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煉24式太極拳需注意7大事項 24式太極拳內功特點
2025-08-02 09:46:10
做什麼事情都是要先培訓自己的興趣,練習太極拳24式也是要培養自己的學習興趣,這樣才會有積極的性和動力,對於後期學習太極也是很有幫助的,當然學習24式太極拳首先要了解其注意事項比如以心行氣,以氣運身,用勁要剛柔相濟、陰陽參半等等事項,堅持練習太極拳能修復身體病灶,太極拳是一項調節氣血的運動,氣血順暢則百病消。還有治療高血壓、神經衰弱、陽痿、早洩、遺精、慢性腸胃病等特點,喜歡的朋友可以詳細閱讀以下文字哦!
常練24式太極拳需注意7大事項

太極拳重視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周身協調一致,這是太極拳的宗旨,也是練拳的原則。
1.練拳時尤要注重以心行氣,以氣運身,逐步達到煉精化氣、鍊氣化神、煉神還虛、虛至虛靈的效果。若能細細體察其中奧秘,功必大進。
2.用勁要剛柔相濟、陰陽參半。太極拳的用勁要符合太極拳剛柔相濟的練功原則,既不能過於柔軟,也不可偏于堅剛。柔軟無力難以長功,堅剛過度則難養氣血。故此必須循陰陽中和、剛柔參半之路徑習練方可得「太極勁」。
太極拳主張用意不用力,很多拳者學習太極拳注重慢,但忽視了蠻勁,太極拳的要求是慢而不摻雜蠻勁。
3.不可用拙力。周身肌肉緊張,對於用力部位和著力點不加選擇的盲目用力為「拙力」。練太極拳絕不可用拙力。若用拙力,則周身血脈不能通順,筋骨不能舒暢,以致全身拘謹,四肢不活。
身為拙氣所滯,滯於何處絕密件何處成病,當時不覺,必於後發。在推手中若用出力,必為能手所乘,以致傾跌。若雙方均用拙力,必發生頂抗的毛病,不能體現太極拳沾、連、粘、隨之特點。
4.練拳亦不可努,努則力剛易折,且氣易阻隔於胸,肺被排擠,久之必得胸憋肺炸之病。
堅持練習太極拳能修復身體病灶,太極拳是一項調節氣血的運動,氣血順暢則百病消。
5.練拳不可挺胸、收腹、突臀。否則氣逆行而上,不能歸丹田。氣血上衝則雙足似萍草無根,心腎不交,水火不濟,陰陽不和。久之會影響健康。
6.練拳不可心存打人之念,以示速成。否則必為神氣所拘,好勇鬥狠而失心和。更有每日苦下功夫練數十遍拳者,亦不知已變運動為勞動,變養中長為疲中傷,久之五勞七傷與身俱存,稍有病痛便齊發而至,是為大害!學者尤須牢記。若氣順力活,虛心實腹則道心自生,久久行之身健功增,瓜熟蒂落,水到而渠成。
7.練好太極拳,還要懂一點經絡學。經絡發源於腑臟,布於肢體。經絡暢通則百病不生。概內氣發於丹田(氣海),貫於經絡之中,通過旋腰轉脊,纏繞運行與腰隙內腎的左右抽換,使內氣流布周身而達於四梢,復歸於丹田。
太極陰陽之理結合經絡學說,二者相輔相成,互為表裡。明白了上述道理並付諸實踐,才能在練拳時逐漸做到內外相合、上下相隨,周身一家。以心行氣,使氣不離丹田(開時氣行周身,合時出腎入腎、任督相交,渾灝流行,一氣呵成 。
24式太極拳內功特點

太極內功的特點,不僅僅是在於由內外動靜結合到內外動靜合一,而且在功法的組織、鍛鍊方法、臨床運用諸方面又是分級、分段、分步,練靜、練動、練意,因人、因病、因時,由淺入深,區別對待,循序漸進,逐步提高的。在效果上,除與一般氣功一樣收到治療疾病、保健強身之效外,突出特點一是產生鼓蕩勁,增強技擊能力,二是在抓閉訓練中達到固精養生之效。
從醫療健身方面講,太極內功的適應症比較廣泛,在治療高血壓、神經衰弱、陽痿、早洩、遺精、慢性腸胃病及腦動脈硬化等方面有顯著療效。
由於它具有分級、分段、分步,由淺入深,適應面廣的特點,既適用於強壯者,也適用於病弱者。太極內功可以使弱者變強,使病者變壯,祛病健身效果迅速而明顯。
再者,太極內功是過去武術界用以增強技擊能力的功法,無論是氣功愛好者、24式太極拳鍛鍊者,還是慢性病患者,以及氣功專業人員,都可以學習應用。
有興趣者還可以通過氣功的鍛鍊,把針灸與氣功結合起來,提高針刺的效果。特別要強調的是,太極內功是氣功與武術的結合。
因此,若修煉得當,持之以恆,隨著功力的積累,不難達到意氣鼓蕩,內勁充沛而產生過人爆發力的功效。
總結:通過以上的介紹我們知道太極拳的注意事項及內功特點,其實練習24式太極拳是一件長期堅持的事情,這樣才能起到養生的功能,治療高血壓、神經衰弱、陽痿、早洩、遺精、慢性腸胃病及腦動脈硬化等方面有顯著療效。有興趣者還可以通過氣功的鍛鍊,把針灸與氣功結合起來,提高針刺的效果。特別要強調的是,太極內功是氣功與武術的結合。
相關文章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