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世界第一健身品牌
2025-08-03 07:39:08
太極拳是中國的國粹,其傑出的健身作用早已家喻戶曉、馳名中外。目前,在我國乃至全世界150多個國家和地區,估計約有幾千萬人練習太極拳,且他們中大多數人因練拳而受益,因此,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太極拳是「世界第一健身品牌」。筆者認為,這一理念如能迅速傳播並成為億萬人民的 「共識」,主要具有三點重要意義 :一. 「太極拳是世界第一健身品牌」這句話或者說這一觀念一旦被世人接受即人們普遍認同而達成「共識」,則「太極拳」這一健身名牌的無形資產必將大增,且其「世界第一健身品牌」地位的確立將引發人類科學健身領域的一場新的革命,同時,這也將為知識經濟時代「觀念即財富」,「共識即財富」等理念提供一個鮮明的成功案例。二.可進一步弘揚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且太極拳作為東方文明的代表,最終將與西方文明達成一種「平衡」,並將有利於世界的和平與發展。三.太極拳本身就是一種強勢的保健類「服務性商品」,而且是一個龐大的、多層次的「商品體系」,太極拳產業化及其向全世界的進一步推廣必將為我國帶來巨大的財富和眾多的就業機會,試想,如能利用「太極拳是世界 第一健身品牌」的號召力引導國人都能提前30年練太極拳,則至少可為國家節約醫藥費數千億元!(以30年內,十幾億人因練拳強身,人均少付常見病醫藥費500元計。)
但是,不容樂觀的是,中國太極拳「世界第一健身品牌」的地位正在受到衝擊。來自內部的有,其一,由於我國長期的計劃經濟體制,令國人的「品牌意識」頗為淡薄,試問,你都不去爭「第一」,誰會拱手相讓呢?其二,由於中國體育產業發展嚴重滯後,而「太極拳產業化」更少有人提及,故導致太極拳的研究長期停留在「師傅帶徒弟」的舊模式上,效率極低!難以真正走上科學化、規範化道路。幾年前,曾經有不少太極拳名家悲嘆:太極拳一代不如一代了……另一方面是來自外部的衝擊,如「韓國的跆拳道在中國遍地開花」,「印度瑜珈功風靡美國」,「步行、慢跑是最好的健身運動」等等。 筆者認為,警鐘已敲響,我們要保持太極拳「世界第一健身品牌」的優勢,一定要加速中國太極拳產業化進程,只有太極拳產業化取得成功才能真正為太極拳的繼承和發展提供有力保障。目前,當務之急是做好必要的「觀念」準備,首先,應迅速啟動「太極拳品牌工程」,即讓「太極拳是世界第一健身品牌」這一理念在人群中迅速傳播,並促使人們普遍達成「共識」;其次,必須讓人們轉變觀念,儘快走出以下對太極拳認識的三大誤區:
誤區一,「太極拳是老人練的即老人拳」。由於親眼目睹社會上練太極者十有八九是中老年人,導致許多人有此錯誤觀念,認為退休後(60歲)慢慢學太極拳也不遲,年輕時往往易與太極拳失之交臂,錯失良機。試問,二、三十歲就練太極拳強身健體與等到五、六十歲才學太極,其效果會相同嗎?試想,太極拳這一博大精深的技擊、健身術,如果缺乏年輕人的熱情參與及堅持不懈的刻苦訓練,還能繼承和發展嗎?在此,筆者強烈呼籲:太極拳必須從青少年抓起,青少年以練太極為時尚是太極拳產業化成敗的關鍵。民強(尤其是青少年)則國強,人人學太極拳,應為國策。
誤區二,「太極拳僅能健身而不能用於技擊、防身。」時下不少人一學太極就說:只求健健身而已,或懷疑練太極拳這麼慢,能用於防身嗎?等等。筆者認為,導致這一錯誤觀念的根本原因在於絕大多數人(包括一些練拳者)對太極拳的本質和科學性認識不清,甚至可以說,「太極拳的本質」幾乎到了被徹底否定的尷尬境地,即一方面大家非常鍾愛太極拳,而另一方面卻是大多數人抓不住太極拳的本質,以當今社會上空前流行的「太極操」、「太極舞」為明證。故亟待撥亂反正,還太極拳以本來面目,否則,必嚴重製約太極拳的發展及導致太極拳產業化的失敗,長此以往,「太極真功」會失傳絕非危言聳聽!我們應該知道,太極拳是中國武術中內家拳的一種,它首先是一種拳術,真正科學意義上的太極拳是一門融哲學、心理學、生理學、力學、美學等為一體,並注重「以慢求快」,「以柔克剛」,「以弱勝強」的技擊藝術,它是以研究人與人搏鬥中的「攻防」方法為目的的。因此,只有認清了太極拳的本質,才有利於其不斷發展;只有在研習太極拳「攻防」含義中才能領悟並掌握太極拳的動作、要領及練拳正確與否的「標準」,才能真正「打好太極拳」,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健身效果(一般來說,「太極操」等的健身效果也有,但僅為百分之一);也只有在千變萬化、精彩紛呈的兩人攻防對練中(如太極推手),才有可能激發年輕人追求太極拳的興趣,「太極真功」方能後繼有人!在此,筆者建議練太極拳一定要「體用結合」即拳架為體,推手為用,否則,極易偏離打好太極拳的「基本標準」,甚至影響自己的健康,如,十分常見的「太極職業病」——膝關節痛等。常言道:最好的往往是最危險的,望大家切要小心練拳。
誤區三,「太極拳易學」,從社會上流傳的口頭禪「耍太極」可見一斑,有人認為跟在他人後面「摸一摸」或者看看VCD即可學會太極拳。此觀念大錯特錯也!從理論上講,要理解哲學上的「物極必反」及太極拳拳理中的「以慢求快」、「以柔求剛」、以小勝大」、「以弱勝強」決非易事;從實踐意義上講,太極拳即「兵法」,切忌「紙上談兵」,非「知己知彼」不可,即須在無數次兩人「攻防」對練中才能求得「真功」,其難度遠甚於如瑜珈、體操、舞蹈、雜技動作中一些極其高難度動作,因它們僅屬眾多「陰陽」概念中的「難易」範疇,是單向的、封閉的,而太極拳則屬「生死」範疇,是雙向的、開放的,這也是太極拳難能可貴之處。拳語道:入門引路須口授。筆者認為,要想學好太極拳一定要有「明師」指導,必須先明理,後練拳,即由先「心知」而後「身知」,只有經過無數次「體用結合」的練習(推手為主),方能真正領略太極拳神奇的魅力。
今年五月,是中國第三個「太極健身月」,我們可喜地看到「全民健身,首選太極」之觀念日益深入人心,我們期待著每一個人都能為「太極拳品牌工程」出一份力,這是中國太極拳產業化的契機!我衷心祝願:中國太極拳產業化早日成功!凡熱愛健康的人都喜愛太極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