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學練太極拳入門容易、深造難?
2025-08-02 08:18:08
大多數拳友學習太極拳都能快速入門,但在後面的學習過程中功力卻增長緩慢,無論怎麼努力都不能觸摸到太極拳更深層次的東西,就好像太極拳忽然之間變難了一樣。遇到這種問題的拳友一定不要氣餒,其實並不是太極拳變難了,而是你在學習太極拳的過程中達到了一個瓶頸。
這個瓶頸究竟是什麼?為什麼大多數的拳友都卡在這裡?主要原因就是在整個習練過程,都缺乏透徹明了的真宗道理作指導,徒在形式上下功夫。在最初的階段大家大多接觸的是太極二十四式、三十六式、四十二式等套路的練習,學會了這個套路就立即想練習另外一個套路,雖然套路練得很多,看起來也有模有樣但就是缺乏點靈氣,究其原因還是因為缺少了太極的神韻。
無論哪種套路只練拳架都是無法習得太極拳的真功夫的,今人練拳大多執著於形體上形象上的完美,刻意追求細節的完美往往忽略了太極心法內在的練習。含胸拔背、松腰、沉肩墜肘、動中求靜、內外相合在表面上看已經自然純熟,但這些東西的「法」卻未能得。「法為身心設,法出心身中,學法要舍法,迷法把己蒙」,拳架之法與心法雖同為「法」卻有著質的區別,切不可把太極拳練成了外家拳。不要過於注重表面架子的造型,要一招一式的細細品味拳意,學會養神、養氣、養心,不要稀裡糊塗的就把拳練完了。
學習太極拳一定要理論與拳架相結合,既要練力,也要練理。動,神意動,靜,神意靜。始終覺知,覺知就是整體,不要將注意力放在某處,否則將會失去那整體(神意)。太極拳剛中寓柔,柔中寓剛,剛柔相濟;虛極生實,實極生虛,虛實轉換。通過精神集中、以意導氣、以氣運身、意到氣到形隨的練習。要做到這些就一定要明理,這是一個長期修心的過程,要把太極拳「理」貫徹到太極拳鍛鍊的始終。
太極拳的拳理來源於老子的《道德經》,如果不明其根源,違反了拳譜的教導,很容易進入誤區,將太極拳練成外家拳,甚至變成體操;不僅勞而無功,連繼承還說不上,更不要說趕上或超過前人!自己太極拳的功力自然不能精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