懶人經濟下 哪些APP撬動生活服務市場
2025-05-13 19:23:09
泡泡網企業頻道頻道12月10日 近日,騰訊科技記者以「懶人經濟」為題,用3萬份調查和46頁報告,深入剖析了衣食住行細分市場中的O2O金礦。
在對32011名用戶的需求進行調查後,報告就社區、餐飲、租車、旅遊等領域的懶人經濟新機會進行了全面解析。結果顯示,76%的調查對象不愛做家務,71%的用戶表示願意嘗試生鮮食材配送服務,53%的用戶對洗衣上門取送表達了興趣。調查報告認為,家政、洗衣、生鮮配送、社區電商以及其他生活服務是解救「懶人」的五個主要方向。
事實上,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的普及,各類細分的生活服務市場均正在被滲透和改造。今天,我們就從外賣、區域生活電商、洗衣、家政等幾方面,對隨著O2O風頭興起的生活服務類APP的應用場景和平臺模式進行逐一盤點。
叫餐最火爆——代表作:餓了麼
以餓了麼為代表的各類外賣APP,解決的一個痛點是,不想出門、沒時間出門時,可以讓熱氣騰騰的外賣直接送上門。
作為衣食住行中首先被顛覆的 「吃」的領域,主流player包括精而專的餓了麼、到家美食會,還有依託自有強大LBS平臺的百度外賣和阿里淘點點。除了餓了麼、美團外賣等常規外賣配送APP,還有很多細分特色美食遞送,如小龍蝦、水煮魚等等正在走向輕門店、重線上的推廣模式。
從運營模式上看,小平臺起家於區域合作和試點,大平臺則主要利用自有資源進行合作。比如餓了麼起家於校園試點,以銷售抽成、收取商戶平臺入駐費和增值服務費為主要盈利模式。而百度外賣則整合第三方「生活半徑」進行配送和店面資源整合。
餓了麼獲D輪8000萬美元融資至今,儘管擁有線下商戶超過一萬多家,平臺日訂單已突破一百萬,實現了從今年5月到10月日訂單量的10倍增長,但也正在面對物流成本高、盈利模式相對保守的挑戰。
在BAT及美團等巨頭加入戰局後,激烈的市場競爭使得補貼已經成為了快速滲透消費者的重要手段。外賣O2O平臺們搶佔地盤、搶奪用戶越來越依賴於燒錢。餓了麼燒了1.1億美元,美團網燒了5000萬美元,淘點點也燒了5000萬美元。燒錢容易,造血難。筆者認為,第三方平臺的核心價值是服務,如何能滿足餐廳、消費者兩方面的需求,針對需求進行人性化的技術設計,才是這些平臺在市場上長期立足的根本。畢竟補貼並只是加速獲取市場而非長久經營用戶的手段。
叫貨最輕便——代表作:隨叫隨到
之所以關注到這個正在試點的日用消費品的叫貨平臺,是由於其產品模式完全不同於現在的區域生活電商。
懶人們在家用餐完畢,可能會突然想來瓶優益C消消油膩;或是半夜看球,發現家裡啤酒的存貨嚴重不足,甚至是家裡的桶裝水沒了卻懶得下樓買。他們懶得為這點小東西專門下趟樓,而在傳統電商訂貨顯然也無法解決這樣的燃眉之急。這些正是隨叫隨到要為這類消費者——主要集中在80後、90後的宅一族——解決的問題。
從產品模式上看,隨叫隨到沒有指定的商品目錄,而是將用戶所在地周邊的日用消費品商店呈現在屏幕上,以用戶所在地周邊「包羅萬象」的小賣店為主,涵蓋水果、菸酒、小賣店、桶裝水、牛奶店等,用戶可以點進每個商店看到具體的經營產品。「隨叫隨到」在培養用戶像「叫車」一樣叫出自己對生活類消費品的需求,然後由多家商店搶單的方式應對消費者的叫單。
