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練習吳式太極拳推手基本手法及訓練方法
2025-08-02 07:32:10
不管學習那種太極拳,首先都要熟悉和了解,學習拳法要循序漸進,不可操之過急。 太極拳推手是太極拳的一大特色,推手也是練拳者一直追求的目標,是太極拳基礎上的更高境界,今天太極拳小編主要介紹的是吳式太極拳推手,包括基本手法、推手學習的三階段、訓練方法等秘訣。幾乎匯總了所有吳式太極拳推手的所有知識點,如果需要學習吳式太極拳推手拳迷們一定要看哦!
吳式太極拳推手的秘訣
太極拳的形成主要是依據我國古代陰陽理論結合,太極拳的核心就是以陰陽變化為靈魂。
天地即宇宙間一切事物的生存、變化都是由陰陽兩個方面的因素構成的,這兩方面因素既對立而又統一,無陽不生,無陰不長,萬事萬物都是以陰助陽,以陽助陰,陰陽互助。吳式太極拳的推手或技擊要求式勢處處都要體現陰陽相助的理論。
比如前進為陽,但意念要放在後面,以陰助之;後退為陰但意念要放在前面,以陽助之;左右上下皆然。進攻或化解的式子和意念的大與小也是一對矛盾。進攻時氣勢要大,可以神充天地,勢滿寰宇。但打的點越小越好。叫「其大無外,其小無內」。
從太極的字面理解,太極的太有大字和一個點構成,這就是寓意著無限大的宇宙,在這無限的宇宙裡是由無數的點構成。
原子極小,但用現在的科學技術手段還可以繼續分裂成更小的粒子。大和小的陰陽對立理論應用在推手和技擊上,要求我們氣勢可放至無限大,而打的點可以小至極點。接觸點越小,威力越大。
如果對方推我,我化解時想一大片就化不開,我想一個點就容易化開。我打對方時也是這樣,想打他的一個點,對方就無法抗拒,威脅也大。陰陽的內涵極為豐富,外延非常廣闊。以推手而言,虛實是陰陽,「一處有一處虛實,處處總此一虛實。」
「左重則左虛,右重則右杳》」;剛柔亦是陰陽,「剛在前兮柔後藏,柔在先兮剛後張」;開合也是陰陽,在太極拳推手中所有的陰陽都離不開開合,《五字訣》曰「合便是收,開即是放。能懂開合,便知陰陽。」
太極拳練習中所有的開合都離不開呼吸,蓋吸是自然提得起,呼是自然沉得下。
陰陽之理要貫徹到練太極拳者在體用過程中由粗到細、由表及裡、由淺入深的各個階段;功至上乘,對陰陽悟的越透,實踐越多,化打的點位越小,所顯示的效果就越神奇。
我們從太極拳界常說的「太極拳十年不出門」「古人窮畢生之精力,難盡其奧妙」的拳諺中,也可充分體會到掌握太極拳精髓奧妙的難度。
拳論曰「每見數年純功,不能運化者率皆自為人制,雙重之病未悟耳!」「欲避此病,須知陰陽;粘即是走,走即是粘;陰不離陽,陽不離陰;陰陽相濟、方為懂勁。懂勁後越練越精,默識揣摩,漸至從心所欲。」
太極拳在體用上欲登高大成必須在苦練的同時,把體悟陰陽的功夫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舍此他求,則很難成功。
吳式太極推手十三種基本手法
一.上盤----纏頭式
二.上盤----裹頭式
三.中盤----中平肘
四.中盤----立肘
五.下盤----十字手
六.下盤----摟膝式
七.短手----裡粘肘
八.短手----外粘肘
九.短手----倒提壺
十.長手----小纏腕
十一.長手----大纏腕
十二.長手----穿手靠
十三.長手----通天手
練習吳式太極拳推手的三階段
一、練功初期
吳式太極拳推手練功初期,應當對方是炊事員.我方是就餐者。對方的職責是做飯,我方任務是吃飯.消化。如何做飯?
