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式太極拳38式拳譜 長期堅持練習好處多
2025-08-02 12:29:08
隨著社會的進步,練習太極拳有很多的好處也被證實了,如今太極拳已經成為一種養生潮流,陳式太極拳是太極拳流派當中最早的門派,受到很多人的追捧,陳式太極拳38式也是一套簡化版的太極拳套路,動作相對簡單,下面就讓太極拳小編為陳式拳迷們介紹一下陳式太極拳38式拳譜及養生作用,希望這些介紹對你們有啟發。
陳式太極拳38式拳譜
1、太極起勢 2、金剛搗碓
3、白鵝亮翅 4、上三步
5、斜形 6、摟膝
7、前蹚膛步 8、掩手肱拳
9、撇身捶 10、雙推手
11、三換掌 12、肘底捶
13、倒卷肱 14、退步壓肘
15、白蛇吐信 16、閃通背
17、前蹚膛步 18、青龍出水
19、擊地捶 20、二起腳
21、護心拳 22、前招
23、後招 24、右蹬一跟
25、左蹬一跟 26、玉女穿梭
27、懶扎衣 28、六封四閉
29、單鞭 30、雀地龍
31、上步七星 32、小擒打
33、雲手 34、高探馬
35、雙擺蓮 36、當頭炮
37、金剛搗碓 38、收勢
陳式太極拳的中醫養生作用
陳式太極拳與古代中醫相結合,其有獨特的養生功效,對身體的經皮骨肉都有影響。
其一、把拳術與經絡系統的聯絡作用相結合
人體是一個由五臟六腑、四肢百骸五官降竅、皮肉筋內等組成的整體。它維護機體的協調統一,主要就是通過經絡系統的聯絡作用。
十二正經及十二經別縱橫交錯,入裡出表,通上達下,循行於臟腑和官竅之間;奇經八脈聯繫與調節正經;十三經筋與十二皮部聯絡筋脈皮肉。
陳五挺將人體經絡學說中的關係應用到太極拳中,就形成了太極拳技擊的理論之一,即有一動無不動的特點。
其二、把拳術與經絡系統的運輸作用相結合
人體的各組織器官,均需要氣血的濡潤滋養,以維持正常的生理活動。而氣血之所以暢通無阻,通達於周身,營養臟腑組織,抗禦外邪,保衛機體,必須得依靠經絡系統的傳注。
陳王庭將經絡系統的運輸作用應用於太極拳術之中,通過經脈運行血氣而營養陰陽,以養丹田剛中柔表之氣,溢發於體外,助於技擊施展。
濡筋骨,使自己體格健壯,表裡筋骨堅實,內氣充足,以此承受、化解外來之擊;利關節,使演練者身體各部位活動輕靈,以己不動化彼之動,後趁勢出擊,克敵制勝。
練習陳式太極拳能促進血液循環,高血壓、高血脂患者練習陳式太極拳可減少藥物治療,陳式太極拳有降血壓、降血脂的作用。
其三、把拳術與經絡系統的感應傳導作用相結合
所謂感應傳導,就是經絡系統對於外界的刺激的感覺,有傳遞通導作用,即為人體的觸覺系統。陳王庭將經絡系統的感應傳導作用應用於太極狀術之中,保證以靜制動,後發制人的順利完成。正如《拳論》云:「彼不動,己不動;彼微動,己先動」。
其四、把拳術與經絡系統的調節作用相結合
人體的經絡系統不僅具有聯絡作用、運輸作用和感應傳導作用,同時,它還能夠保持人體各部機能活動的平衡與協調。
陳王庭將經絡系統的調節作用應用於太極拳術之中,領先經絡的平衡與協調作用對身體的和部位進行靈活調節,變幻虛實,以虛誘敵,引實落空,避其實而擊其虛,從而克敵制勝。