作為剛上線不久的初創APP,隨叫隨到尚處於局域試點運營階段。筆者了解到,其已經從定位社區到商務區乃至校園延伸,而試點也針對不同的區域人群展開,通過積累訂單用戶進一步驗證產品模式。從這款低調的叫貨神器在試點區域的用戶滲透率已經超過10%來看,一旦實現在重點區域的各個擊破和全面布局,其在連接商戶與用戶中所釋放的市場能量或不容小覷。同時,由於整合了多種消費品類供消費者選擇,隨叫隨到極有可能利用這點與強勢快消企業進行渠道和品類的深入合作,其作為入口的盈利能力不容小覷。
洗衣很給力——代表作:榮昌e袋洗
即便是老牌的連鎖洗衣店,也不想錯過懶人經濟這個風口。榮昌e洗袋這個傳統企業再造的全新O2O項目主打按袋洗衣服務,著眼於用戶服務和體驗,甚至一度引發了網友比拼誰能夠將更多的衣服塞進這個神奇的藍口袋。
榮昌e袋洗以微信公眾號和APP為服務平臺,以上門取送、99元洗一袋為亮點。在榮昌e袋洗下單後,就會有專業的服務人員上門收取衣物。而榮昌e袋洗也不會當面檢查衣物,解決了顧客到乾洗店停車難、送洗衣物交接時間長、店面營業時間不能滿足顧客取送時間等諸多洗衣痛點。
今年7月,e袋洗獲得騰訊2000萬元人民幣投資,近日,又獲得來自經緯創投和海納中國創投的2000萬美元融資。e袋洗採取眾包業務模式,以社區為單位進行線下物流團隊建設。e袋洗的顧客也是80後等年輕人,在高房價、重霧霾及80後收入提高等因素下,越來越多的人願意選擇洗衣店的專業洗衣。
至於盈利方面,在榮昌洗衣店的創始人張榮耀看來,現在還不想掙錢的事,只要產品能給用戶創造價值,提供優質服務,盈利的事情總是會水到渠成的。
家政最普遍——代表作:阿姨幫和阿姨來了
從命名來看,家政服務旨在整合廣大手巧的阿姨群體,進行更好的上門服務。在過去,一個大院裡口口相傳、推薦阿姨的模式並不適用於連鄰居都不太熟悉的北上廣。很多人越來越忙,越來越懶。「懶人」太忙了,忙於工作、忙於交際,沒有時間做家務。家政服務類APP正是迎合了這類用戶的需求。
打開阿姨來了APP,只需點擊「我找阿姨」或「我找經紀」,然後像你每次網購一樣:挑選,留言,下單,追蹤訂單,合同管理,付款,評價。
作為傳統家政公司的線上嘗試,阿姨來了由成立於2007年的北京嘉樂會家政有限公司創建,採用家政經紀人制的家政服務在線預定模式,紮根線下,直控資源,以家政經紀人為抓手,利用其在北京、上海的線下門店、經紀人以及在湖北、山東、四川、陝西的家政服務員輸送基地,整合行業資源,連接家政服務人員和用戶。
目前,阿姨來了的主要盈利大部分來自於向僱主收取服務費。今年8月,阿姨來了獲得清科創投數百萬美元級的首輪融資。
而阿姨幫則是另外一種家政服務模式。針對家政傳統行業中的種種劣勢和不規範現象,阿姨幫給出了去中介化的解決方案,阿姨和用戶可以通過該平臺進行直接預約、查看、評價。
阿姨幫於去年年底提出了阿姨員工化和年輕化的思路,並對她們進行專業培訓。阿姨一旦達到上崗要求,公司還將對服務流程、服裝等方面進行統一管理。目標用戶群是三類,IT圈、投資圈和明星。
阿姨幫已經擁有3400餘名阿姨,服務範圍包括北京、上海以及成都,僅北京一地日訂單量可達1600餘單。今年十月,阿姨幫也宣布獲得數千萬美元的B輪融資,是國內家政O2O中首家完成B輪的企業。
在盈利的問題上,創始人萬勇稱目前阿姨幫正處於發展期,公司更加側重完善產品以及擴大規模,「還沒到追求盈利的時候」。在與大平臺的PK上,萬勇認為,阿姨幫的競爭壁壘在於更加接地氣和業務更加精細。 ■
註:本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本網站亦不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