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習太極拳好處多多 初學有三忌八要訣需掌握
2025-08-02 05:57:09
現在每當清晨的時候,我們都可以看到很多中老年在公園或是廣場上晨練太極拳,因為經常練習太極拳好處很多,包括提升免疫力,強身健體、陶養性情、內外兼顧等好處。不過對於初學太極拳的拳友我們這裡強調三忌(忌貪招式,忌求氣,忌求神)及八要訣 (慢、松、柔、剛、圓、勻、靜、輕),主要掌握這些方能更好的練習太極拳及達到養生的作用,下面我們就詳細的來學習這篇文章吧!
經常練習太極拳好處多多
1、全面鍛鍊
太極拳的動作有幾個極為重要的特點,如柔軟、慢、連貫、走弧線(即圓形動作)和一動無有不動,都是鍛鍊上絕對不可忽視的法則。在這裡只拿一動無有不動的特點來證明它的全面鍛鍊作用。太極拳在動作時,凡是全身能動的部分,都需要參加活動,所以叫做一動無有不動。它的運動量雖然較遊泳為小,但在全身動作的和諧上和細緻上,卻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的。可見太極拳具有全面的鍛鍊的優點。
2、內外兼顧
太極拳在鍛鍊時,不但肌肉活動有各式各樣的柔和動作,同時還要做好呼吸運動和橫膈運動,來促進心、肺、腸、胃等內臟的機能活動。另外,由於每一個動作都用意識加以引導,使人精神集中,不起雜念,以至越練越純靜(即心境異常安靜之意),也能使中樞神經系統進行更好的調節作用。這種鍛鍊方法,一面具有一般運動項目活動肌肉的好處,一面又吸收了靜坐法調息養神的好處,所以能有內外兼顧的優點。
3、趣味濃厚
太極拳的動作都走圓形或者弧形的線路,在初練架子時,不容易做好圓形動作,當然趣味較少。但練到後來,越練越熟;圓轉如意的程度不斷提高,便會發生濃厚的趣味。到最後,如能在圓形動作中,運用虛實變化和運動調息的功夫時,它的趣味也就更加層出不窮了,趣味濃厚能提高鍛鍊情緒,對促進健康很有好處,這也是太極拳所具有的優點之一。
4、陶養性情
太極拳的動作要求柔和,要求輕靈貫串,又要求在動作中包含著"動中有靜、靜中有動"的意識作用,能使性急的或者性慢的練拳人在無形中接受影響,矯正原有的習慣。因為太極拳一面講究靈敏,能使人提高敏感,一面又講究沉靜,能使人抑制浮躁。
5、人人可練
太極拳動作柔和,速度較慢,拳式也並不難學,而且動作的或高或矮和用力的或多或少都可根據特點,以適應病人的不同要求(但正在咯血或者出血的病人除外),所以能幫助病人在恢復和增進機能活動上獲得顯著的效果。
初學太極拳我覺得有三忌
第一:忌貪招式
很多人學太極拳,就是學了一套,再來一套,陳氏的學了老架一路,跟著學二路,楊氏的,學了二四的學四八的,有些再學學太極劍什麼的。
我覺得對於初學者來說,這樣的學習基本沒什麼用處。太極拳的初學階段,學的是個規矩,拋開規矩的太極拳,我覺得還沒體操好。不細細地修規矩,學一套又一套,那就像練了一套又一套劣質體操。在修規矩的階段,有一套招式,能提供個練規矩的空間,我覺得完全就OK了。
第二:忌求氣
有些人學太極拳,是以一種類似學氣功的想法和模式來學的,天天想著氣感,忽悠著自己還真可能有類似的感覺,但其實沒任何進益。氣是太極拳很重要很核心的內容,但這真不是初學者可以直接去修的,在規矩沒有非常到位甚至圓滿前,所修的「氣」,是真是假,有害有益,都是非常大的問題,對於相關感受,無視才是最好的態度。
第三:忌求神
還有人學太極拳,是以一種類似修靜的想法和模式來學的。是的,太極拳有修身養性的效果,能舒緩壓力呀調節心情呀什麼的,太極拳深入的修煉也確實需要很高的靜來配合。
但是,很多人的「靜」,講真,就是享受享受太極拳那種緩慢勻稱舒展的運動中帶來的一種感覺,有點放鬆,有點舒適,有點愜意,再看看周圍興許挺養眼的環境,感覺更美,興許有點自己覺得很有意思的體驗。這種東西,你下午沒事時去曬個太陽,或者散散步,大概也會有差不多的感覺。
這裡有兩個問題,一是這種「靜」,和真正的修靜相去甚遠,對人在靜上的提升,沒什麼助益,真修靜就去按修靜的法門修。二是這種「靜」會妨礙人修規矩,太極拳的規矩,需要人全身心去體會去感知去磨鍊的,其難度可以說,遠甚於學一個科學定理,把心思散逸到這種「靜」中,怎麼去修規矩?
太極拳八字要訣簡釋
慢 行雲流水,外形緩慢,內神活潑。練好步法,走對架子。
松 全身放鬆,骨節、筋腱拉開。
柔 由松入柔,含胸撥背,沉肩墜肘,松腰落胯,屈膝圓襠,氣沉丹田,都是鬆柔要領。
剛 積柔成剛,柔裡有剛攻不破,剛中無柔不為堅。
圓 走弧形、曲形,螺旋纏絲、抽絲,勿使用曲陷、凸凹斷續處。
勻 是要點,培養自我控制能力,冷靜分析事物的能力。
靜 心靜,思想集中,全神貫注,心靜體松,由松入柔,柔中寓剛。
輕 周身輕靈,邁步如貓行,輕是松的前提。
在上述的八字要訣中,「慢、松、柔」是太極拳的運動特點,「剛、圓、勻、靜、輕」是太極拳運動的規律,但八字之間又有相互的關係。如要開智健體,著重演練前六字即可;如求防技擊之功,則對剛、柔兩字須靜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