲便應該增加十分的動力去推翻李唐王朝,而不是拱手投降。至於宋玉致的想法,只能算是婦人之見,寇仲根本不必去理會。一來宋家主事的人乃是雄才大略的宋缺,並非愛好和平的宋家二小姐。二來宋玉致只有聽命嫁人,等著成為未來皇后的命運。她的意見根本無足輕重,宋缺和宋智都不會聽,寇仲為何要奉為綸音?難道就為了宋玉致那幽怨的眼神?
綜上所述,寇仲沒有理由也不應該在他事業如日中天的時刻改變心意,然後為了李世民的霸業去費心勞神。但如果不這樣寫,《大唐雙龍傳》的後續故事又如何發展呢?假如我是黃易,我會這樣寫下去。
徐子陵的勸說令寇仲很為難,雖然他不想當皇帝,但事情一旦發展到那一步,就不是他想不想的問題,只要看看那數十萬鬥志昂揚的將士,寇仲將別無選擇,只能將他和徐子陵的兄弟之情放在第二位,不但要拒絕徐子陵的勸說,還要全力以赴爭取最後的勝利。
李世民無疑是寇仲最強勁的對手,雙方在戰場上的交鋒難分上下,但李唐的內鬥卻是他的致命傷。只要寇仲暫緩進兵北方,表面和大唐修好,暗中挑撥離間,那麼,比寇仲更想李世民死的李建成和李元吉會迫不及待地動手除掉這個眼中釘。以李淵的優柔寡斷和魔門在長安的勢力,李世民縱然有師妃暄和徐子陵相助也很難保全。不妨設想一下,如果魔門的毒計得手,李世民發現他自己命不久矣,而下毒的是他的兩位兄弟、默許支持的又是他的父皇李淵,那麼他又會如何?
面對突厥狼軍的威脅和大唐的興衰,李世民作出了一個驚人的決定,將手上所有實力交於寇仲,讓寇仲來代替自己完成統一天下和抵禦突厥狼軍的重任,而唯一的條件則是寇仲必須以李世民的面目出現,以免引發大唐的全面危機。
寇仲起初當然不肯,冒名頂替畢竟不是好玩的,何況還要頂替一輩子,讓假寇仲向他這個假秦王臣服,這將置他這個真寇仲於何地?不過面對徐子陵的苦苦相勸,當然還有師仙子的仙駕親臨,不過這次她卻是要大力支持寇仲登上帝位了。
在這種情形下,,寇仲只有答應,以秦王的身份出現在長安,與各路妖魔鬥智鬥勇。
憑藉手中強大的實力,寇仲發起「玄武門之變」,將李建成和李元吉一鼓擊殺,李淵縱然知道了真相,也已無力回天,只能將錯就錯,認下寇仲這個「兒子」,從此深居幽宮,不問政事。
寇仲奪取政權之後,依諾以秦王身份登上皇帝寶座,改元「貞觀」,效法李世民生前所為,輕瑤薄賦,與民生息,終於開創一代盛世。
「邪王」石之軒眼見大勢已去,心灰意冷之下,甘願死於石青璇之手以贖前非。而石青璇察覺徐子陵心中始終不能對師妃暄忘情,芳心破碎,悄然遠走。徐子陵深感懊悔,立誓終生不娶,在「淨念禪宗」了空大師感悟下,毅然遁入空門,法號玄臧,此後遠去天竺求取真經,廣傳佛法,終成一代高僧。
而以官官為首的魔門各派,則向寇仲全面臣服。為安撫魔門,寇仲娶官官為妻。師妃暄雖覺不妥,卻已無力阻止。待寇仲死後的若干年,官官則趁勢而起,以「則天大帝」的名義君臨天下,終於完成了魔門亙古以來的夢想……
也許我設計的結局過於牽強附會,也給追求完美的讀者們留下了太多的遺憾。但相對於一個人人志得意滿、心想事成的大團圓結局,這樣的結局是否能令人們在惋惜之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