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可練形強筋骨、調氣活血脈
2025-08-02 23:53:08
套路是武林傳承武術的載體,拳式是歷經歲月沉澱的技擊思想結晶。套路中的拳法動作是經歷過不斷實踐不斷完善的,歷史的傳承中,其操作要領得到拳家人的不斷實踐、不斷完善。所以說,它是數代拳家心血所化生的寶貴財富。早期 的太極拳並沒有那麼多的派別,更沒有大眾小架之分,歷經了百年的沉澱才慢慢的形成各派。也逐漸形成了融技擊性、健身性、藝術性為一體的現代武學大家。
練形強筋骨
太極初學者在開始學太極的時候會感覺很簡單,其實太極看上去簡單,真正學起來還是有難度的。他需要拳架的沉澱,套路演練的熟練。太極拳慢練柔化的演練風格,比較適合大眾健身性的習武要求,它能降低血壓,疏通血脈,起到保護心腦血管的作用。但是,若從太極拳實用技擊的角度講,在套路演練時,還要掌握拳架的快速操練技術,在勁力方面,還要掌握剛勁的操練技術,以適應快慢相間,剛柔相濟的實戰散手對搏的要求。故此,陳鑫《太極拳分類語錄》中說 練太極拳之步驟有三層功夫 第一步,學時宜慢,慢不宜痴呆 第二步,習而後快,快不可錯亂 第三步 ,快後復緩,是為柔,柔久剛自在其中,是為剛柔相濟。
調氣活血脈
太極拳是內家拳的一種,所以她在拳架的姿態訓練上更為重視內在氣血調節平衡狀態。以達到內外雙修的目的。故此,《十三勢行功歌訣》中說 若言體用何為準,意氣君來骨肉臣,詳推用意終何在-益壽延年不老春。這充分闡明了其內家拳的實質特徵。
腹部呼吸在太極拳裡面尤為重要。拳式的動作與呼吸的配合,是太極拳從古代吐納和導引養生術中汲取的營養。腹式呼吸分為兩種 吸氣時,小腹凸起外鼓,呼氣時,小腹凹進內收,這種叫順腹式呼吸。吸氣時,小腹凹進內收,呼氣時,小腹凸起外鼓,這種叫逆腹式呼吸。順腹式呼吸,適合根據開(伸展肢體)吸合(收縮肢體)呼的人體運動規律,可調節人體的生理功能狀態。
太極雖然講究養生保健之法,但她的本質是拳是武術,講究技擊實用,講到技擊就離不開勁力的訓練。太極並不排斥進行力量的訓練,太極拳中的腹式呼吸,是根據拳式動作蓄勁和發勁的變化規律來運用操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