拳術與經絡學說的結合,使太極拳術獨創了順應經絡變化的纏繞螺旋運動方式而滋生的纏絲勁,旋轉發力,增大出拳發勁的威力,令人難提難防。
陳式太極拳的養生功效
一、心靜體松,用意不用力,動中求靜
在練習陳式太極拳的過程中,需要達到一種動中求靜的功效。
當你按套路動作要求進行螺旋圓弧、鬆柔緩慢、均勻舒適的做運動,不得不靜下心來進入忘我的狀態,促使大腦內雜念消除而歸於寧靜,從而緩解心理緊張,調節中樞神經系統,使身心得到放鬆。
對治療、緩解神經衰弱、失眠健忘、頭暈耳鳴、心煩氣燥具有一定的作用。
二、以心行氣、呼吸自然,氣沉丹田
陳式太極拳的呼吸是由很多講究的。
陳式太極拳的腹式呼吸要做到細、深、長、勻、緩等要求,腹式呼吸使胸腹部有節奏的進行開合摺疊運動,使膈肌和腹肌收縮與舒張、促進血液循環。
深長細緩的呼吸特點對提高肺臟的通氣和換氣功能有良好作用。
通過「氣沉丹田」進行腹式深呼吸的運動方法輕柔的按摩體內臟腑,有效地增強了臟器的吸收功能、排洩功能,經絡氣血得到暢通,體內微循環增加,可有效的減少動脈硬化、血栓、高血壓、 心臟、腸胃、呼吸等方面的疾病。
三、虛領頂勁
在練習陳式太極拳的過程中,需要做到動作到位。
含胸拔背、沉肩墜肘,尾閭中正,松腰斂臀,主宰於腰而帶動四肢,全身一動無有不動。研究發現許多疾病的根因是脊椎排列紊亂、錯位、椎矩縮短等。
而陳式太極拳最基本的動作要求是撐直脊椎,背部拔長,腰如軸立,立身中正,頭上頂而減輕脊椎的壓力,腰部帶動全身,腰肌、脊柱在運動中緩慢的進行拉伸、旋轉,從而防止脊柱退化性變化,緩解頸椎、胸椎、腰椎疼痛、變形,腰肌勞損等疾患。
四、屈膝開胯
重心虛實變換,襠走下弧,動作有踢腿、獨立、下勢等靜立性動作,動中有靜,靜中有動,有效增強腿部肌肉力量,發達腿部肌肉,骨密度增強。
有意識的在重心變換中控制平衡,猶如「不倒翁」,從而延緩骨質疏鬆,避免引發骨折,有效防跌跤。大腿是人體的第二心臟,人老腿先衰,腿部有力則心臟供血能力得到加強。
五、松腰斂臀
重心下沉,臀部隨著胸腹部的開合、摺疊運動,作到有規律的收肛提陽、收腹斂臀,一套拳打下來可以達到幾百次的臀部收放。
由於腰部的旋轉、臀部的收放對腎臟起到牽引作用,加之襠走下弧的重心變換練習,增大了下肢的運動量,有利於血脈的暢通,從而精氣充盈,對內分泌系統、生死系統均產生有益的調節。
通過斂臀對治療痔瘡病症極為有效,也對延緩前列腺疾病、腎臟疾病等具有顯著效果。
六、在練習時心靜體松、內外合一
動作輕靈圓活、協調連貫、緩慢均勻,心神安寧、肢體有規律的進行開合,呼吸深長細緩,全身各部位協調行動,一動而全身皆動,全身關節、肌肉得到充分鍛鍊。
整套傳統陳式太極拳動作的達七、八十個,演練一遍需時幾十分鐘,從頭到尾一氣呵成的進行弧形運動,使人精神集中而引人入勝,動作完成汗流夾背,通體舒暢而不氣喘籲籲,實為一項符合科學的有氧運動,既安全又有趣味。
其又適合各年齡層次,不需專用器械、場地等便利。陳式太極拳被譽為「思維運動」、「體療運動」、「德育運動」、「藝術運動」,實為我國古代先哲的智慧結晶。而陳式太極拳的養生保健醫療作用被越來越多的人們所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