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中老年太極拳教學策略
2025-08-02 17:51:09
【摘要】隨著全民健身運動的不斷發展,「生命在於運動」的道理越來越為人們所理解,參加體育鍛鍊和關心健康的人也越來越多。中華武術源遠流長,作為武術重要拳種之一的太極拳,是中國以及世界人民所喜愛的一項體育運動,也是是一項適合中老年人鍛鍊的健身運動。筆者從事社會體育指導員多年,本文結合中老年學習太極拳的特點,參考實際講課中的經驗,簡單總結中老年太極拳教學的策略。 【關鍵詞】中老年 太極拳教學 隨著全民健身運動的不斷發展,「生命在於運動」的道理越來越為人們所理解,參加體育鍛鍊和關心健康的人也越來越多。中華武術源遠流長,作為武術重要拳種之一的太極拳,是中國以及世界人民所喜愛的一項體育運動,也是是一項適合中老年人鍛鍊的健身運動。筆者從事社會體育指導員多年,主要面向中老年學員進行指導教學。受限於文化水平、記憶力和接受新事物能力,中老年學習太極拳,要比年輕人和兒童學習起來更加困難。筆者經過多年的教學經歷,積累了一些經驗,簡單談談中老年太極拳教學中一些策略。 一、調整教練自身心理,以學員為中心。針對中老年學員基礎參差不齊的實際情況,教練首先要調整好自身的心理,教學中既要有統一連貫的教學目的,又要有區別對待的方法,要以最大的耐心和熱情對套路的動作逐一講解、示範,以學員為中心,使每位學員都有所收穫。在教授時除了把太極拳的規範動作教給學員外,還要注重從理論上闡明太極拳的內涵,要求學員在練習太極拳時,不管哪一階段,哪一步,都要注意保持「心靜」、「體松」兩個基本要領。「心靜」、「體松」是太極拳運動特點所決定的最基本的要求。所謂「心靜」是指思想集中、精神貫注,做到專心打拳。「體松」是指身體各部位保持運動中的自然舒展,排除緊張情緒。幫助學員掌握這兩個基本要領也能幫助學員更好掌握太極拳。 二、引導學生心領神會動作要領。教學中以動作的含義、名稱和技擊的作用去講解,示範。演示中不僅要 「傳形」而且要「會神」。譬如:「手揮琵琶」,動作的式樣要像兩手抱著琵琶一樣; 「白鶴亮翅」動作則要似白鶴舒展美麗的翅膀一樣。這樣進行誘導學生去想像、體會動作要領,開動腦筋去領會動作的積極意義。這樣的教法不僅使動作不斷規範,而且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 三、運用順口溜幫助記憶。用一些易懂易記的口訣或順口溜去增強學生對動作的記憶比較有效。譬如:講到太極拳的意識,可用「內固精神,外示安逸,神舒體靜,刻刻在心」或提示「耳不旁聽,目不斜視,意守丹田」。講到呼吸時,要提醒學生心平運氣,即「刻刻留心在腰間,腹內松淨氣騰熱」。對身法的要求則可用「含胸拔背,沉肩垂肘,氣沉丹田」。動作運行中,則要求「邁步如貓行,運動如抽絲」。太極拳的整個過程則要求「行如流水,連綿不斷,猶如大海,滔滔不絕」。此外,還可用精練的語言去提醒學生,譬如「起勢」動作,可用「兩臂徐徐向上伸,似拉皮筋往上撐」;下落時可用「似按氣球入水中,用意行走不用力」,要求上體自然正直時,可用,「仿佛頭頂一碗水,左右行進不偏離」。 四、分解教法與完整動作交替使用。由於初學太極拳的人常常感到顧了手顧不了腳,顧了四肢又顧不了軀幹,因而感到不易掌握。針對初學者的困難和特點把太極拳的動作分解為幾動配以相應的口令來進行教學效果比較好。分解教法的作用在於使學生了解動作的細節,較快地掌握動作整體,但分解中必須與整體動作結合使用,不然就會導致動作不連貫、不均勻,出現脫節的現象。所以開始階段側重運用分解教法,譬如簡化24式太極拳,「起勢」可以分解為三個動作:1、重心移到右腿,左腳尖點地。2、兩腳開立,與肩同寬。3、重心下沉。又如「野馬分鬃」可分解為十三個動作。通過分解教法,就會使學習進度大大提高。但要切記分解教學後,必須適時帶領學生進行完整練習,逐漸減少動作分解的痕跡,加強動作的連貫性。五、不斷複習強化、加深印象。在開講新套路課程的過程中,每節課都會新學動作,但很多中老年學員在下次課過來時都忘記了新學的動作。所以在教學中,要將每次新教的動作不斷複習強化,每次下課之前和下一節課開始前,都對新學動作進行鞏固強化,便於加強學員的自信心。避免學員感到「難學」,並且學會後又「忘得快」,從而失去學習的興趣 六、在班裡培養幾名基礎好、接受能力強的學員,擔任標兵。標兵在教練統一指揮下站位,教師在前面喊口令進行指揮,並隨時提醒「標兵」動作。這樣,不論方向怎樣變換,學員們都能看到「標兵」的動作,加快了全班學員掌握套路的速度,同時激發了學員學習情緒,激勵每位學員爭做「標兵」。 以上是本人對太極拳教學的幾點體會。認為只有從學員特點上正確把握,從教學策略上正確把握,才能使中老年學員更好更快的學好學會太極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