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劍法歌決
2025-08-08 16:15:08
峨眉劍法
柔者剛之本,剛者柔之用,若欲極剛必力極柔,剛柔相濟,峨嵋之本傳也。故與敵交手,未發手時,宜鬆柔靈活,不用一絲一毫之強勁,即松肩沉肘,虛領頂勁,外松內聚,飄然輕靈,若即若離,若假若真,寓隨時變化之機而以意示形。
發手時,則迅雷不及掩耳(手在何處便從何處擊人),極剛極強(剎時間集全身之力於一拳,有雷霆萬鈞之力)。
故曰:手如三春楊柳,步如風擺荷葉,出手似閃電,發力如雷霆,靜如處子,動若脫兔,其峨嵋之謂也。
然世有以剛求剛而未能剛者,是未知若欲極剛必為極柔之道也。是以習技未達者,多形過於意;造詣較深者,則以意示形。形過於意,拳未發而形先動,騙則人知之,攻則人知之,退則欲收不止,進則欲罷不能。意死,手死,步死,何柔活輕靈之有!以意示形,拳已出而人不知,指東打西,示退而進,若即若離,若假若真。當手者是處皆手而莫辨真假;旁觀者,若見放箭而未見開弓。攻也,人不知其所守;守也,人不知其所攻。其變化莫測,玄妙橫生,庶幾可隨必所欲矣。是以剛柔相濟之道,峨嵋之本傳也。
劍 法
歌曰:
峨嵋劍法妙入神,殘虹一式定乾坤;
身苦驚鴻鶯穿柳,劍似追魂不離人;
非同凡技欲歌舞,應是奇傳道數真;
輸贏只須出半手,縱是越女也失魂。
其法:童子扣門,玉女抽身,黃鶯穿柳,燕子入林,紅線盜盒,避青入紅,移花接木,拂花掠影,龍女拂袖,紫竹入雲,分花拂柳,素女撣塵,西子洗面,越女追魂。
殘紅者,非言劍之殘者也,猶棋之殘局,一著即可定輸贏矣。
夫劍者,神之所至,精之所化,形之所名者也,知此者,當形神合一,劍我一體,射如蛟龍,抽若掠鴻,則敵自無懈可擊矣。兵器乃手之加長,用劍之心法,同於拳理,制敵之訣竅,與拳訣無異,直不因其有殊,略有不同耳,弟子當自悟之,簪法,槍法亦然。