如何消化?需要雙方天天切磋,認真研究。
推手練功初期.切不可雙方都當炊事員。如果雙方都當炊事員,爭著搶著做飯,誰也不想吃飯,不想消化,雙方勢必非「頂」即「抗」,處處「雙重」.此乃推手練功之大忌。
二、推手練功中期
推手練功中期,應當對方是司機.駕駛著公交車,我方是乘客。
公交車行駛速度的快與慢.是司機的事,與我方沒有關係。作為乘客坐在車上應穩穩噹噹,隨車而行:不可坐在車上亂動,胡動。如果坐在車上亂動,妄動.一者違情悖理,大可不必:二者必然會導致被動與危險。
三、推手練功後期
推手練功後期,不論任何人都習慣於用力氣,這可以叫做「陸軍」。因為「陸軍」戰爭方式經常是陣地戰。但這不是吳式太極拳練功修煉的方向。
吳式太極拳練功修持方向.應當是由」陸軍」修煉成「海軍」。」海軍」取一個「水」字。吳式太極拳功夫.形體應當「如雲似水」,極柔極軟,遇阻則止,逢隙則入。
吳式太極拳功夫,還須將」海軍」修煉成「空軍」。「空軍」取一」空」字。」由重練成輕.由輕練成空」「全體透空」「妙體空空…一羽不能加,蠅蟲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獨知人」.這才是吳式太極拳功夫修煉的最高境界。
吳式太極拳推手訓練方法
一、單式訓練
單式訓練即是將吳式推手中常用的動作抽出來單個練習。運動員在練習單式時,可以將吳式推手中常用的任何動作抽出來練習,如:前弓步直推、左右勁、腰攔肘和背折靠,以及促步震掌等。
在練習單式時,要身體各部位密切配合,含胸塌腰、立身中正、精神飽滿、勁力完整一氣、步法輕靈穩健。掌握住方法之後,運動員應該堅持不懈地練習,才能在使用時得心應手。
二、身體素質的訓練
在吳式推手訓練中,身體素質的訓練也是不容忽視的,「臺上三分鐘,臺下十年功」,沒有一個好的身體,在實戰交手中往往不能堅持到最後。
很多人在先贏分的情況下卻最後輸掉比賽,究其原因,大都是身材素質達不到要求。
身體素質的訓練有很多方法,而在我們吳式推手訓練中比較常用的如:跑步、伏地挺身、跑臺階、負重下蹲、蛙跳以及樁功等,都是很有效的訓練方法,如果有條件的話,做做健身器上練習更好。
此外,也可以根據自己身體的特點做相對應的練習。
三、心理素質的訓練
心理素質的訓練就是要求運動員能夠達到上場時不怯場、且能自由發揮的境界。有很多選手在場下做得很好,可一上場就分不清東南西北,這如何能夠應付比賽呢?
一般情況下,新運動員上場眼發黑,腿發軟、心裡咚咚亂跳,全身無力,甚至連裁判說什麼都不知道,結果是自己的水平沒來得及發揮就輸掉了。可見心理素質在比賽中是至關重要的。
按照人的一般心理,訓練在沒有人看的情況下,都比有人看發揮的出色,看的人少比看的人多發揮的好,所以在訓練時不必要怕別人看,更不必要搞封閉式訓練,反之,看的人越多對運動員幫助越大。
四、實戰訓練
實戰訓練也可以稱綜合訓練,就是將訓練當作比賽,將比賽的規則、常識、裁判場上動作和口令以及比賽中可能出現的各種情況都帶入訓練當中。
此外,在實戰訓練時,不宜將場上規定的時間帶入訓練,而應將兩人對推的時間儘量放長,盡運動員的最大能力去做。
因為在一般情況下,運動員在場上所發揮的水平有平時的十之七八就已經很不錯了,更不用說還有很多人根本達不到這個水平。
如果把訓練時間放長,運動員又經過長期的正規訓練,將對運動員在場上發揮起到積極作用,並對提高運動員的身體素質,有很好的幫助。
此外,在訓練吳式推手時,絕不能疏於套路的練習。要與練習太極拳套路相結合。
吳式推手中要求:「恃巧不恃力」、「四兩撥千斤」,而這些只能在練好套路的基礎上才能做到。練套路又能幫助運動員適應高規格、高強度的吳式推手訓練。
因為練吳式推手時用的基本全是爆發力,體力消耗很大;而練太極拳則養中氣、調精神、固本而培元。
正是太極拳中剛柔相濟、陰陽調和的道理,運動員也就會有充沛的體力而精神抖擻地投入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