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人體要害部位圖

2025-07-30 12:56:10

人體要害部位圖

    在學習搏擊對抗的過程中,首先要了解人體的要害部位,這是學習搏擊的基礎之一。在實戰中,只有擊打對手要害部位才能在短時間內讓對手失去反抗能力。人體的要害部位被重擊.有的可以使其生理機能或機制暫時或永久地消失。因此了解並熟悉這些要害部位,再加上準確、有力的擊打技術,就能在實戰中有效的制服對手。在攻擊對手的同時,還要保護好自己的這些要害部位,以防受到對手的攻擊。

    1、頸動脈    

        頸兩側布滿致命的血管、神經。頸動脈、迷走神經亦均沿頸兩側分布。如用手掌外緣猛砍敵頸外側或後側,可壓迫頸動脈竇,使敵產生嚴重的心律不齊,並導致心力衰竭.而在短時間內斃命。
    2、胸骨
     胸骨是人體呼吸機能的重要部位,受到重擊使胸骨碎裂會造成呼吸困難而窒息,若胸骨插入肺部會使肺泡破裂而致人死亡。   

     3、心臟
     心臟是血液循環的動力器官,通過有節律的收縮推動血液在血管中流動。當心臟受到嚴重傷害時,可導致立即死亡。
    4、上腹部、胃、肝臟、脾臟
     人體胸腔劍突以下,肚臍及其周圍部位。右上腹是肝膽,左上腹有胃、脾臟.兩側是腎臟,下腹是腸、膀胱等臟器。這些器官排列腹腔壁內,並垂直壓在骨盆上,離心臟較近,又有腸繫膜、神經結。故受到外力的猛烈打擊後,內臟血管會因外力壓迫而膨脹,導致血液循環受阻,同時由於腹部壁層腹膜神經末梢豐富,感覺靈敏,人會疼痛難忍。如肝、脾、腎破裂而出血,可使對手在短時間內死亡。
    5、中腹部、肚臍
    中腹部是肚臍即神闕穴,被擊中後,會衝擊肋間的神經,並且震動腸管、膀胱等部位,身體會失靈。嚴重時會損傷人體元氣。
   6、襠部包括恥骨、陰部及髖關節   

        襠部是男子的要害。該部位即便是受到婦女和兒童攻擊也能使任何壯漢屈服,攻擊襠部可以輕易使人失去抵抗能力,束手任人擺布,也可輕易致人於死地。
    7、膝關節
    它是人體中最大、結構最複雜的下肢主要關節。由股骨下端、髕骨和脛骨上端組成。由於此部位暴露在外,且皮下脂肪較少,因此如遭受重擊可使韌帶撕裂或髕骨碎裂,從而使其站立不穩或無法移動。    

   8、足弓

       腳背神經密布,肌肉極少。有骰骨和3塊楔骨、5塊蹠骨基底部的關節面組成。蹠趾關節由蹠骨遠側與第一節趾骨近端組成。故受外力砸壓就會脫節和錯位。而且連接其的踝關節活動範圍亦較小,如用力擊打或擰折.可造成韌帶撕裂。

    人體有些神經分布相當豐富痛覺非常敏感的部位,在受到打擊或壓迫時,疼痛難忍,甚至出現昏迷、休克、死亡的嚴重後果。另外,人體的關節部位繁多,最易遭到打擊。當人體關節承受超過生理機能限度的打擊或壓迫,就會發生脫臼和韌帶撕裂。乃至喪失正常生理機能。因此,這些部位在技擊中便有特殊的意義,被稱為要害部位。了解和熟悉這些遭到擊打會造成嚴重後果的部位,有兩個方面的意義:一是當自身和他人生命受到威脅時,可以利用強有力的手段攻擊敵方要害部位一擊必勝,迅速制止犯罪行為。還可以競技比賽中擊打對方薄弱環節,快速制勝。二是在實戰技擊和訓練中加強自我保護,儘量避免遭到傷害。 

