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圖是一個旋轉動態圖
2025-08-01 23:46:08
太極圖是一個旋轉動態圖。這種旋轉動態在哲學理論上,有著什麼樣的意義呢?太極圖是一個旋轉動態圖。這種旋轉動態在哲學理論上,有著什麼樣的意義呢?太極圖的動態性旋轉運動顯示,是表示一切物質都存在著運動。事物的變化及其變化規律的體現,都是事物在其運動、變化之中產生出來、顯示出來的,沒有什麼事物不存在運動,沒有什麼事物是靜止的、僵死不變的。這,就是太極圖的動態之畫要告訴人們的道理。太極圖是左旋?還是右旋?現在的好多人們對此都不太注意,很多商品包裝、書籍插圖都畫錯了,畫成了左旋圖。正確的畫法,應該是順時針方向的右旋。因為太極圖與八經卦,是相互配合的一個整體性中國古典哲學綱領性示意圖。只畫八經卦而不畫太極圖,或者只畫太極圖而不畫八經卦,都是不完整的、哲學義理不全的圖式。太極八卦圖,不僅有明確的方位、方向,而且有著明確的季節蘊涵。此附正確的太極八卦方位圖如左:我們從這幅圖中清楚地看到:《乾》陽
表南代夏,《坤》陰代北表冬。這是符
合中國地處北半球季節變化實際情況
的。如此,夏至陽極而生陰,冬至陰
極而陽生,此在八卦圖中的體現,就
是八經卦中之陽爻依季節之變而漸次
消長,順時針方向旋轉變化。這種圖式是依天文學觀察研究,按太陽依黃道帶經過四象二十八宿所在天區的先後而畫出的。並且同太極圖的旋轉方向相一致。這便是與「《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方位,而成「天地定位,風雷相薄,水火相射,山澤通氣」立卦原則語序、方位、季節變化理論表述完全一致的圖形。這就是伏犧八卦圖。
看了這個圖,明白了這個科學道理之後,我們對於一部《易》經為什麼通篇講變化、講變化規律之得(道德),並且公開申明「《易》與天地準,故能彌綸天地之道……與天地相似,故不違。知周乎萬物而道濟天下……」就不會感到茫然了。就真正會理解到《易》經的確是一部博大精深的哲學經典著作了。我曾經說過,不精通天文學、至少缺乏天文學知識的人,是很難成為真正唯物、辨證、求實的哲學家的。對此,我們從古今中外所有哲學家的歷史背景、哲學理論觀點的對比性研究中,就可以得到明確無誤的證實。中國古典哲學產生之早,就是因為中國歷史上開展天文學研究極早。中國古典哲學之所以博大精深,就早因為中國古代天文學研究取得了最輝煌的成就。中國古典哲學理論表達之中的這一個太極八卦圖旋轉運動,就絕不僅僅是說明一個地球圍繞太陽旋轉,它表達的同樣是一個哲學道理,是一個在宇宙萬物之中普遍存在著的客觀規律:在宇宙天體之中,除了超密天體質量增大到一定的極限後暴發、向其四周拋射物質的過程外,所有的天體,都存在著旋轉運動。只是,在人類現今科技條件還相對有限的情況下,一些星系距離我們極其遙遠、暫時還難清楚地觀察到。除此而外,凡是我們能比較清楚地觀察到的天體,都存在著旋轉運動。例如:獅子座中的M65旋渦星系(2700萬光年)、M66旋渦星系(2700萬光年),獵犬座中的M63旋渦星系(2400萬光年)、M51旋渦星系(2100萬光年),室女座中的M61旋渦星系(4100萬光年)、M58旋渦星系,后髮座中的M64旋渦星系(1500萬光年),以及仙女座中的M31旋渦星系(230萬光年),三角座中的M33旋渦星系(250萬光年),長蛇座M83旋渦星系,NGC4946旋渦星系、NGC4946旋渦星系、NGC1300棒旋星系等等,都是旋轉著的。
天文學中的「旋渦星系」、「棒旋星系」之稱,是以天文學家們觀察所見的星系,為作形狀區分而給出的一種稱謂。並不意味著不稱作「棒旋」、「旋渦」的星系就不存在星系的自身旋轉運動。因為,我們現在受實際觀察技術的限制,距離我們極其遙遠的星系,有的觀察不到,有的只能觀察到一個光點或光團,尚難清楚地觀察到其旋轉運動而造成的實際具體形狀。因此,就只稱其為「星系」或「星系團」;對於距離我們較近的星系,則由於各恆星之間的距離清晰可見,從而又掩去了星系全貌上自旋外形的顯示。「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對於我們所處在的銀河系旋轉形狀,就是通過對觀察數據的計算而推斷的。唯其如此,天文學家們才有說其像鐵餅的,有說其像哈密瓜的,也有說其像支雪茄菸的……各大星系內,都是包含著很多的小星系的,而這些個小星系——就象我們所在的這個太陽系,它不就也是一個小的旋轉星系嗎?再說說我們所生存的這個地球,它一方面圍繞太陽旋轉並自轉,同時又吸引著月球、氣體雲圍繞它旋轉。地球的外部在旋轉,而它內部的鐵質核心亦在旋轉。在地球外表,大氣層存在著旋轉運動,我們將此稱作「氣旋」、「大氣湍流」、「大氣環流」、「颱風」等;海水也同樣存在著旋轉運動,我們將此稱作「風海流」、「密度流」、「地轉流」、「補償流」等。
物質的旋轉運動,是由引力造成的,引力是由事物陰陽異性相互感應、吸引、交流、互動而造成的。因此,物質的旋轉是陰陽相引規律表現出來的一種形式。如電子被原子核所吸引,而圍繞原子核旋轉運動。物質的旋轉產生能量。人們認識到了這一規律,就用來為人類的社會生產和生活服務。如利用車輪的旋轉推動物體移動,由此而製造手推車、馬拉車、腳踏車、汽車、火車、電車;以陰陽感應規律而製造電動機、發電機;以螺旋槳的旋轉運動產生的推動力,使輪船航行於大海,使飛機飛翔於藍天;人們知道了物體的旋轉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減小其它引力對飛行物的幹擾,就在槍筒、炮筒中造出螺旋線,使槍彈、炮彈出膛後進行快速的自我旋轉,以提高目標射擊的命中率……
我們對《易》經的研究探討,目的就是從中華歷史典籍中多得到一點借鑑,以豐富、完善、提高我們的哲學思想理論水平,服務於人類的社會發展、進步。而周文王父子則不是如此,他們的所謂「演《易》」,就是用枯草棍棍「演」算如何利用《易》經進行卜筮,宣揚有神論,反對無神論,鼓吹唯心論,抵制中國上古形成的唯物辨證、博大精深哲學思想理論之傳播。這就是用「神道設教」之法,來愚化百姓,以達到他們愚民而治的目的。「神道設教」,就是神化原本科學的道學理論,使其失去原先簡明易懂特點,而變得神秘難懂化,並通過這種手段改變道學理論的科學性,賦予其唯心的「神」性,以成主觀唯心的神學思想理論,以此法教化人民,使其愚昧無知,從而有利於統治者的利益和對人民的統治。所以,他們篡改《易》經而成的《周易》,就加進了許多「神道設教」、宣揚卜筮的東西。他們所改造過的所謂「文王八卦方位圖」,就破壞了《易》經原有的博大哲理蘊涵,使旋轉運動的八卦圖變成了僵死不動的東西!太極圖的旋轉運動,不是無謂,而是蘊涵喻示著一個極其重要的哲學理論,以說明一個重要的客觀自然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