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拳架熟練後如何練拳?6條靠譜的建議奉上

2025-08-02 15:03:10

拳架熟練後,打拳時的關鍵在於「靜」。你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試一下:

1.練拳時,在起勢前先靜靜地如同站樁一樣,兩手自然下垂,全身放鬆,排除一切雜念,將意念集中在下垂的兩手指尖,待兩指尖有「漲麻」的感覺時方開始練拳,最好能站4-5分鐘,效果更佳。

2.打拳時儘量不要將注意力去想拳架動作,意念儘量集中在兩手指尖,注意上下左右前後的協調平衡,最好始終將起勢前培養的兩指尖的「漲麻」感覺保持連貫綿綿不斷(開始時可能會有間斷,但意念集中在此,會有很好的效果的)。如指尖意識感不強時,可稍稍地向指尖灌些勁。

3.打拳時儘量上身少動。記住所有的動作變化都是由重心在兩腳之間的「虛實」轉換, 通過膝胯腰肩肘腕指節等關節以圓弧旋轉的形式傳遞到指尖的。也謂之「節節貫穿」。任何身形不要隨意的變動,特別注意不要有隨意上下波動的起伏狀,久之便會有上松下實的感覺。

4.要牢牢的記住:在整套拳的所有動作中,無論上下前後左右均不應出現直線的動作,所有的動作都是以弧線、旋轉的形式變化的,哪怕是及其細微的動作都應做到如此,從腳跟到指尖,從指尖到腳跟。

5.注重上下左右前後的協調平衡,特別是虛領頂勁,區別清楚意識向下沉與身體下蹲的根本不同。

6.切記,儘管好多老師講習練拳架時要與呼吸相配合,但配合絕對不是去簡單的隨動作的開與合去進行一呼一吸的簡單配合。而是儘量要做到不牽強的去想呼吸的狀況,隨其自然。行拳時,無論動作是伸展、還是收縮都要注意通過旋轉使自己的內勁(或意念)下沉至腳底,呼吸會自然成吸的狀況,動作越深沉緩慢,氣息越長。「呼」的狀況是無須去想的,每到動作轉換時一放鬆會很自然的感覺的。

同类文章

穴位圖手太陰肺經 經絡知識

手太陰肺經 經絡知識1、穴位圖:中府→雲門→天府→俠白→尺澤→孔最→列缺→經渠→太淵→魚際→少商(共11穴,圖1)2、經脈循環:起於中焦,向下聯絡大腸迴繞胃口過膈屬於肺臟,從肺系(肺與喉嚨相聯繫的部位)橫行出來,沿上臂內側下行,行於手少陰經和手厥陰經的前面,經肘窩入寸口,沿魚際邊緣,出拇指內側端(少

穴位圖手陽明大腸經-經絡知識

1、穴位圖: 商陽→二間→三間→合谷→陽溪→偏歷→溫溜→下廉→上廉→手三裡→曲池→肘髎→手五裡→臂臑→肩髃→巨骨→   天鼎→扶突→口禾髎→迎香。(共20穴,圖1)2、經脈循行:起於食指末端(商陽),沿食指內(橈)側向上,通過一、二掌骨之間(合谷)向上進入兩筋(拇長伸肌健與拇短伸肌腱)之間的凹陷處,

穴位圖足陽明胃經--經絡知識

1、穴位圖:(共45穴,圖1)承泣→四白→巨髎→地倉→大迎→頰車→下關→頭維→人迎→水突→氣舍→缺盆→氣戶→庫房→屋翳→膺窗→乳中→乳根→不容→承滿→梁門→關門→太乙→滑肉門→天樞→外陵→大巨→水道→歸來→氣衝→髀關→伏兔→陰市→梁丘→犢鼻→足三裡→上巨→虛條→口下→巨虛→豐隆→解溪→衝陽→陷谷→內

穴位圖足太陰脾經--經絡知識

1、穴位圖:(共21穴,圖1)隱白 →大都 →太白 →公孫 →商丘 →三陰交 →漏谷 →地機 →陰陵泉 →血海→箕門 →衝門 →府舍 →腹結 →大橫 →腹哀 →食竇 →天溪 →胸鄉 →周榮 →大包   圖1 足太陰脾經穴位圖                                      

穴位圖手少陰心經--經絡知識

1、穴位圖:         圖1 手少陰心經穴位圖                               圖2 手少陰心經脈循行圖2、經脈循行:起於心中,出屬心系(心與其他臟器相連繫的部位),過膈,聯絡小腸。   「心系」向上支脈:挾咽喉上行,連繫於目系(眼球連繫於腦的部位)   「心系」直

穴位圖手太陽小腸經--經絡知識

1、穴位圖:手太陽小腸經(共19穴,圖1)少澤→前谷→後溪→腕骨→陽穀→養老→支正→小海→肩貞→需俞→天宗→秉風→曲垣→肩外俞→肩中俞→天窗→天容→顴繆→聽宮        圖1 手太陽小腸經脈穴位圖                             圖2 手太陽小腸經脈循行及穴位示意圖2、

穴位圖足太陽膀胱經--經絡知識

1、穴位圖:(共67穴,圖1)睛明→攢竹→眉衝→曲差→五處→承光→通天→絡卻→玉枕→天柱→大杼→風門→肺俞→劂陰俞→心俞→督俞→膈俞→肝俞→膽俞→脾俞→胃俞→三焦俞→腎俞→氣海俞→大腸俞→關元俞→ 小腸俞→膀胱俞→中膂俞→白環俞→上繆→次繆→中繆→下繆→會陽→承扶→殷門→浮郄→委陽→委中→附分→魄戶

穴位圖 足少陰腎經--經絡知識

1、穴位圖     圖1 足少陰腎經穴位圖                         圖2 足少陰腎經經脈循行示意圖2、經脈循行:起於足小趾之下,斜向足心(湧泉)出於舟骨粗隆下,沿內踝後向上行於腿肚內側,經股內後緣,通過脊住(長強)屬於腎臟,聯絡膀胱。   腎臟部直行脈:從腎向上通過肝和橫膈

穴位圖手厥陰心包經--經絡知識

1、穴位圖:手厥陰心包經(共9穴,圖1)天池 →天泉 →曲澤 →郄門 →間使 →內關 →大陵 → 勞宮 →中衝              圖1 手厥陰心包經穴位圖              圖2 手厥陰心包經循行圖 2、經脈循行:起於胸中,出屬心包絡,向下通膈,從胸至腹依次聯絡上、中、下三焦。   

穴位圖手少陽三焦經-經絡知識

1、穴位圖:手少陽三焦經(共23穴,圖1)關衝→液門→中渚→陽池→外關→支溝→會宗→三陽絡→四瀆→天井→清冷淵→消濼→臑會→肩髎→天髎→天牖→翳風→瘛脈→顱息→角孫→耳門→耳和繆→絲竹空                         圖1    手少陽三焦經穴位圖2、經脈循行:起於無名指末端(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