    1、太陽穴        此部位屬頭部顳區,有顳淺動脈、靜脈及顳神經穿過。而且,此部位骨質脆弱,向內擊打,可引起顳骨骨折,損傷腦膜中動脈,致使血液不能流暢,造成大腦缺血缺氧.使人在3秒鐘內死亡。
    2、眼睛       眼睛具有視覺功能,眼睛遭暴力打擊,可以使人輕易致盲。因為視覺功能對人的日常生活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所以眼睛常常被列為人體的要害部位之一。
    3、鼻
    外鼻位於顏面中央,是由骨和軟骨構成的骨性結構。面三角區是指面部鼻根以下,鼻尖以上,鼻兩側至嘴角外的三角區域。打擊鼻、面三角區,不僅可以直接損傷鼻骨,而且常常潛在著生命危險。鼻骨被擊碎,可使鼻內大量出血,疼痛異常,並使兩眼淚流不止,造成暫時視力障礙。
    4、人中
    人中在人面的三角區內,。暴力打擊面三角區,只要不發生表皮組織破損一般危害不大,但面三角區表皮破損,卻可以造成致命的後果。在面三角區內,神經、血管分布極為豐富,尤以靜脈血管的分布較多。面部靜脈結構特殊,都沒有靜脈瓣,因此容易造成血液逆行。而面部靜脈血液的回流,多要經過面深靜脈及眼內眥靜脈進入顱內海綿竇。因而,面三角區破損,外界細菌極易通過面部靜脈,向整個頭、面部擴散,並沿面部靜脈上行侵入顱內,引起顱內感染,誘發腦膜發炎,導致生命危險。為此,面三角區外傷無論出血多少,都不可以直接用手擠壓或用不潔物捂按,以防細菌感染,侵人大腦
    5、下顎
    由於下頦所處位置易受攻擊,且受擊打後易引起顱底骨折、顱內出血,因此受擊打後輕則劇痛難忍,重則使其昏迷或休克。
    6、耳朵       耳廓神經離大腦較近,受到擊打或擠壓後可損傷通往腦膜中的動脈、靜脈分支,使血液循環受阻。而且耳部在下頜骨的上緣,下耳廓的後面,有一個和太陽穴一樣致命的穴位.叫完骨穴,打擊耳和耳後完骨穴,輕則擊穿耳膜或耳內出血,重則腦震蕩或在5秒鐘內死亡。

    7、頸側部
    頭顱本身的重量和頸椎有較大的靈活性,打擊顱頸交界部位,會使頭部產生劇烈的鞭打擺動動作,並閒此使大腦受到強烈的震蕩。這種劇烈的鞭打動作造成的頭部震蕩,可使腦實質在顱腔內發生移位,並使繫於腦中軸上的腦幹受到牽拉、扭轉或撞擊於顱底枕骨斜坡,引起嚴重的腦震蕩或腦幹損傷。打擊後使人立即昏迷或因腦幹、延髓功能損害,至呼吸、心跳騾停而立即死亡。
    8、肩關節
    肩關節是人體中活動範圍最大的關節。它是由肱骨、肩胛骨、關節盂、韌帶和鎖骨聯接而成。它能內收、外展、前屈和旋轉運動,是連接手臂的重要關節。格鬥中如用暴力向左、右擰拉或向後扳至極點,就會使其脫臼或韌帶,肌肉撕裂,削弱戰鬥力。 
    9、肘關節
    肘關節是由尺骨、撓骨、肱骨聯接而成,活動範圍較小,能前屈、伸直,可隨肩關節上下撥動。當伸直時,向後或向兩側猛折,踢打,就會脫臼或骨折。       10、腕關節
    腕關節是臂部主要關節,是由撓骨和腕部八塊小骨組成。腕關節主要靠韌帶聯接,活動範圍較大,以前屈、後伸、內收、外展各旋轉運動。如果超過它的活動範圍,內卷、後折或向兩側反擰、纏絲等輕則會脫臼、韌帶撕裂,重則骨折。
    13、手背
    手作為人類最為靈活的工具,其也有很脆弱的部位,就是手背。手背上有很多靜脈血管以及筋脈,受到擊打後會使對手疼痛難忍或骨折。多用於掙脫對手的抓、拽、扯等。
    14、咽喉

同类文章

穴位圖手太陰肺經 經絡知識

手太陰肺經 經絡知識1、穴位圖:中府→雲門→天府→俠白→尺澤→孔最→列缺→經渠→太淵→魚際→少商(共11穴,圖1)2、經脈循環:起於中焦,向下聯絡大腸迴繞胃口過膈屬於肺臟,從肺系(肺與喉嚨相聯繫的部位)橫行出來,沿上臂內側下行,行於手少陰經和手厥陰經的前面,經肘窩入寸口,沿魚際邊緣,出拇指內側端(少

穴位圖手陽明大腸經-經絡知識

1、穴位圖: 商陽→二間→三間→合谷→陽溪→偏歷→溫溜→下廉→上廉→手三裡→曲池→肘髎→手五裡→臂臑→肩髃→巨骨→   天鼎→扶突→口禾髎→迎香。(共20穴,圖1)2、經脈循行:起於食指末端(商陽),沿食指內(橈)側向上,通過一、二掌骨之間(合谷)向上進入兩筋(拇長伸肌健與拇短伸肌腱)之間的凹陷處,

穴位圖足陽明胃經--經絡知識

1、穴位圖:(共45穴,圖1)承泣→四白→巨髎→地倉→大迎→頰車→下關→頭維→人迎→水突→氣舍→缺盆→氣戶→庫房→屋翳→膺窗→乳中→乳根→不容→承滿→梁門→關門→太乙→滑肉門→天樞→外陵→大巨→水道→歸來→氣衝→髀關→伏兔→陰市→梁丘→犢鼻→足三裡→上巨→虛條→口下→巨虛→豐隆→解溪→衝陽→陷谷→內

穴位圖足太陰脾經--經絡知識

1、穴位圖:(共21穴,圖1)隱白 →大都 →太白 →公孫 →商丘 →三陰交 →漏谷 →地機 →陰陵泉 →血海→箕門 →衝門 →府舍 →腹結 →大橫 →腹哀 →食竇 →天溪 →胸鄉 →周榮 →大包   圖1 足太陰脾經穴位圖                                      

穴位圖手少陰心經--經絡知識

1、穴位圖:         圖1 手少陰心經穴位圖                               圖2 手少陰心經脈循行圖2、經脈循行:起於心中,出屬心系(心與其他臟器相連繫的部位),過膈,聯絡小腸。   「心系」向上支脈:挾咽喉上行,連繫於目系(眼球連繫於腦的部位)   「心系」直

穴位圖手太陽小腸經--經絡知識

1、穴位圖:手太陽小腸經(共19穴,圖1)少澤→前谷→後溪→腕骨→陽穀→養老→支正→小海→肩貞→需俞→天宗→秉風→曲垣→肩外俞→肩中俞→天窗→天容→顴繆→聽宮        圖1 手太陽小腸經脈穴位圖                             圖2 手太陽小腸經脈循行及穴位示意圖2、

穴位圖足太陽膀胱經--經絡知識

1、穴位圖:(共67穴,圖1)睛明→攢竹→眉衝→曲差→五處→承光→通天→絡卻→玉枕→天柱→大杼→風門→肺俞→劂陰俞→心俞→督俞→膈俞→肝俞→膽俞→脾俞→胃俞→三焦俞→腎俞→氣海俞→大腸俞→關元俞→ 小腸俞→膀胱俞→中膂俞→白環俞→上繆→次繆→中繆→下繆→會陽→承扶→殷門→浮郄→委陽→委中→附分→魄戶

穴位圖 足少陰腎經--經絡知識

1、穴位圖     圖1 足少陰腎經穴位圖                         圖2 足少陰腎經經脈循行示意圖2、經脈循行:起於足小趾之下,斜向足心(湧泉)出於舟骨粗隆下,沿內踝後向上行於腿肚內側,經股內後緣,通過脊住(長強)屬於腎臟,聯絡膀胱。   腎臟部直行脈:從腎向上通過肝和橫膈

穴位圖手厥陰心包經--經絡知識

1、穴位圖:手厥陰心包經(共9穴,圖1)天池 →天泉 →曲澤 →郄門 →間使 →內關 →大陵 → 勞宮 →中衝              圖1 手厥陰心包經穴位圖              圖2 手厥陰心包經循行圖 2、經脈循行:起於胸中,出屬心包絡,向下通膈,從胸至腹依次聯絡上、中、下三焦。   

穴位圖手少陽三焦經-經絡知識

1、穴位圖:手少陽三焦經(共23穴,圖1)關衝→液門→中渚→陽池→外關→支溝→會宗→三陽絡→四瀆→天井→清冷淵→消濼→臑會→肩髎→天髎→天牖→翳風→瘛脈→顱息→角孫→耳門→耳和繆→絲竹空                         圖1    手少陽三焦經穴位圖2、經脈循行:起於無名指末端(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